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构建历史学科自主话语体系:《史林》杂志史学前沿论坛
2023年12月7-9日,《史林》杂志史学前沿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总部小礼堂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林》编辑部主办,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协办。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史林》副主编叶斌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史林》主编郭长刚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三十余位学术界、期刊界英才出席。
开幕式上,郭长刚研究员对与会的专家学者、期刊编辑表示热烈欢迎,开宗明义,提出举办此次论坛旨在对中国特色的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做出进一步思考和讨论。郭长刚研究员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可从两个层面去观察,一个是从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国家或社会内部的发展情况,另一个是从不同共同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个层面的研究已然比较成熟,而从第二个层面来看,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远远没达到一个和谐、确定的状态。郭长刚研究员希望,我们今天提出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就应心系天下,形成新的历史叙事,并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方案和更优路线,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未来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新的思路。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剑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史学理论研究》副主编左玉河分别做主旨报告。李剑鸣教授以《世界历史分期中的“早期现代”理念》为题,从“early modern”的中文翻译入手,指出了其中包含的道德、价值乃至意识形态等层面的意涵。李剑鸣教授系统讨论了欧美学界关于世界历史分期的不同观点,梳理了“早期现代”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所面临的“现代性”和“欧洲中心论”的困扰,并讨论了欧美史家把“早期现代”加以“地方化”和“全球化”的努力,最后提出了以通用历法时间对现代世界做三段分期的设想。左玉河研究员以《历史解释学:为何与何为》为题,认为应注重历史解释学的研究,指出建构历史事实是初步的工作,而下一步工作一定是历史的解释。左玉河研究员强调,历史是客观的,不会因为我们的解释发生改变。但历史的解释是主观的,内容具有无限性、广泛性和多样性,因此历史解释要和事实符合,遵循基本的原则和规则。
此次论坛分为三场专题报告和一场圆桌座谈。第一场报告由郭长刚研究员主持。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主任、《外国问题研究》副主编郭丹彤教授以《学术与政治:近现代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下的埃及学研究及其去西方化》为题,系统梳理了近代以来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在埃及学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考察了20世纪以来埃及学的“去殖民化”和“去西方化”的历程。郭丹彤教授认为,未来的埃及学研究需要打破自身的区域壁垒,以多国之间的合作互助取代单个国家的垄断霸权,建立起学术发展共同体,真正通过科学研究来保护、传承埃及文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李海峰教授以《千年文明史,百年亚述学》为题,从古代作者对两河流域文明的记述、两河流域的考古挖掘、楔形文字的破译历程、亚述学的国际化发展等多个面向,全面考察了亚述学的诞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李海峰教授认为,亚述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受到欧洲中心论影响,但也不能夸大亚述学发展和研究中的政治因素和殖民化因素,目前的亚述学已经越来越摆脱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按照学科本身发展的自然规律不断发展壮大。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梁志教授以《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几个可能趋向》为题,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四个可能性研究趋向。其一为打破时间、空间与领域维度上的限制;其二为研究视线上的移动,从“视线下移”“视线平移”与“视线上移”等多角度重新探讨历史人物、国际政治与国际组织;其三为关注跨越学科边界;其四为史料学、问题意识与知识形式上的重新考察。
紧接的与谈人环节中,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医疗社会史研究》主编张勇安教授认为三位学者的报告均关注到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不同的力量在建构学术上的作用,从侧面提示了在当前时代变局中,重建属于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史林》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赵婧副研究员认为三位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实则具有超出其单一具体研究领域的意义,对于包括中国史在内的其他学科均具有借鉴意义。
