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丨专家谈低碳迎峰度冬:多元电热如何保供?如何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2023-12-07 16:27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面向30·60双碳目标,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在冬季电力需求高峰期,如何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并实现低碳环保目标,已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在探讨能源保供新方案的同时,热负荷电气化也带来了新挑战。寒潮频繁来袭导致极寒天气时有发生、煤改电政策推广带动电取暖广泛应用等也引发电力和热力负荷出现了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冬季电力和热力的供需平衡。

如何绿色低碳地迎峰度冬?电力等能源要如何保障供应安全?还有哪些清洁低碳供热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如何发挥储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作用?需求侧电气化对能源系统和碳排放又有何影响?

12月4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双碳’目标下电力低碳保供策略与政策研究系列研讨会”第五期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迎峰度冬:多元电热保供”。会上,来自学界与产业界的专家就上述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需完善适应风光、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的调度运行规则

安全稳定供应是电力能源保供的核心,也是电力行业首要的任务和目标。基于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瞬时平衡的特点,保供需要考虑电量和电力两大指标,并依赖于规划和调度运行两个基本抓手来实现。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蒋莉萍指出,规划需要根据对总体和分区用电需求水平和特性等情况,回答电源及电网建设的总量、结构、布局等几大问题,包括进一步对系统的调峰能力以及装备制造能力等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预判。调度运行管理需要关注电力设备的可用性(本质上是源测的可调度性)和跨区电力平衡,特别是迎峰度夏度冬和重大活动保电这些重要节点。

“过去以煤电作为发电主力,规划和调度运行安排相对简单可控。但在低碳背景下,供需格局和行业生态发生很大的转变,技术手段、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元,且出现了大量新的商业模式和主体利用关系。”

蒋莉萍称,随着风光比重加大且呈分布式的特点,源侧的可调度性下降,系统调度运行管理的难度上升,电力系统面临更小尺度的时空平衡、差异化的季节性平衡以及极端气候的实时平衡等新问题。

蒋莉萍表示,迎峰度夏度冬的峰时平衡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程度加大,电力供应保障的难度大大提升。在北方地区,冬季还面临夜间电力负荷小而用热负荷大,热电联运中火电机组的热与电难以匹配等问题。

蒋莉萍认为,这些新变化也深刻影响着规划和调度运行两个抓手的内涵,需要考虑更多的元素、开展更细致的研究分析工作。规划除了考虑更加多样化的电源电网基础设施安排,还需要纳入对需求响应潜力、各类灵活性资源利用的考量,以实现转型成本最低或成效最优。

在调度运行方面,蒋莉萍认为,需要考虑如何完善适应风光、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的运行规则,让它们更好地发挥安全稳定保供的作用。长远看,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实现与其他能源供应系统的横向协同。

可利用地热资源或生物质资源等因地制宜进行供暖

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许多北方城市往往采用热电联产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来满足冬季供暖与供电需求。

“我国集中供热快速增长,需求非常旺盛,集中供热面积(截至)2022年已达111亿平方米,而非集中供暖地区对供暖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润青表示,我国过去10年间集中供热面积以年均7.2%的增速快速增长,且高度依赖高碳化石能源。从地区上看,除了传统的北方集中供暖地区外,长江中下游、西南等高海拔地区对供暖的需求也在增大。

然而,由于我国热力统计口径小、统计范围不全面,根据现有统计的商品化热力测算得出的热力占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远低于国际上热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40%-50%的占比水平,这也导致了我们对供热低碳转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谈及供热低碳转型路径方面,胡润青认为,供热低碳转型需要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共同发力。根据消费端不同的热力品质需求来匹配生产端不同的低碳、零碳技术。此外,不同领域低碳供热面临的困难也不一样。比如,城镇的集中供热如何吸纳可再生能源,农村的低碳户用供暖如何解决运维简化和经济性问题,以及工业的工业窑炉所需的中高温供热技术有待突破等。

关于供暖清洁低碳化机制的问题,胡润青表示,很多地方清洁供暖要求在短期内完成建设,推行电供暖、空气源热泵等技术应用,但持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电采暖电价较高、经济性不足、补贴到期续补问题,以及热泵在高寒地区效率不高等问题。

因此,她建议,在推动供暖清洁低碳转型中,要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供暖,利用地热资源或生物质资源等不同的地区资源禀赋。但目前还仍缺乏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经济性等问题还有赖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力市场和环境效益价值的不断发展。

对于我国冬季电热保供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新型低碳供热和供电技术应用与推广的核心问题都在于经济性。比如储能在充电时长足够的前提下能够成为稳定电源,但也带来了成本抬升的问题。若储能设施因此实行容量电价以解决成本回收,又会带来更深层次“谁来买单”的问题,这都需要更进一步的讨论与设计。

对于供热未来的研究方向,林伯强认为,供热涉及民生,是一个长期复杂问题,在我国越来越多南方地区也产生供热需求的背景下,如何为南方建立起一个更适用、更有效率、更清洁、成本更加可负担的供热系统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应完善独立储能紧急调用补偿机制

随着风电和光伏等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占比提升,引入储能系统来平抑其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和峰时保供是储能两个比较典型的功能,且在接入位置、应用场景、主要服务内容等方面非常灵活。”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称,新型储能作为一种灵活性资源,对它实施容量电价机制或稀缺电价机制,在国外和国内部分省份已经有相关经验,也证明是可行的。比如英国的多元化资源参与容量市场拍卖机制、美国的容量充裕度协议,国内山东、内蒙古等省份也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尝试。

岳芬建议,根据容量充裕度和峰时保供的需求,设计容量电价机制,即“以需定价”,将新型储能和燃气、抽水蓄能、煤电等资源一起作为辅助服务的灵活性调节资源组成部分,基于技术中立和同工同酬的原则,应将新型储能公平地纳入到容量电价补偿机制当中,按照它发挥的作用去定价。

谈及推动储能发展的政策机制,岳芬提出了几项建议:

一是探索多样化的辅助服务市场品种,希望未来能够在快速和慢速调频辅助服务品种细分与协同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体现储能的快速调频价值的同时,增加对电网的安全保障。

二是完善独立储能紧急调用补偿机制,以解决一些省份存在的紧急调用过程中没有获得合理补偿的问题。

三是建立独立储能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对于能够发挥容量充裕度和峰时保供的储能,出台基于同工同酬的容量价格补偿政策,建立储能稳定的长期收益机制。最后还要重点考虑将三类机制带来的系统成本如何合理地疏导出去。

此外,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能源转型项目主任林明彻也表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很多省份采用储能、负荷侧需求管理以及跨省跨区错峰互济等多种低碳措施有力保障电力需求,其中不少办法在冬季可以进一步推广。

同时,结合冬季供热特性,因地制宜挖掘生物质供暖、热泵供暖、电储热等多样化技术来实现冬季低碳保供方面也有诸多值得应用和推广的经验。

    责任编辑:周頔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