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宁夏故事|旗下12家餐饮门店,坚持7年请环卫工人吃饭!陈治州说:人生的每一份答卷,都是交给自己!

2023-12-06 10: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川大才子返乡创业,七年免费请银川环卫工吃火锅,为百余户贫困家庭解决就业难题,立志要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返乡开餐厅,放不下凤城烟火;结缘环卫工,学的是古圣先贤。“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用真心、以真情,传统文化今朝落笔——

在银川,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从小事做起,关爱身边人,以不求回报的决心书写“文化答卷”,以一棵树的意志融入“财富生态”,奋力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很快就到‘冬至’节气了,进入数九天后,天越来越冷……”12月5日,陈治州说:“天冷下雪,对环卫工是非常大的考验,工作环境更加辛苦,希望更多人关爱他们,为他们送上爱心,送出温暖。”

陈治州(右五)宴请环卫工。

环卫工接受宴请很开心。

父亲三年不和他说话:“给我一个辞职的理由”

父亲三年多不和他说话。也不想让他回家探望。

时针拨回到2014年。从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陈治州一路顺风顺水,在成都拿到年薪五十万元的稳定工作,多年寒窗苦读,终于走到收获时节。

望子成龙的心愿眼看着就要实现,“此子”非但不愿“成龙”,还直接“摆烂”——竟然辞掉“天府之国”高薪工作,执意返回银川“下海”,另辟蹊径开饭馆?! 

打小聪慧好学、头脑灵活,妥妥名校才子、青年才俊,如今灰头土脸,天天泡在小饭馆里,又当服务员,又当传菜员,又是趴在后厨洗盘子……

辞掉稳定的工作,独闯陌生的领域,对老一辈人来说,风险太大,先别说赚不赚钱,这么多年苦读,学了一身专业知识却弃之不用,自身的价值无法实现,他到底想干啥?

多年的养育、栽培,多年的鼓励、期盼,一夕之间化为泡影,老父亲的心碎了一地。

儿子却铁了心。

告别书香浸润的川大,离开富饶休闲的成都,陈治州背着大包小包的食材、调料,毅然跳上轰隆隆的火车,一路北上,回到银川。

在银川出生、长大,陈治州想念家乡,怀念故乡的美食,在外上学期间,每每回到银川,会把银川的羊杂、拉面等特色吃个遍。

多年来走南闯北,银川是最令他“心安”的地方。对他而言,辞职返乡创业,不啻于壮士断腕。

他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50万年薪不要了?脑子坏掉了?要干这个?”不出意外,耳边全是反对声。

回到银川马上到处打听店面,人们说他疯了。最令他难受的是父亲的不理解。一片反对声没有打败他创业的信心。“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暗下决心。

凭一腔孤勇,很快在银川兴庆区张罗着开起了一家火锅店——因为故土难离,因为爱好美食,因为想把地道的川味火锅带到银川,让父老乡亲品尝。

2014年12月28日新店试营业,人手不够,老板来凑。陈治州又当服务员,又当传菜员,又当洗碗工,天天忙得脚底抹油,指甲缝里都是油。

“陈治州,你到底在干嘛?”一天,从成都回来的两个熟人看到人高马大的他蓬头垢面窝在后厨洗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创业伊始,别说赚钱,干脆入不敷出。昔日川大才子鹏程万里的“神话”沦为朋友圈里的一则笑话。

是啊,陈治州,你到底在干嘛?

天天忙到半夜,一地鸡毛的苦日子熬不出头。回家路上,抬头望天。

陈治州,你到底在干嘛?

万籁俱寂,孤星寂冷。

没有答案。

陈治州(中)和环卫工一起过节。

凌晨三时偶遇环卫工:“困境中照进一束光”

创业低谷难熬,资金不足,人员变动……千头万绪,身心俱疲。

2015年元旦过后的一天,凌晨3时,陈治州忙完店里的活儿回家。开店以来,这是常态。今天着实太困、太累了,实在熬不住了……生意一直是亏损的,心情低落到谷底,要不要放弃?

兴庆区凤凰碑附近,远远听到唰唰声,一个环卫工人弯着腰,一丝不苟地卖力扫地。

厚重夜幕中,无人陪伴,无人监督,也能看得出那人拼尽全力工作,陈治州有些失神。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数九寒天夜色沉沉,当夜归人遇到早起人,莫名的惺惺相惜。似乎,无须多言,已然互相懂得。

不禁走近,和环卫工聊几句。原来是位大妈。

“大妈,这么早就出来了?”

