- +1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中“观世界”?
【编者按】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本国实际,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等专栏后,2023年10月起澎湃新闻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对其理论体系、战略安排、实践部署等进行知识总结和理论解读。
这一期的关键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内含三个指向:在世界现代化总体特征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具体实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中把握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探索中勾勒世界现代性的未来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沿袭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内容的重要补充,为观察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既要关照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又要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还要探索现代化的未来向度,进而形成了立足现实、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的“观世界”的新方式。
在世界现代化普遍特征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所立足的具体国情
应当承认的是,资本主义凭借其前期先进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打破了人类隔绝的地域藩篱,拓宽了人类的交往范围,加速了人类交往实践,将人类历史刻画在现代化的底板上,进而,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但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与增殖机理决定了其开拓的现代化模式的最终利益指向是资产阶级,也就造就了贫富分化的现代化、人与人关系异化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现代化。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探索中,我们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化的有益成分,更要趋利避害,走立足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其一,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比西方现代化进程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提振发展信心,保持历史耐心,下定攻坚克难的决心。
其二,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更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生动写照。
其三,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表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要单纯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更要在不断厚植物质基础上追求人民的精神富足。
其四,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贯彻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其五,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提醒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损人利己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的旧路、老路与错路,因为“淋过雨”,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才要“撑起伞”,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好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中把握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寻求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了世界经济现代化进程造就的人的主体价值异化困境。“任何一个民族的或地域的历史性活动在本质上不能不参与到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之中,并成为它的组成部分”。西方现代化进程虽然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基础,却也造就了人的主体价值异化困境,“物的尺度”代替了人的尺度,“物的依赖性取代了人的独立性”,无数个体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穷困的异乡人”。中国共产党立足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世界经济现代化科学认识物质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中国答卷,而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统摄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突破了西方现代政治文明的话语霸权,为世界政治现代化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西方现代政治以“政治民主化”为特征,其实质是资本民主或资产阶级民主,并不是惠及所有人的真实民主,无法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民主样板,而中国式现代化在探索政治现代化的实践中既吸收了世界政治文明现代化具有的人民主权、人人平等、自由法治等一般特征,又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真实民主等制度优势。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核心的“中国式民主”向世界政治现代化贡献了具体、可行的方案。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中勾勒世界现代性的未来新图景
纵寻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时期中,所有的经济理论家在考察人类社会经济现象时,使用的概念皆为“一般社会”及其所发散的相关范畴。但马克思却突破了这样的束缚,直截了当地使用了“现代社会”这个概念,并从经济学与哲学的双重维度考察人类社会的经济现象、生产关系与文明图景。这样的坚决与果敢并不单纯是对概念的扬弃,而是以科学的现实判断为支撑、以工业革命为标志、以生产方式的迭更为依据,作出了“古代、近代、现代”的分期判断,完成了对“一般社会”的告别、与“现代社会”的相逢。因而,“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进阶的过程性叙事,是从时间、理论、实践等维度抽象而来的多元集成概念。而“现代性”的划界与“现代化”的进程存在着依附关系和机理性耦合,因此相对于“现代化”而言,现代性投射出联系性、普遍性、变动性等特征。
在此,需要阐明的是,“现代性”并不仅仅是对“现代化”的一般抽象,而是对以现代化为轴心、反映在过程中的、彰显社会根本特征的理性抽象。每个国家或地区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与动因不尽相同、具体国情有其特殊性,所以“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因此,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尽管带有诸多共同的现代性意涵,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抽象而来的现代性意涵一定有其特殊性与相对独立性,进而,只有依据现实国情、融通现代化模式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才能找寻到适合自身的、通达现代化的康衢,才能实现社会成员、现代化、现代性的互推共进。进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的现代化道路正以全新的姿态描绘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文明图景,为世界现代性的擘画提供中国智慧。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师资博士后)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