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丨《罗马与耶路撒冷》

2023-12-06 19: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耶路撒冷的毁灭是如今史诗文体里唯一剩下的主题;这一主题就像弥尔顿(Milton)所描绘的“人的堕落”(Fall of Man)一样,会吸引整个基督教世界,正如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之战曾吸引整个希腊世界。就像在所有主题里一样,这里将会有困难;而它们必须被缓解、被丢到暗处,就像弥尔顿创作《失乐园》(Paradise Lost)时,面对无数困难所做的一样。

但这一主题蕴含着比其他主题里所能找到的更多的宏伟和壮丽……预言将在这里完成——第一个可见的国家宗教在异教徒的猛烈攻击下终结,这一事件随即成了一个可见的世界性宗教传播的预兆和条件;接着你将看到罗马人和犹太人的性格,以及那威畏、完全和正义。

——塞缪尔•泰勒 •柯勒律治

正如柯勒律治所说,耶路撒冷的毁灭是最后的史诗题材。因为这场冲突程度剧烈,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在其中丧命,举世瞩目的圣城和奇观被彻底摧毁,崇高的国家宗教被掷于尘土之中。它的影响巨大,为接下来的世界性宗教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未来更大的灾难埋下伏笔。罗马与耶路撒冷的故事,不仅是两座城市的交锋,也是两个民族、两个文化之间的冲突。

罗马

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征服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的秩序,对臣服的人要宽大,对傲慢的人,通过战争征服他们。

——《埃涅阿斯纪》

罗马,这座“永恒之城”,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以军事实力和法治著称的强权的典型,也是对道德败坏的危险的警示。帝国都城那如画的遗迹既让人痴迷又让人反感,并激起人们对前人辉煌成就的钦佩以及对人类渴望荣誉的缺陷的反思。

随着接连不断的征战,到了公元前 1 世纪中叶,罗马在政治军事上几乎完全征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甚至埃及,这个直到公元前 30 年还没有正式并入罗马的国家,也在此前一些年里被罗马贵族视为一个罗马的保护国——其最后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也只能通过操纵罗马的政治家来保住自己的王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尤里乌斯·恺撒(Julius Caesar)和马克·安东尼(Mark Antony)。

对罗马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来自帝国所统治的各个民族,而来自罗马贵族的个人野心。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被理想化为启示、奇迹和精神力量的圣地。这些理想化形象源于这些城市在耶稣生活的年代的真实历史。

罗马城存在的原因是,一个宏伟帝国的首都应该有具备夸耀性质的凯旋门以庆祝人类的成就,与供奉诸神的众多神庙和圣所相竞争;这与圣城耶路撒冷存在的原因可谓天差地别。耶路撒冷十分依赖远超其附近地区资源的收入,但它的财富与地位不是通过军事征服,而是通过宗教热情获得的。

青铜时代早期出土的遗址显示基训泉(Gihon Spring,它是耶路撒冷唯一的可靠水源)附近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有人类开始定居,远远早于地中海对面那个最后会成为罗马的村落。到公元前2千纪,这里已成为一个据点,坚固的城墙使得崎岖地貌所创造的天然防线更加坚固。这便是耶路撒冷,据后来圣经理想化的记载,大卫王(King David)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征服此地,并将其作为其两个王国的首都。他的领土从埃及边界直达幼发拉底河,因此—从大卫王时代到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人所摧毁——耶路撒冷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而大卫(据说)也将上帝与犹太人关系的象征,契约之柜(Ark of theCovenant),从以前不起眼的安置点转移到耶路撒冷,而他的儿子及继任者所罗门搭建了耶路撒冷的第一座圣殿,并以此作为约柜的永久安放点,也作为以色列人聚在一起通过献祭来进行集体崇拜的唯一圣地。耶路撒冷作为宗教崇拜中心的未来就此奠定。

