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此城市x奔流|从巴黎到上海,艺术集聚二三事

澎湃新闻记者 郝汉 实习生幸诗淇
2023-12-08 19:15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逛美术馆打卡,赴一场文化艺术沙龙,已经成为都市潮流生活的标配。

城市中的艺术片区更是变成人们Citywalk的热门目的地,艺术集聚区的文化艺术机构数量、公共对话活动的频率与展览的水平都变成城市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泛指文化艺术活动与展览的“沙龙”一词,是巴黎人在三百年前创造的观展方式。普罗大众在“沙龙”上第一次可以自由地欣赏、谈论文化与艺术,这是都市人看展的1.0版本,是城市生活里崭新公共空间——公共展览的首次亮相。作为全球人文艺术之城,上海像巴黎一样有丰富的艺术片区,从西岸、外滩,到苏州河畔,艺术如水一般汇聚于斯,各种沙龙对话源源不断。

《奔流计划》致力于推动上海与国际城市间的多元对话,首季对话双城即上海与巴黎。

在2023年9月21日《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以下简称《奔流》)首季上海论坛现场,来自中法两国不同领域的嘉宾展开了一场圆桌论坛,分享了他们对“摩登水岸与理想都市”的思考与遐想。

本期如此城市结合首季奔流双城对话,聚焦河流的汇聚与艺术在城市的集聚,节目邀请到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 Philip Tinari、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法国文化学者程小牧、上海苏河湾管委会品牌总监刘畅,一起聊聊巴黎、上海的艺术集聚二三事。

作为公共展览(沙龙)的始作俑者,巴黎人如何创造全新的都市文化?如何看待中国现当代美术馆对于都市生活的相互作用?巴黎、纽约、伦敦、上海,艺术片区打造中有哪些国际经验?法国巴黎又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生态?在上海中心城区,静安苏河湾如何助力“艺术苏河”,营造美好滨水生活?

 ——本期嘉宾

田霏宇 Philip Tinari,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

程小牧,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法国文化学者

刘畅,上海苏河湾管委会品牌总监

——本期主持

郝汉,澎湃新闻记者

——收听时间线

00:04:57 巴黎沙龙展,通过公共展览创造出全新的都市文化与公共空间

00:12:06 UCCA选址从北京郊区废旧工厂到苏州河畔,见证中国城市化进程

00:25:20 中国艺术公众范围不断扩大,看展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00:28:48 地处中心的苏河湾,成为年轻人落地上海的首站打卡地

00:43:05 蓬皮杜艺术中心建造,是巴黎重返世界艺术潮流

00:51:25 苏河湾滨水光影秀与巴黎白夜,城市与艺术何以交融

01:01:58 艺术与河流类似,在流动中描摹和重塑城市边界

 ——内容精选

巴黎沙龙,都市人看展1.0版本

如此城市:沙龙,是巴黎创造的展览方式。到今天,沙龙不仅仅限于艺术展览领域,还扩展到了一般性的关于文化与艺术的公共讨论活动。作为都市人观展的1.0版本,公共展览的模式似乎创生出一种崭新的都市文化。

程小牧:沙龙展,是17世纪法国路易十三时期创造的一种展览形式。它最初是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举办的院士作品展,之后发展成了制度化的长期展览。展览一开始在塞纳河边皇宫的露天拱廊举行,1751年之后,搬到了卢浮宫的方形沙龙大厅,因此得名沙龙展。展览时间固定在8月底到9月底,向所有的巴黎市民免费开放的,因此当时巴黎各个阶层的市民都能够看到最优秀的艺术家的创作。沙龙展作为欧洲最早的一项公共展览,改变了之前艺术作品仅在王室贵族和富商阶层中私密流通和欣赏的模式。展览持续了200年,普通市民汇集在一起观看艺术,同时也造就了开放的观展空间,为自由的批评和艺术讨论创造了平台。许多法国作家、诗人都曾写过关于沙龙展的评论,人们能够近距离地讨论和批评艺术,使其成为了公共文化事件。

但到了19世纪,沙龙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沙龙展被皇家美术学院所垄断,趣味更加偏向于以普桑为代表的古典主义以及历史宗教类的重大题材。新艺术的发展与革新,首先需要挑战这一体制。沙龙展一开始只对美术学院院士开放,大革命之后向所有艺术家开放,但是评委会拒绝的作品非常多,包括库尔贝、马奈、毕沙罗等新晋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联合表示抗议。拿破仑三世同时举办了落选者沙龙展,从第一轮淘汰的作品中再选一批去展览。

