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京八分钟”团队来到深圳, “多维体”展呈现跨学科创作
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Rhizomatiks”通过融合音乐、舞蹈、舞美、影像等领域的创作,探索有关人工智能与虚拟技术的人文想象。这一团体也因奥运会上的“东京八分钟”而被广为人知。
12月10日,“Rhizomatiks”的大型个展“多维体”在深圳设计互联展出。该展览也是这一艺术团体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是与“当下”紧密同步,也是对其多年来持续开发的跨学科创作的概括。
Rhizomatiks两位创始人真锅大度(左)与石桥素(右)
Rhizomatiks艺术团队由日本多媒体艺术家真锅大度与石桥素共同创立,团队成员包括艺术家、程序员和多领域研究、创作人员。该艺术团队是里约奥运会闭幕式的“东京八分钟”的创作者。他们通过融合音乐、舞蹈、舞美、影像等领域的创作,探索有关人工智能与虚拟技术的人文想象,为公众带来艺术表达的新可能。他们与各类国际表演者的合作,如坂本龙一、运动员羽生结弦等,创造出新的身体视觉艺术,同时他们与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合作,通过数据的可视化使看不见的事物变得触手可及。
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闭幕式《东京八分钟》
12月10日,Rhizomatiks在中国的首个大型个展在深圳设计互联展出,呈现了一系列融合虚拟与现实体验的作品。据悉,这一展览曾于2021年在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展出,而此次这是那一场展览的“更新版”。
该展览从作品《根茎》(Rhizome)启幕。这项作品使用的是Rhizomatiks积累的15年源代码数据生成了视频,代表着这一艺术团体作为一个分散式的集体,追求富有创新的表达形式,类似于根茎一样自由传播在肥沃的土壤中,不断生成新的分支。
《根茎》, Rhizomatiks, 2021
展览还展出了曾广泛获得各类奖项的影像装置作品《粒子》(Particles),以及Rhizomatiks携手ELEVENPLAY打造的表演装置《多维体》(Multiplex)等。此外,展览还将公布Rhizomatiks历年来的设计档案、数据系统等,带领观者一站式探秘顶级新媒体艺术团体的台前幕后。
《粒子》, Rhizomatiks
对于此次展览,设计互联总监赵蓉表示:“Rhizomatiks团队具有很特别的创作力。这种创作力来源于他们完全自生、综合且开放的工作方式,融合了科技、音乐、视觉、舞台等多种领域的表达,不断探索人类感知的新形态。科技迭代对人们的体验和思想带来很多影响,而Rhizomatiks是当下回应这一问题的重要创作团队之一。”
展览是对Rhizomatiks多年来持续的跨学科创作的概括,并与“当下”紧密同步。在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人类生活向线上倾斜,关于人际交流的新的可能性也在不断生发。Rhizomatiks在技术领域和艺术创作上进行的所有尝试与探索,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刻画“艺术家的新角色”。
在展览开幕之际,澎湃新闻采访了Rhizomatiks创始人之一真锅大度(Daito Manabe),谈及了多媒体艺术的当下与未来。
专访 | 真锅大度
澎湃新闻:此次深圳设计互联的亮点作品有哪些?
真锅大度:《粒子》(particles)和 《多维体》(multiplex)就像是三维雕塑和视听的结合体。这些作品不是用二维图像来创造伪三维的表现形式,而是让观众在实际空间中,用肉眼真实地看到三维动画,从而体验三维动画。这件作品是在疫情期间创作的,借此,我们想让人们思考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亲眼所见的价值。
“多维体”装置,Rhizomatiks×ELEVENPLAY
澎湃新闻:在当下,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已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 “多媒体”毫无疑问是最早的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媒介,也可以说是自其诞生至今,就是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产物。随着人工智能、ChatGPT等科技产物的发展,如何看待当下的 “多媒体”艺术?
真锅大度:我们正在见证的人工智能和技术的进步,而这些进步的技术也正在帮助我们真正塑造多媒体艺术的未来。这充分证明,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正在开辟新的创作可能性:人工智能和技术的进步使多媒体艺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工具。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艺术家利用人工智能,创作了更多让观众直接进行互动的艺术作品。这对观众来说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体验。
《Epilogue》Rhizomatiks
澎湃新闻:从早年的多媒体作品,如白南准等先驱,再到前几年火爆的teamLab等团队创作,当下的 “多媒体”艺术应该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独特之处?