“天天这个点儿……”环卫工抬头看他一眼。“大妈,这么冷的天,您辛苦了。”

“俺们不怕辛苦……凭双手挣钱,吃饱穿暖,知足!”大妈爽朗地笑了。

沧桑而明快的笑容击中陈治州,那一刻他感到震撼,似乎有一束光照进内心深处。

一瞬间百感交集——自己想做点事,咋就这么难?抵上全部身家、全部青春,苦苦追寻,到底是对是错?

想要做出自己的事业,丢不丢人?自己遇到的这些苦,算不算苦?

环卫工一年四季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每天做着单调的工作,不也乐乐呵呵,干劲十足?

“小伙子,你做什么工作?这么晚才回?”

“开个小火锅店。”

“火锅好啊,热腾腾的……”

“大妈,您没吃过火锅?”

“没吃过。”

陈治州愣住。一阵寒风掠过,冷得人打哆嗦。

“快回吧,起三更睡五更的,你也不容易。”大妈嘱咐着,继续扫地,唰唰声渐行渐远。

陈治州从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关心民间疾苦。年少时反复品读金庸的书,那些侠义之士的忠肝义胆令他心生向往;而杜甫诗中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咏叹,令他心潮澎湃。

环卫工,像螺丝钉一样朴实,他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故事,有心中的梦想,他们是谁的父母?是谁的妻儿? 

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身橙色服装,他们平凡朴实得常常被人忽略,淹没在喧闹的人潮中。他们和千千万万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一样奔波忙碌,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们的面孔似乎是模糊的,但他们的目标十分清晰:把这段路面清洁光亮……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环卫工被誉为“城市美容师”,此前陈治州没有更多感受,此番深夜偶遇,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像一道光照进创业低谷期的陈治州心里,给他力量和温暖,给他信心和前进的动力。

环卫工做着平凡的工作,却勤劳、乐观、全力以赴,感动着奉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精神的陈治州。

站在寒风中,他想,环卫工的收入不高,以这份能“下苦”的拼劲去做其他工作,也可以赚取更高的收入,但是,如果人人这么想,谁还愿意做这个职业?我们的城市环境由谁来守护?

勤劳质朴的父老乡亲,我能为你们做点什么?

陈治州当即做了一个决定:请大妈吃顿火锅,不,邀请银川的环卫工吃火锅,让他们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温暖。

“啥?你疯了?”次日在饭馆商议,股东面面相觑。

请这么多人免费吃火锅,得多少成本?正是创业最艰难的时候,目前已经入不敷出了。

陈治州,你到底在想什么?

“我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就想请他们吃顿饭——你们不同意的话,费用我出。”

合伙人见他铁了心,也不想让他为难,只好同意。说干就干,陈治州马上张罗起来。那几天回家更晚了,洗完碗筷,趴在灶台列活动清单。

店面小,一次性接纳不了这么多环卫工,他就想每周腾出一天时间,用一个月请银川兴庆区1000多名环卫工吃火锅。

未料风声鹤唳。

“免费请环卫工吃火锅?装样子吧?”“在炒作!”“闲疯了!”一时间,到处是质疑声,包括身边的朋友也说这是作秀,冷嘲热讽铺天盖地。

“如果这是一场秀,也是一场好的秀,我会一直做下去。哪怕有一天不从事这个行业了,我也会用其他方式,在属于环卫工人的节日里与他们欢聚一堂。”从最初的气愤到渐渐平静下来,陈治州更加笃定。

环卫工愉快就餐。

七年免费宴请非“作秀”:“环卫工感受到更多关爱!”

麻辣鲜香的鸳鸯火锅沸腾开来,十多盘菜品荤素搭配绕圈摆放,环卫工人们吃得很过瘾……屋外,寒风呼啸,陈治州的火锅店里暖意融融,一派欢声笑语。

“火锅真好吃,太开心了……”“锅底辣和不辣的都有,菜品很丰富,大家都能找到爱吃的菜。”“吃火锅就是热闹……”“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吃,特别香!”“同时安排这么多人吃饭,餐厅工作人员费心了。”“火锅店老板考虑周到,真是热心人啊!”