 十八世纪法国沙龙盛况 弗朗索瓦·约瑟夫·海姆(Francois-Joseph Heim 1787-1865)创作于1827年 巴黎卢浮宫藏

1863年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选者沙龙展上展出,被艺术史家认为是现代艺术诞生的标志,独立艺术家开始举办自己的沙龙展。1874年,印象派画家在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室里举办了自己的沙龙展,这也是印象派的一次集体亮相。1884年,又一批独立画家,比如修拉、希涅克、雷东,举办了独立画家沙龙。1903年,一些建筑师和画家筹资举办了秋季沙龙展,与官方沙龙展进行竞争。马蒂斯的作品最早在秋季沙龙上亮相。同时秋季沙龙分别在1905年和1910年推出了野兽派和立体派的画展。

直至今日,这些形形色色的沙龙展都是与传统沙龙进行竞争和挑战的过程中出现的。

《草地上的午餐》,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克洛德·莫奈创作于1863年,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如此城市:沙龙文化直接造成艺术公众的诞生。在今天,看展已成为一种都市生活方式,中国城市诞生了自己的艺术公众。十多年来,你们对中国“看展的人”有何观察?

程小牧:巴黎的公共艺术有很长时间的积淀。17世纪,欧洲逐渐向民主化迈进的时代,艺术空间就已经成为了公共领域的一部分。沙龙展向普通人开放,使得绘画、雕塑等艺术问题进入公共讨论,这也反过来影响艺术的发展。比如在18世纪,沙龙展上,古典主义的宗教历史题材的创作占据主流,夏尔丹的静物画或格勒兹的风俗画在当时并不受重视的,但是由于市民阶层的观众非常喜爱贴近现实生活和自然风俗的画,这类绘画艺术逐渐蔚为大观,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这种互动是非常漫长的过程。

从当代中国的历史来看,城市提供艺术场馆等公共空间,逐渐形成公共艺术的讨论,肯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这些年的积累直到今天,我们艺术展览的讨论层次和观众群体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艺术。

田霏宇:在10年前,我们的艺术场馆似乎还是在为专业的小圈层打造。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去破圈,扩展艺术公众。同时,观众对我们的要求也在提升。比如,在今年马蒂斯的展览上,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这些不同的观点能够真正促使我们往前走。我们也越来越需要去贴切观众本身的期望和需求。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对于便捷的需求也更高。所以我们有一种使命,通过学术研究、展览、出版物等方式,推广和分享艺术,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

“马蒂斯的马蒂斯”上海站展览现场,UCCA Edge,2023

从京郊老旧工厂,到上海中心写字楼:美术馆选址背后的城市变迁

如此城市:作为率先在中国创建的当代艺术中心,田馆是否对于中国艺术场馆的选址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有所感触。最早的选址在京郊的798,如今来到上海城市中心。

田霏宇:早在2007年,北京奥运会正式举办之前,当时中国比较渴望与世界接轨,世界也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但当时国内也还没有以国际的标准而建设的现当代艺术机构。在这一时间节点,UCCA 在北京798艺术区开馆。那时的798艺术区相对比较老旧,众多艺术机构集聚在这里之后,也与这片区域共同成长了起来。到2019年,UCCA Edge选址在上海苏州河畔的一座写字楼内,我们入驻的时候,内部的结构已经很完善了。所以我们运营和管理场馆时,也在解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难题,即如何把商业空间改造成艺术展览的空间。

 2007年的UCCA,鸟瞰图 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 Edge所在建筑盈凯文创广场,图片由嘉华集团提供。

整个建筑的设计,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最后采取的方式是打破既有建筑的结构限制,每一层都包含展览与功能性空间,在相对片面化的建筑空间中打造完整的观展体验。另一方面,UCCA Edge也是因为它坐落在苏州河畔而得名的。当时苏州河的改造临近尾声,一系列的景观设计和艺术装置也在持续地推进中。我们可以预见到,这一区域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一流的滨水区。

UCCA Edge也一直致力于从国际视野来研究和推广中国当代艺术,落地上海后的首个展览策划主题是“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旨在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与中国当代艺术进行连接,将微观的看展体验和宏观的社会中的个体体验相连接。

