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医说医 | 心律不齐怎么办?
我们的心脏通常是以一定的速度规律跳动,如果心脏跳动在短期内时快时慢,非常不规律,或心率过快过慢,就是发生了心律不齐,也就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按病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原因。
生理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就是我们正常的心律,由于正常心律的启动点起源于心脏的窦房结,所以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不齐一般在情绪激动或焦虑,或剧烈运动、体力劳动、暴饮暴食、摄入含咖啡因和其他兴奋剂的饮料时出现,正常年轻人也容易出现,不需要特殊处理。
病理性心律失常。可能诱发的原因包括以下4类。
(1)心脏本身疾病: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心瓣膜病等心脏病变。
(2)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低钙等电解质异常。
(3)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
(4)药物或物质摄入过量:如可卡因、咖啡因、酒精、烟草等。
根据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可分为6种。
1
窦性心动过缓
心跳每分钟60次以下,但跳动规律。这种一般常见于运动员及坚持锻炼的人身上,因为运动可以使心脏功能增强,使心跳慢而有力。但若心跳每分钟在50次以下,则因就诊进一步明确有无病理性因素。
2
窦性心动过速
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多见于运动后、焦虑等,严重贫血、甲亢、疼痛等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3
房性、交界性及室性早搏
正常心律的启动点起源于心脏的窦房结,当异位起搏点抢先于窦房结起搏时,就会出现早搏。早搏时心脏提前跳动,因此会出现心律不齐,若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且发生频率低,通常无大影响,若发生频率高,则易引起更严重的心律不齐,对心脏功能有影响。
4
心房颤动
房颤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甲亢等,也可以在高血压、冠心病后伴发,甚至有的人并没有心脏疾病基础。房颤发生时,除了心律不齐,有的人会有心悸、头晕等症状,还因为左心耳血液瘀滞,容易引发严重的血栓栓塞并发症,例如脑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
5
心室扑动/颤动
这是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发作时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导致猝死。
6
心脏传导阻滞
按照传导阻滞的严重程度,通常可将其分为三度,最严重的是三度的传导阻滞,容易导致猝死,而严重的传导阻滞通常都有潜伏的心脏病。
心律不齐的影响因素很多,具体来说有6类。
1
心脏本身的因素
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同时容易合并房颤、早搏、室颤等心律失常。
2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有容易合并房早、室早、房颤等心律失常。
3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低钙血症容易合并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在冠心病等缺血情况下,还容易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4
咖啡、浓茶、饮酒等
咖啡、浓茶、饮酒等可能增加早搏风险,尤其是饮酒,与频繁的心律失常有关。
5
甲亢、肺栓塞、贫血等疾病
甲亢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容易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房颤的发生,肺栓塞由于低氧血症,也特别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及房颤。贫血由于缺氧,容易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6
肥胖
肥胖不仅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澳大利亚皇家阿德莱德医院心律紊乱研究中心主任普拉什·桑德斯提醒,肥胖是心律不齐的一大风险因素。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明确过度肥胖在诱发心律失常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房颤方面。
有荟萃分析表明,肥胖会增加房颤发生风险达49%。另一项针对女性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研究表明体重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房颤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约29%。体重指数值在30~34.9范围内,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可能性增加54%,体重指数在35~39.9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可能性增加87%。此外,在人的一生中,肥胖对于房颤风险的影响出现得很早,甚至出生时的体重都会与日后发生房颤的风险相关。
肥胖诱发房颤的机制,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肥胖引起的炎性反应、异常心肌能量代谢、心房及心外膜脂肪沉积、心房重构等因素导致房颤的发生。间接作用有肥胖导致高血压病、糖尿病、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的患病风险增加,从而房颤风险。
澳大利亚皇家阿德莱德医院心律紊乱研究中心主任普拉什·桑德斯提醒,如果肥胖患者能积极运动,有助改善心律不齐症状。对于心律不齐患者如何运动,要看心脏的具体情况。如果只是普通的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冠心病(含心肌梗死)、严重心力衰竭、严重瓣膜病(例如严重二尖瓣狭窄及主动脉瓣狭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脏离子通道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可以按正常人的运动量去运动,也可以做竞技类运动。
但是如果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就该完全卧床休息呢?在病理条件下,运动负荷可以通过缺血,左心室流出阻塞等机制间接诱发心律失常。但是,由于运动能降低总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并改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心律失常患者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运动。
一些心脏病在运动负荷期间特别容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冠心病(包括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重症心肌炎后以及一些离子通道疾病(长QT综合征,儿茶酚胺能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应避免能引起强烈情绪反应、诱导儿茶酚胺突然增加的身体活动,例如下坡滑雪、攀爬等,避免竞技类运动,避免任何意识丧失即可导致死亡或溺水(“内在风险”活动)的身体活动,如攀岩、摩托车运动、游泳、潜水等。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人身体可以耐受的有氧运动。运动量是否合适一般通过主观感觉和心率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来判断。在锻炼时轻微的呼吸急促应在休息后约4分钟内明显减轻,心率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否则应考虑运动量过大。心血管病患者或高危者锻炼时应以不引起特殊不适为限。
每周4~5次20~30分钟的低运动量耐力运动,或每周3次以上中等量耐力运动,每次持续从事40~60分钟是合适的。一般来说,患有心律失常的心脏病人适合做的运动有: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运动中应保证自我感觉良好,不伴有胸闷、胸痛、气慌、气短和咳嗽、疲劳等,若有上述不适出现,则应立即停止运动。
作者:上海九院心血管内科 薛超
原文刊于《环球时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