大伙儿边吃边说,聊得热火朝天。

那次“冬夜偶遇”之后的一个月,每个星期四,陈治州在门店免费宴请300多名环卫工人就餐,一个月邀请1074名环卫工,让他们在寒冬欢聚一堂,吃顿热乎乎的火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15年是冬至宴请;自2016年以后,改为每年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宴请。截至目前,除疫情期间,陈治州七年带领企业员工免费宴请银川环卫工2万余人(次),环卫工们团聚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欢快地吃着“团圆饭”。

朴实的笑脸疗愈人心,创业的艰辛化为奉献的动力,与爱心义举同时推进的,还有陈治州冲破低谷、渐渐腾飞的事业。  

2023年10月26日,是银川市第18个环卫工人节。陈治州任董事长的宁夏鸿泽四海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旗下楠火锅阅彩城店、袁老四阅彩城店、大漠烤将阅彩城店、罗二火锅、袁老四中瀛御景店、袁老四沙海路店、袁老四新华街店、袁老四望远店、袁老四永宁店9家银川市门店,停止对外营业,邀请4000余名环卫工人吃火锅,这是该公司第7年请环卫工人吃火锅过节。

12月5日。在贺兰山路以北至北绕城口路段,银川玉禾田环境发展有限公司金凤区清扫部c片区区域班长李学红说:“爱心企业每年精心准备火锅,环卫工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过节很有仪式感。每次企业老总都在现场,问我们味道好不好、量够不够,安排员工随时加菜。这些公益活动引导更多市民爱护环境,环卫工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爱心企业送温暖,环卫工暖胃又暖心。”李学红所在片区150余名环卫工都吃过免费火锅,大伙儿纷纷说:“企业对外歇业,接待银川市三区环卫工人,这种礼遇让人感动。搞集体活动不容易,人员组织、路途安排、车辆接送……幕后还有很多事情,企业费心了!”

伊力亚斯50多岁,负责银川金凤区正源街到尹家渠路面清洁、保洁,两年前和老婆来到银川,今年环卫工人节第一次吃火锅:“很好吃,很感动!” 

“陈老板有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力量关爱环卫工人……每次想起来,心里暖暖的。”12月5日,宁夏二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孔文在银川市金凤区兴旺巷清洁垃圾桶,他说,那天,大家聊了很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公司门店常态化向环卫工人提供热水、休息等服务。近些年,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的关爱越来越多,人们的关心关怀使环卫工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自卑了,更有信心了。”银川市金凤区市容环境卫生站主任、爱卫办副主任刘建荣说:“爱心企业的关爱让环卫工人们享受过节的喜悦,嘘寒问暖让大伙儿感到受尊重,大家干劲更足了。”他呼吁更多市民关心环卫工人,从自我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

“去餐厅洗碗,打工当保姆、月嫂,当保洁,月收入也能有三四千元,为啥这么辛苦地做环卫工?说到底还是为城市、为群众无私奉献,他们务实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陈治州说。

一起聚餐好开心。

海纳百川,以人为本:“哪怕以后不做餐饮,也要关爱环卫工”

陈治州喜欢看海。每次徜徉海边,大海的浩瀚、壮阔、包容、博大,大海的波澜不惊、海纳百川,令他震撼,令他重新思考人生。

大海深处涌动的,仅仅是水吗?一定还有无穷无尽的蓬勃力量,一定还有万千生命激荡的光亮。

凭着一股韧劲,陈治州白手起家,拼搏奋进,餐饮店的生意渐渐火爆起来,他一步步将自己的商业蓝图变成现实,兑现着年少时许下的愿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6年5月,陈治州成立宁夏鸿泽四海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旗下有多家品牌餐饮。前几年因疫情原因关闭了几家,截至目前,旗下有“有家牛排饭”“楠火锅”等12家餐饮门店。

“鸿泽四海”是陈治州在海边想到的。鸿鹄之志,川泽并蓄,拼在四方,扬名四海……这是他为自己企业定义的“Slogan”,是企业的自我画像,也是一幅美好愿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陈治州看重细节,笃信再远大的理想也须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再壮阔的蓝图也要以人为本,从关爱身边人做起。“与环卫工结缘,也是他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从‘脚下’开始的务实精神打动了我、激励着我。”他说。

环卫工带小宝贝来聚餐。

心中点起不灭的蜡烛,人人都是爱的光芒。

喜欢读名人自传,崇尚重信重义的陈治州从小事做起,从关爱身边人做起,2018年,荣获“最美金凤人”称号;2019年,荣获“最美银川人”称号……

除了每年宴请,平时他还在连锁餐饮店设立环卫工爱心茶歇,常年给他们提供歇息、茶饮场所。

陈治州号召企业员工杜绝浪费、崇尚节俭,却舍得为环卫工花钱。

2019年秋,陈治州上网购物,一番精挑细选,看中一款单价80多元的保温杯,毫不犹豫一次性下单近3500个,电商老板惊喜又好奇,打出一行字:“您一次买这么多杯子,送客户吗?要不要在每个杯子上面刻上您或公司的名字?”陈治州回复:“不署名,就刻:‘环卫师傅,您辛苦了!’”

