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强化政治认同?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张宜强
2023-12-08 14:4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本国实际,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等专栏后,2023年10月起澎湃新闻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对其理论体系、战略安排、实践部署等进行知识总结和理论解读。

这一期的关键词是:政治认同。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阐发的、最为突出的创新理论,如何在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笼罩中强化政治认同,即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提出以文化认同强化政治认同的举措。

现代性语境与文化认同

自启蒙运动发端以来,以理性为基准的认同模式和文化批判模式成为普世标准,它渗透到致力于实现现代转型的各个社会的不同层面。然而,转型过程中的多元冲突及其后果,让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独立性与普世的现代性诉求之间呈现出紧张态势,这既是现代性在与各种类型的文化遭遇时的普遍表现,又是所有想要完成现代转型的社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实际上,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深刻的社会转型,同理性思维密切相连的现代性对各种传统文化模式均构成极大挑战,并动摇了建立在一定的地域团结基础上的和传统生活基础上的文化认同,中国也并没有摆脱这个遭遇。

但是,否定传统的文化认同便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自我否定,所以我们的现代转型始终处在“如何承续传统”与“怎么建构新文化”二者并行的发展逻辑之中。在快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推进现代性与坚持文化认同的撕裂从未停止过,在不同时期,这样的撕裂以不同的具体表征展现出来。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语境下,一方面,我们必须顾及尚未解决的、由现代性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如何发展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在审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新矛盾、新特征的前提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南,采用新的路径致力于文化认同建设,从而更好地克服现代性问题。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互塑关系

文化认同论域的基本指向是内化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中的特定文化系统,文化共同体会以特定文化系统所一致认可的标准来定位伦理体系,进而规范其成员的政治实践和道德诉求。而所谓的政治认同,则事关共同体的政治实践与价值选择,当共同体成员对政治实践及其价值判断予以认可时,便形成了基本的政治认同。在它的基础上,共同体成员才会确定自己是否应承担相关的政治义务。追根溯源,政治认同必须具有正当性,这个正当性的渊源之一就是人们对特定文化的认同,即在特定文化共同体中,为其成员所认同的伦理原则是政治认同正当性的来源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

文化认同式微会引发政治认同式微,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之一,而政治认同的式微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文化认同式微。这是因为,在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中,政治行动常常以文化认同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过,对文化的理解不能固步自封。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均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民族国家所倡导的文化却又不能仅局限在传统的范围内。时代要求文化发展必须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将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时代化,否则它就不能起到引导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也无法建立起基于优秀文化上的政治认同。

以文化认同强化政治认同

全球化的新形式催生了新的内外格局,但这并不代表着全球化已经彻底进入持续“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也并不意味着整体局势不断趋于缓和。实际上,某些企图通过文化的无形侵略改变我国人民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做法甚至愈演愈烈,而文化认同的弱化则很可能引发政治认同的式微。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提高文化安全意识来防微杜渐,从而避免对文化认同的侵扰,以及通过提升文化认同感等举措来对政治认同进行固基,都是很重要的政治工作。

以文化认同强化政治认同,不仅是对民族国家政治实践和共同体成员价值、利益、伦理诉求的同一性确认,更是共同体历史记忆与集体记忆代际相承的有力彰显。在以文化认同巩固政治认同的维度中,无论内外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具有共同文化底蕴的共同体成员会抛却阶层、社会地位、地域差异等因素,淡化个人的价值表达和利益抉择等个体化倾向,从而让自身投入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因此,以文化认同为手段来巩固政治认同,是民族国家维持政治连续性与稳定性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一,政治体制是民族国家政治实践的架构,稳定的政治体制需要获得民众的政治认同,从而取得正当性,而让政治认同保持稳定的基础之一,就是共同体成员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文化。因而,我们需要不断将如何维系与建构文化认同的思考纳入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中。在具体的做法上,我们需要围绕强化群众的文化认同开展理论创新并引导实践,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落实对政治认同的多维强化。与此同时,在政治实践过程中,民族国家应顺应历史潮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体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如何扩大参与,谋求多赢,公正对待不同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不同类型的政治关系,是民族国家进行政治建设、解决现实困境必须时刻予以重视的问题。

第二,将文化资源纳入政治认同建构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成为全体人民都能共享的政治资源。民族国家内部的利益诉求是多层次、宽领域的,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政治认同的视域是由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而成的,个体发展的利益诉求、族群发展的利益谋划、民族自身利益定位等矛盾都是国家政治实践中必须处理好的问题。在进行整体利益整合时,应充分考虑利益复杂性,并借助不同群体因为文化差异而具有的可以共同分享的文化这一柔性资源,在寻求文化相容和一致的目标下,谋求文化上的共同认知,塑造文化认同,进而形成融洽的政治关系。从文化认同的底蕴出发,将文化认同内化于政治建设,在寻求政治认同的稳定向度中对共同体进行广泛而深刻的价值整合和利益整合。在实践中,还必须重视对共同体各层次利益矛盾进行宏观与微观的考察,不断改进和完善共同体成员的利益分配机制,巩固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

第三,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建构价值共同体意识,厘清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指向和心理归属,从而巩固政治认同。价值共同体意识是共同体成员对自身所归属的价值系统的定位,它是在共同的文化传承与历史、集体记忆中形成的,它能够帮助个体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确证自身,寻找同伴。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社会怎样变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价值共同体意识是从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的重要中介,它能够以文化认同的方式来维系政治共同体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并在代际传承中内化于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从而有助于巩固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师资博士后)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