真锅大度:我们要从大脑结构的角度来解释多媒体艺术的魅力。这就必须要了解不同的大脑区域(如中脑)是如何应对刺激,并做出相关反应的。
当我们体验多媒体艺术时,这一艺术形式通常结合了视觉、听觉,有时还有触觉的刺激,这些刺激同时激活了我们大脑的各个部分。这种多感官的刺激可以带来更深层次的情感反应和参与,这也使得多媒体艺术的体验是特别吸引人,且令人难忘的。多媒体艺术的动态特性融合了技术、互动性,通常还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它能以独特的方式刺激大脑。例如,多媒体艺术中的互动元素需要积极参与,从而调动大脑的决策和运动控制区域。这种主动参与可以增强临场感和沉浸感,扩大艺术对于情感的影响。
《离散人像》,ELEVENPLAY×Rhizomatiks×Kyle McDonald, Photo: Yoshikazu Inoue
《离散人像》, ELEVENPLAY × Rhizomatiks
澎湃新闻:过往,人们认为西方的绘画、雕塑除了写实、叙事外,还能够表达情感,而东方的水墨书写亦是如此。对于你们而言,如何用“多媒体”来表达情感的?
真锅大度:在利用 “多媒体”表达情感时,我需要做的是接受其融合各种艺术媒介和感官体验的能力。与传统的西方绘画、雕塑,以及东方的水墨画、书法不同,前者主要是依靠视觉故事和美学的微妙之处来传达情感,而多媒体艺术则提供的是一个更加多样化且动态的画布。
首先,多媒体艺术可以将视觉元素与声音、动作,有时甚至是互动元素融为一体。这种多感官方法可以唤起更广泛的情感,因为它可以调动观众更多方面的感知与认知。例如,将视觉图像与音乐或环境音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比单独的视觉艺术更身临其境、更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体验。其次,在多媒体艺术中使用数字技术可以创造出动态且反应灵敏的“环境”。这些环境可以根据观众的行为或情绪而进行实时调整,创造出个性化的情感之旅。这种互动性为情感表达增添了一个独特的层面。因为艺术可以根据观众的参与度而进行相对应的改变与发展。最后,多媒体艺术往往以创新的方式融入叙事元素。与传统的绘画或书法叙事形式不同,多媒体叙事可以是非线性、交互式和多层次的,它可以将文字、图像、视频和互动装置结合在一起,以吸引观众的方式讲述故事,让观众从多个层面体验和解读内容。
总之,我们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来表达情感。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多媒体的方式是以更动态的方式吸引观众,为观者提供更身临其境,更个性化的情感表达。
展厅现场,作品背后的文献资料
作品背后的物品
澎湃新闻:对于 “多媒体”艺术的未来展望是怎么样的?
真锅大度:多媒体艺术的未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它将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不断扩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技术与艺术的日益融合。我们看到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和互动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而所有的这些都为创意表达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不久的将来,我预计多媒体艺术将可以变得更加身临其境、更具互动性。有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艺术家们可以创造出彻底改变的环境,提供不仅在视觉上吸引人,而且在身体与情感上都引人入胜的体验。我认为,这将重新定义艺术的界限,超越传统的展厅,从而进入更具活力的个性化空间。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也将在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可以协助创作出复杂而精巧的艺术作品,这可能是人类自己无法单独构思或执行的。此外,人工智能还能促进更加个性化和适应性更强的艺术体验,实现响应观众的情绪与行为。
另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是多媒体艺术的日益普及。随着技术变得更加经济实惠和用户体验友好,更多的艺术家有机会尝试使用这些工具来创作艺术作品,从而使艺术界变得更加多样化。技术的民主化很可能会带来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激增。最后,我相信科学与多媒体艺术的融合将会加深。我们将看到艺术家、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之间有更多合作,从而产生出不仅突破审美表达的界限,且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艺术的作品。总之,多媒体艺术的未来将是深度沉浸、互动体验、技术整合、创作工具民主化,以及与科学探索融合的未来。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也期待着看到它继续发展和激发灵感。
展览将展至2024年4月7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