在第一个千年之初,这两座城市都处于各自繁荣和伟大的顶峰,两者都在整个地中海世界和其他地区享有盛名。两座城市的居民也接触密切:罗马人作为士兵、政治家和游客来到耶路撒冷;而犹太人则作为请愿者、奴隶和淘金者来到罗马。这两座城市在文化上是部分相通的:从夏日艳阳下闪着微光的神圣的白色砖石建筑,到两者都将希腊语作为学术权威用语,并受到希腊哲学和建筑的影响。这两座城市共同享有一个通过友谊、联盟和庇护制建立起来的政治世界。但结果是,这两座城市陷入冲突之中,并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古德曼采用了古典史诗的叙事结构,开篇就将读者带入公元1世纪60年代末尾的冲突的中心。据说,在艰难的攻城战的尾声,一位罗马军团的士兵,违抗了长官的命令,将火把掷入第二圣殿之内,引发大火,宿命般地将其付之一炬。短暂的高峰后,古德曼缓缓地向我们介绍公元1世纪前后的地中海世界,也就是这场冲突的背景。接着,是罗马人与犹太人——这个故事的主角——的特点、文化、观念以及他们的社会。在最后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冲突的起因,以及它带来的、一直持续至今日的余波。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毁灭与新生的故事。

不同于传统的史诗作品,《罗马与耶路撒冷》不仅将笔墨聚于神灵与国王,也把视角放在那个时代的普通人身上。在人物以外,我们还能看到公元1世纪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名在罗马历史与犹太研究领域皆有建树的跨界学者,古德曼汇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风格,老练地使用了大量一手材料,将其介绍给读者。

常常有人说,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提供了塑造现代精神的三大元素。前两者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本书主要着眼于后两者间的互动。在公元1世纪,罗马人以为人称道的宽容统治着他们幅员辽阔的帝国,犹太民族只是这个由地中海不同民族组成的马赛克中的一小块。

但正是犹太人,与他们的罗马统治者爆发了最激烈和持久的冲突。一般的直觉可能会认为,这是他们彼此的特质导致的必然结果。古德曼的结论是,犹太人的遭遇是罗马宫廷政治的直接产物:韦斯巴芗和提图斯对荣耀的渴望与需要,吞噬了那座地中海东岸的圣城。

马丁·古德曼(Martin Goodman)

牛津大学犹太研究退休教授,沃尔森学院成员。古德曼将他的学术生活分给了罗马和犹太世界。他编审过《罗马研究杂志》《犹太研究杂志》,并在罗马和犹太研究领域著作颇丰。

《罗马与耶路撒冷》

本书主要讨论古代世界里罗马文明和犹太文明的冲突。公元70年,在4年的战争后,罗马军团彻底摧毁了耶路撒冷城和雄伟的第二圣殿。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圣城,还被迫向罗马缴纳犹太税。几十年后,罗马在耶路撒冷的废墟上建起了完全罗马化的殖民地。再接着,一位信仰基督的皇帝将这座城市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而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本身也在这几百年中发生巨大的变化──与这场冲突有脱不开的关系。本书聚焦于公元70年前后的犹太战争,及公元1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将罗马与耶路撒冷两座城市进行对比。本书还介绍了罗马人和犹太人在文化身份、哲学观念、生活方式、政府结构、政治和对彼此看法方面的对比。最后,本书还提到了基督教的诞生与反犹太主义的起源。

目录

致 谢

家族谱系图

导 言 主要见证人

序 言 耶路撒冷的毁灭

第一部 地中海世界

第一章 双城记

第二章 罗马统治下的世界

第三章 多样性与宽容

第二部 罗马人与犹太人

第四章 身 份

第五章 社 群

第六章 观 念

第七章 生活方式

第八章 政 府

第九章 政 治

第十章 罗马人与犹太人

第三部 冲 突

第十一章 通往毁灭之路

第十二章 回 应

第十三章 教会的发展

第十四章 新罗马和新耶路撒冷

后 记 反犹主义的起源

注 释

扩展阅读

出版后记

—FIN—

原标题:《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丨《罗马与耶路撒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