“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展览现场,UCCA Edge,2021

巴黎一度落伍,蓬皮杜艺术中心是重返前卫

程小牧:城市与艺术发展有着深层的互动关系。首先是艺术家在大都市的汇聚。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巴黎被本雅明描绘为“世界之都”,吸引了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艺术家,毕加索、莫迪里亚尼、达利、米罗、布朗库西、夏加尔、康定斯基、贾科梅蒂等等,外来艺术家们先是在蒙马特高地一带聚集,后来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恩斯特、曼雷等及大量本地艺术家一起汇聚在蒙帕纳斯附近。另一方面,展览、画廊、艺术场馆的建立也推动了城市艺术的发展。“二战”期间,巴黎沦为德占区,很多艺术家被迫离开巴黎,蒙帕纳斯衰落。战后,现当代艺术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纽约,以及德国、英国。巴黎艺术中心的地位逐渐衰落。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蓬皮杜总统非常热爱现当代艺术,他的妻子克劳德也是收藏家。他们大力推动了在巴黎市中心建造当代艺术中心的计划。1969年,在原巴黎中央菜市场的大空地上,进行了蓬皮杜艺术中心场馆建筑的招标,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伦佐皮亚诺一举获胜,设计了极具科技感的艺术场馆,但因为其设计远远超越了当时的审美,也引起巨大的争议。

蓬皮杜艺术中心 巴黎

直到1977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建成启用,彭图斯·于尔丹任首任馆长。于尔丹是瑞典人,也是当时欧洲著名的策展人。他曾于50年代在巴黎留学,学习艺术史,回到瑞典后,在瑞典现代美术馆任艺术总监。他关注整个世界当代艺术的格局和发展态势,也最早将美国的波普艺术介绍到欧洲,策划了劳森伯格的展览、安迪·沃霍尔的首个回顾展以及杜尚的大展。这在当时的欧洲是非常前卫的。

于尔丹在展览Önskemuseet,位于斯德哥尔摩现代博物馆(Moderna Museet),1963年

来到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补足场馆的艺术收藏。从达达主义到超现实主义、抽象派绘画、美国的行动绘画到当代的观念艺术,他都做了大量的收藏。另外,他在1977年到1981年这四年间举办了四次系列展览,分别是“巴黎·纽约” “巴黎·柏林” “巴黎·莫斯科”以及“巴黎·巴黎”,它致力于将巴黎重新置于世界艺术的舞台,与其他艺术之都进行对话。七八十年代,他还在展览上设置了百科全书式的目录索引和作品文献,以及电影海报等全方位的展示,这些举措最终也让巴黎重新走到世界艺术潮流中。

于尔丹“巴黎-纽约”展览图录,里弗斯设计

 程小牧:巴黎的艺术发展模式比较特殊,除了蓬皮杜艺术中心之外,还设立了国家当代艺术基金和大区当代艺术基金。当时的法国领导人希望让巴黎当代艺术去中心化,于是筹办了大区当代艺术发展基金,在23个大区建立当代艺术收藏馆。2000年,卢瓦尔河大区艺术基金建立了自己的场馆。阿基坦区,布列塔尼亚,普罗旺斯等相继建立了地区艺术基金的独立空间。巴黎虽然去中心化,但包括法兰西岛在内的郊区也有艺术空间。

“白夜”活动始于2002年,巴黎市最早提出这一概念,通过通宵免费开放美术馆和画廊,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呈现艺术家的作品,让所有的市民都能参与其中,打造“艺术不眠夜”。后来很多的欧洲城市也效仿,举办“白夜”活动。刚才我们说到河流与城市,最佳的观展路线还是沿着塞纳河的观展路线,最大的美术馆都聚集在塞纳河两岸。另外,在市政厅门口做的一些艺术项目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些大型的装置和行为表演。在夜间河上的效果非常好的。塞纳河穿城而过,从蓬皮杜、奥塞、卢浮宫这个区域一直延伸到东京宫和现代美术馆,这些都是当代艺术很重要的一些场馆。

2023巴黎白夜艺术节 大型艺术装置《RINGdeLUXE》

田霏宇:美国的艺术机构的发展,来自于“镀金时代”以及之后的财富积累的支持,税优政策也提供了间接的支持。但由于美国的国家性质,艺术发展最多从城市层面出发,很难提到国家层面来进行规划。比如,大都会博物馆是在19世纪内战后的工业化进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美国艺术的发展更多靠私人行为来推动,由某一位藏家发起建立,经过时间的积淀,最终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艺术机构。美国的政策对艺术机构支持更多表现在,通过董事会去管理机构,为其筹集资金。