第二场报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所副所长王健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执行主编柴英编审以《2023年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进展概览》为题,从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文明史的交流与互鉴、现代化道路的借鉴、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跨国史的转向、全球史视野的扩展、学术史的深化等七个方面,概括了今年世界史研究的突出特征和新动向。柴英编审提出,世界史研究仍需要进行艰苦、扎实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并呼吁世界史学者和中国史学者、学术生产者与传播者之间通力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历史教学问题》主编沐涛以《非洲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类型初探》为题,指出非洲特色的现代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并围绕非洲现代化的三个阶段和非洲国家现代化的四种发展类型进行阐发。沐涛教授认为,非洲大陆国家众多,现代化程度彼此相差巨大,但都处在发展之中,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马俊亚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结合自身对淮北社会的实证研究,作了题为《史学的起点与逻辑》的报告。在马俊亚教授看来,历史学的起点是哲学问题,即认清自我,而历史学的终点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只能无限接近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西方启蒙以来的重要成就,增加历史研究的深度和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程朝云以《近年来大陆台湾史研究状况及未来展望》为题,她在回顾近十年来台湾史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一方面要继续关注史观问题、台湾涉外关系、两岸关系等热门领域,另一方面要推进台湾史的理论建构,增强台湾史的“解释能力”和学术对话能力,正确处理台湾史的特殊性,并从中国史出发,引入世界史的视野。
在与谈人环节中,《史林》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叶舟副研究员表示世界史学者关注的许多议题近年来也成为中国史研究的热点,传统文化、外部冲击对非洲的影响等问题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同样存在,因此中国史学者需要保持对世界史的兴趣和开放的心态,反之亦然。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秀莉研究员就历史研究者作为吾乡吾民和作为他者看待历史接近客观历史的异同、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台湾史研究的对话现状和相互认同等问题提出思考。
第三场报告由《史林》编辑、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陈磊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崔志海研究员以《关于学刊建设的几点建议》为题,对如何推进学科的建设并打通研究边界、历史材料的误导性、研究的问题意识有不少真知灼见。崔志海研究员认为,当前研究需要我们的研究拥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也需要警惕将历史简单化的倾向,在坚守学术底线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当前国家发展的需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社会科学》主编李振武研究员以《人文社科综合刊物如何办好历史学栏目》为题,谈到了综合刊办刊过程中的困境,以及省级综合刊物所受当前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影响。李振武研究员表达了对中青年学者文章的欢迎,也讲到当前来稿文章问题意识相对匮乏、普遍偏长、可读性较弱等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郑珺编审以《浅议加快建构国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为题,认为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学界的新增长点,国史学科广泛参与其中,并具有独特优势。郑珺编审介绍了国史学科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则,认为国史是一门学术性和政治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唯物史观是国史学科的根本立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党史研究》赵鹏副编审以《中共党史的历史学属性和党史学术期刊的角色定位》为题,对党史研究的现状做了综述,认为当前党史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具有强烈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建议学术界、期刊界重新评价党史的价值。赵鹏副编审强调了党史学科的学科属性,他认为历史学是党史学科的首要属性,如何平衡政治性与学术性也是党史研究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最后一轮的与谈环节中,《史林》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沈洁研究员谈及近年来学术标准在提升,对于多元史料的要求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她希望历史的书写能够更多勾勒历史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鼓励拥有个性化的价值和审美导向的研究。《史林》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蒋宏达副研究员表示,如何处理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对外知识交流的关系将极大影响当代中国史日后的发展,如何更多地引入社会科学的视角与方法也是推进当代中国史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圆桌座谈环节,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林》编辑部主任徐涛研究员主持。在圆桌论坛中,专家学者、期刊编辑、与会记者就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史学理论的创新与运用、不同区域现代化的比较性研究、历史研究与历史写作的个性化、史学论文中的概念运用、史学论文的发表等许多研讨过程中还意犹未尽的问题,又进行了深入而恳切研讨与交流。
《史林》杂志史学前沿论坛是一次跨学科、跨业界、全覆盖的学术研讨会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该论坛聚焦中国特色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等前沿问题,与会人员在良性、积极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历史学科自主话语体系的走向和发展提出不少建议,有待下一步实践过程加以验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