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台企入昆二十余年,面对成本上升还要继续迁徙吗?
昆山台协二十周年庆上,张灯结彩,有小孩有老人,带着台湾腔的谈话充斥其间,俨然一个大型的台湾家庭聚会。
对于昆山十万台胞来说,也许这个离家乡八百多公里的苏南小县城,的确是“第二故乡”。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开始,二十多年间,4900多个台资企业纷至沓来,年富者在这里工作,小孩上课,老人散着步,享受天伦之乐。
而昆山这个原本的“不毛之地”,因此迅速成为中国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它吸引了1/9的大陆台资,这些台资构成了昆山70%的经济总量,昆山摇身一变成长为中国百强县市的翘楚。
不少人因此说,“昆山与台资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然而,近几年来,台资的大陆投资路径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昆山经济发展,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加之环保标准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一些台资开始将目光放在淮安等苏北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而这些地方也相应地在吸引投资政策上加码。
“台资迎来第二春”,曾有媒体如此评价,北上西进,似乎在台资中形成一股风潮。
事实上,一直以来,台资大陆投资路径都呈现出一种“迁徙”特征。从东莞到昆山、从昆山到淮安重庆等,以寻找成本洼地和政策空间为目标,浩浩汤汤如同候鸟一般迁徙的台企似乎养成了一种传统。
不过,10月20日的昆山台协二十周年庆上,也有台商对澎湃新闻表示,“迁徙”不是长久之计,台商不能一直做“游牧”,还是要自我原地革新,寻求长远发展。
“国家出台的政策和要求,昆山往往走在前面,并不代表迁到其他地方就不用做了,像转型升级,企业早点做,等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冲击就会降低。”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大震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宽信对澎湃新闻说。
新生台资高地
不同于东莞到昆山,台资此番的“迁徙”未造成“此起彼伏”的局面,只是在原有大陆台资高地的版图上,多了新生军。
新生军里,江苏淮安是领先的。“南有昆山,北有淮安”这个2006年提出的口号,近两年渐成为现实。
它吸引了全国1200多家台企,总投资120亿美元,成为长江以北知名台企落户最多的设区市之一、大陆台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新生军里还有安徽、江苏南通,甚至重庆,这些地区因逐渐便利的交通设施、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以及更便宜的生产要素成本而得到台企的青睐。
“经过多年发展,昆山等城市土地、房价、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于规模不大不小的企业来说,这带来的企业厂房租金、人力压力尤其明显。”昆山一家电机公司的吕姓经理对澎湃新闻说道。
好比当年从东莞到昆山,新的成本洼地和政策吸引,加之良好的区位优势,台企趋之若鹜。至今,东莞已从当年的五千多家台企下降到如今的两千多家。
而在成本之外,环评与转型升级也是台企转移的原因。“当时国家对于环评没现在严格,现在我周围离开去别地的台企大多是因为环评拿不到,没环评就不能在这长期生存。”吕说。
《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年)》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力争实现零增长。以化工、制药、纺织、印染、电镀等行业为重点,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分期分批予以整治和淘汰,到2020年累计腾出发展空间超15000亩。鼓励企业实施梯度转移和“走出去”发展,将研发设计、总装集成及品牌营销等留在昆山。
如同当年的深圳,发展到一定地步,转型升级是必然的要求。一向是改革排头兵的昆山,此番也走在了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前列,而过程中,必然就面临一些企业的淘汰。
“转移到别的地方,其实对一些企业也是无奈之举。”吕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希望长期扎根一个地方,“扎得越深越好,因为人脉是要时间积累的,换个地方相当于从头再来。”
当然,“对有些企业来讲,换个地方,就像当年广东换昆山一样,享受十几二十年成本政策的便利,走一步算一步。”吕说。
“最好不做游牧”
不过,“昆山目前受影响不是很大,台企数量没有太大浮动”,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高孔廉对澎湃新闻表示,相比淮安等地来说,昆山具有的地缘优势难以替代,且不像当初的东莞,昆山较多规模大的台企,因此迁徙的不多。
另一方面,“昆山的台企群体在全国比较特别”。李宽信表示,二十多年来,留在昆山的表面上是很多产业,而背后使台企与昆山骨肉相连的是十万台胞对这片土地的生活融入、精神联结。
“比如教育,政府这块做好了,促使我们把子女带过来,比如妈祖庙,我们在这有了精神的寄托。”李宽信说。
2010年,距离昆山市区不远的太仓塘南岸的慧聚寺,昆山台协捐资兴建了妈祖庙,耗资1个多亿。而沿着昆山市中心的黄河路,沿街都是蚵仔面线、蚵仔煎、牛肉面、卤肉饭、鱼丸汤等台湾美食铺,成为昆山台北人聚集的地方之一。
“以我的个性,我在这个地方习惯了,生活圈都在这,员工也在这定居了,让我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又要重新招人,培训,我不愿意。”吕姓经理说。
“所以你看昆山有什么法律法规的调整,昆山的台企都会跟政府一起配合,因为他们把这基本上当家了,关心的不只有产业,也关心昆山的发展。”李宽信称。
在高孔廉看来,转型升级也好、更高的生产成本和环评要求也好,企业最好的发展方式是原地革新,“否则就变成游牧民族”。
而转型升级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它是一个全国性的要求,据我观察,昆山这么多年来不管国家出台什么政策,都是跑在前头,比如以前的五险一金,有些企业会有抱怨,说别的地方怎么没有,心理有点不平衡,但这不代表其他地方就不做了,而且企业早点做,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带来的冲击会降低。”李宽信对澎湃新闻说。
而另一方面,李宽信认为,也许企业去其他地方整体盈利成本会降低,但企业不能忽略一些无形成本,“比如一个透明公开的政府”。
当然,企业自身努力是重要的,政府的支持也必不可少。李宽信说,转型升级中对于财政、人才、市场等种种产业需求,政府有资源可以支援,昆山现在也有很多政策对企业自动化、环保、创新予以奖励,也有很多企业得到过。
“台商协会可以扮演这样一个角色,跟台商座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政府进行沟通,比如美国在台北的商会每年会有白皮书,记录企业的需求和对政府的建议。”高孔廉说。
而当前,昆山也正在力图使总部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重点培育的新业态。“企业去别的地方投资,但总部在昆山,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昆山台商协会会长宗绪惠对澎湃新闻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