上海有别于中国其他城市就在于,它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开拓文化的新领域,这在全世界都是十分有特色的。比如最近上海的“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探索建筑规划和艺术的边界。类似的讨论也在上海各个分领域进行,最终形成丰富和多元化的文化氛围。所以UCCA Edge落地上海后的地位和角色,并不像在北京UCCA一样处于核心,因为上海的艺术机构没有核心,生态非常多元化。

拉着行李箱就来看展,是苏河湾地处中心的优势

刘畅:整个苏河湾跨越苏州河两岸,处在上海的中心片区,近几年也有非常多的艺术机构集聚在这里。看展的人群也非常的多元,既有专业人士,也有普通市民、大学生、白领,他们都会在这里寻找自己看展的途径和路线。非常多的年轻人会拉着行李箱去看展,他们抵达上海的第一站,就是去UCCA Edge打卡。

一方面,这说明UCCA Edge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扩大了。另一方面,是因为UCCA选址在苏河湾区域,处于上海市的中心区域,方便游客到达。

苏州河两岸,还有非常多的艺术机构。

上个月,全球影像之家Fotografiska的亚洲首馆——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打卡。许多打工人下班后也会去看展。它的一大特色就是以观众体验为核心,使用影像技术呈现艺术作品。同时,开放至深夜11点,除了展览以外还提供餐饮,鼓励观众一边饮红酒、香槟或鸡尾酒一边看展,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文化消费方式。

最近刚刚开幕的suhe haus(苏河皓司)对标香港皇后大道H Queen’s,集聚年轻的策展人、艺术家、画廊,形成了新的艺术生态。

10月21日 Fotografiska亚洲首座影像艺术中心登陆上海苏州河畔

suhe haus 苏河皓司

在苏河湾区域,艺术馆还与很多的商业项目相结合。年轻人到UCCA Edge看完展览,就可以到对面的静安大悦城体验二次元等新潮流文化,或者购买文化周边、聚餐。去年10月新开业的苏河湾万象天地,也引入了许多公共艺术装置,吸引人们前来打卡。

例如,在绿地里的电梯井里,每个季度都会更换新的IP形象,最近的是Molly,大家也称它为“苏河湾新晋CEO”。让艺术融入城市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公共文化的展览和消费中,这是苏河湾想要打造世界级滨水区“艺术苏河”的重要理念。

苏河湾万象天地西里天桥的装置作品

在写字楼里建造高端的当代艺术展馆,这也是非常大胆的尝试。除了UCCA Edge以外,其他分布在苏河湾区域的艺术机构,更多地选址到历史保护建筑中。国外的一些美术馆也会选择有历史沉淀、有故事可讲的空间。如果以UCCA Edge为中心来看,在西面,刚刚开幕的苏河皓司选择了一幢百年建筑,原为中国实业银行仓库旧址,是面积为7000平方的四层建筑;在东边,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选择的是四行仓库的光三分库。这两个空间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建筑风格也极具特色。

苏河湾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还有上海总商会。上海总商会也是上海诞生的第一个商会组织。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就是由上海总商会组织出发的。苏河湾与巴黎的渊源在于,1895年,巴黎上映了全世界第一部商业电影,第二年,在上海苏河湾的徐源放映了中国第一部商业电影。世界一线城市的滨水空间有许多历史性的事件发生,聚集了许多的艺术展馆,推动了整个城市的艺术发展。

静安苏河湾鸟瞰图 来源:上海静安

艺术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上,艺术集聚往往发生在城市边缘的新兴片区或灰色空间。但苏河湾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在上海“一江一河”战略下,苏州河完成了河水的治理,周边的环境有所改善。人们也非常喜欢到艺术场馆参观,艺术场馆旁的水域也能够增加观众的视觉体验。

与巴黎“白夜”类似,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也采取了晚间营业的模式,让艺术融入生活。

国庆期间刚刚闭幕的国际光影节,在苏州河的两岸,采用了最新的光影技术,投射在老建筑物的外立面上,呈现一系列的光影故事。“十一黄金周”期间,有300场光影的演出,吸引了几十万市民参与打卡。

静安国际光影节 总商会光影

田馆在UCCA Edge开馆时提过,艺术总会自然而然地找到城市的边界。艺术和河流是相似的,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开拓,同时也有渗透和浇灌的功能,最终它能够描摹和重塑城市的边界。聚焦到苏河湾区域,我们也希望艺术能够在苏河湾重塑市民生活的便捷,让艺术在生活里开出不同的花朵,创造不一样的体验。

——制作团队

——引导收听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