当年,和环卫工聚餐、一起聊天时,陈治州得知很多人冬天清扫街道时不喝水或者喝冷水,为了让他们都能随身喝口热水,他特意为近3500名环卫工定制保温杯发送到他们手里,环卫工们爱不释手。

如今,质疑他“作秀”的声音已经消失了。

一名刚入职的环卫工说:“爱心企业的‘免费午餐’让我们感受到人间大爱……”;一位员工说:“有大爱的企业家,为你点赞!”;一位市民说:“这样的老板很霸气,银川因为有你们而更加美丽。” 

“无论将来是否还做餐饮,我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把关爱环卫工的事一直做下去。” 

欢聚一堂吃火锅。

老父亲一句话令他号啕大哭:“儿子,你长大了!”

父子关系冰封三年,风雨之后见彩虹。

2018年元旦,三年多没和他说过话的父亲,叫他回家吃饭,平日不愿表达感情的父亲对他说:“儿子,你长大了!”

一句话,令陈治州失声痛哭。

比起商业上的成功,父亲的认可更令他感动。他像个孩子一样号啕大哭,多年的拼搏、委屈,多年练就的心如钢铁,因至亲的一句肯定变得柔软。

因为一直以来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付出,父亲看到了他的奉献精神,看到了他的成长。

除了关爱环卫工,陈治州还致力于企业内部的公益活动,吸纳百余名贫困家庭人员就业,企业最高峰就业人员达500多人,贫困家庭人员占五分之一。他常想:“能为这些贫困家庭做点什么?”很多员工来自西海固,家庭非常困难,陈治州设立员工福利基金,给予贫困家庭补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同时,他关心一线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从2015年开始,每年年底,陈治州企业的员工家属都会收到一封质朴、恳切的“家书”,这让员工们的父母感到安心,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一个积极、进取的企业里面努力工作,他们很放心。

2020年疫情最严峻的时候,鸿泽四海公司受到重大考验。当时,很多企业因不堪压力大量裁员,很多员工也忧心忡忡,担心会被辞退,那个时候如果失去工作回到家里,就面临着失业且被“封”在村里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把人辞掉,他怎么办?他咋住咋吃?”陈治州决定带着员工扛过去。

“陈总,您别辞退我们,别给我们发工资了,只希望能把我们的吃住管上……”员工们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陈治州。

“你们放心,不辞退,管吃管住!”陈治州说:“同时,再给每人发一个月工资,因为企业确实也困难,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每个月给你们每人200元工资,到今年年底,把一个月工资给你们发全。”员工们听了这话如释重负,有几人悄悄流下了泪水。

陈治州安排专人每天给员工们买菜,送到员工宿舍。其实他的压力很大,从当时情况看,即便复工以后,餐饮业的前景也不明朗,有可能餐厅开不起来了,这些费用不是白出了?有人劝他别这么“傻”,但他坚持把员工留下来。

员工们被老板所感动、感染,也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2020年疫情期间,从2月4日开始,陈治州把公司没有回家的员工组织起来,有的做饭,有的装饭,有的送餐,给银川城区防疫站点、高速公路等卡点、执勤防疫点免费送午餐和晚餐。这一活动持续到3月中旬这些点撤除,共送了13000份快餐,虽然辛苦,大伙儿都说很有意义。

员工算了一笔账,仅食材成本近40万元,如果加上人工,这些费用近60万元,但陈治州没有考虑过成本。他说:“能想办法让执勤人员吃上一口热乎饭,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对陈治州来说,责任担当与企业同在。他认为,创业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考试,实现企业愿景的同时,也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承担社会责任。

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有的考试是一道分水岭,决定生命的流向;而更多的考试是涓涓细流,是平时的作答,不在于有没有人监督,甚至不在于考取多少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对得起那份初心,有没有写出心底最真诚、最响亮、最有爱的答案。

传统文化,我辈践行,每一份答卷,都是交给自己的。(宁夏日报记者 张慈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