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呐喊》百年特展: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一百年前的1923年,鲁迅将其陆续发表的《狂人日记》等15篇白话文小说结集出版,并“称之为《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典范之作,并不断被翻译到海外广泛传播,被改编成话剧公演,创作为美术作品。
《呐喊》百年,这当然仍是一个需要《呐喊》的时代。为纪念《呐喊》出版一百周年,12月4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和上海鲁迅纪念馆共同举办的“但见奔星劲有声——纪念《呐喊》出版100周年”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对外展出。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通过124件展品,并结合文献资料,讲述了《呐喊》从创生到汇印成书、刊行流布,再到艺术演绎、传播世界的历程。
《呐喊》1923年初版本
1932年11月,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面前发表演讲
《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典范之作,并不断被翻译到海外广泛传播,被改编成话剧公演,创作为美术作品,收入国民教材,充分显示了这一经典名篇“但见奔星劲有声”的激越与璀璨,和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姜异新表示,“百年前,《呐喊》横空出世于北京,评论率先反应于上海,由北京新潮社初印一千册,到上海北新书局最高印数达48501册,遥遥南北,交相辉映,这一既经典又畅销的新文学出版个案,折射出了上海近现代书籍刊印中心的地位,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新文化中心南移,而后波及全中国的辉煌历程。”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但见奔星劲有声——纪念《呐喊》出版100周年”展览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和上海鲁迅纪念馆共同举办。展览从“《呐喊》的由来”“一发而不可收”“汇印成书”“立此存照”“不隔膜,相关心”五个单元分别展示《呐喊》创作的文化积淀、创作与发表、结集出版、艺术再创作、翻译与传播等相关史实。
《呐喊》的创生
鲁迅说:“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在鲁迅留日时期,他便大量阅读与翻译外国作品,弃医从文后,自费出版《域外小说集》。展览的开端,也正是从鲁迅与文学打交道开始说起。展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展览开端讲述的是鲁迅如何从中外文学中吸取营养,并为书写《呐喊》打下基础。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安特莱夫的小说,《新小说》等杂志上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等,都对鲁迅产生了不少的影响。鲁迅搜集整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等,在1912年任职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并兼任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审核干事时,他评阅大量新制小说,翻译不辍,这些都为其现代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鲁迅拟购德文书目
在展柜中,观众可以看到鲁迅拟购德文书目。那是1906年,鲁迅再次来到东京,大量搜集和阅读外国进步文学作品,而展出的正是鲁迅撰写的拟购德文书目,分别向柏林的希尔格出版社、莱比锡的格辛出版社、托伊布纳出版社、克维勒和迈耶出版社以及哈勒的奥托·亨德尔出版社求购各类图书,包括各国的文学和自然科学书籍127种。
1918年5月,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鲁迅因和老朋友“金心异”(钱玄同)的一场谈话,作了一篇文章,即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这篇现代体式的短篇小说,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显示了新文学创作的高起点,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走向高潮。随后,鲁迅陆续写下《孔乙己》《药》等15篇小说,其中5篇发表于《新青年》。
展厅现场,鲁迅致钱玄同信
展厅现场,陈独秀致鲁迅信
展柜中,观众可以看到鲁迅写给钱玄同的信。那是1919年4月25日,鲁迅创作完成《药》,并于后几天致信,寄上《药》文稿,并请钱玄同鉴定改正标点。边上,则是鲁迅完成《风波》后,陈独秀于1920年8月13日的回信,告知鲁迅《风波》将刊登在《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
展厅现场,鲁迅《〈自选集〉自序》文稿
1918年冬,鲁迅创作完成《孔乙己》,次年3月10日抄录完毕,寄给《新青年》编辑高一涵,发表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这是鲁迅日记中对此事的记载。而1922年1月茅盾(署名“雁冰”)在看过《阿Q正传》四章后,即认为该小说是“一部杰作”,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留下现存最早评论《阿Q正传》的文字。1926年12月3日,鲁迅完成《〈阿Q正传〉的成因》,叙述撰写《阿Q正传》的成因和经过,发表在《北新》杂志上,当期杂志封面由孙福熙设计,绘制了一个拖着辫子的“Q”。
展厅现场,《北新》杂志封面上的“Q”
《呐喊》出版与传播
《呐喊》收入鲁迅1918-1922年间所作小说15篇。其初版本由京华印书局印刷。而1923年6月,《呐喊》被列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付印,8月正式出版,大红封面,封面的文字用铅字排印。初印1000册,序言、目录12页,正文272页,售价七角。据统计,到1936年鲁迅逝世,这本书的正式版本出到了23版。
展览现场
展厅中心十多个方型展柜,罗列了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的《呐喊》版本69种,包括新潮社再版本、北新书局多个版本、鲁迅全集出版社多个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多个版本以及其他各类出版社的版本。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北新书局出版《呐喊》版本。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呐喊》版本。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呐喊》蓉版。
其中,1926年5月出版的《呐喊》为第4版,由北新书局出版,封面上的书名、著者名由原来的铅字印刷改为鲁迅自书隶体美术字。而到了解放后,《呐喊》的封面设计则变得丰富多元,与早期的版本有了很大的不同。
此外,展览也讲述了鲁迅与北新书局发生的版税纠纷故事。1929年8月,鲁迅委托律师向北新讨要积欠的版税。当年8月25日,双方达成协议,北新付清所有积欠鲁迅的版税,鲁迅著作纸版由鲁迅收回,库存鲁迅著作补贴印花。在展柜中,观众可以看到贴有版税印花的《呐喊》。据悉,加贴版税印花的《呐喊》(第13版起)的售价为八角。据悉,在鲁迅生前,《呐喊》最高印数已达48501册。
展厅现场,北新数据账折
展厅现场,为调解周树人与北新纠葛案文件(复制品)
展厅现场,《呐喊》及加贴版税印花
除了国内的出版,《呐喊》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也证明了这一文艺理想的实现。《呐喊》中的第一篇外译作品是周作人翻译的《孔乙己》。《阿Q正传》是翻译语种最多的中篇小说。
《阿Q正传》 俄译本
展览的尾端呈现的正是被翻译至海外的《呐喊》。其中,《阿Q正传》俄译本书名为《阿Q正传俄文版鲁迅短篇小说集》,1929年由列宁格勒激浪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了王希礼翻译的《阿Q正传》,还收入了施图金、卡扎克维奇等翻译的《孔乙己》《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社戏》《幸福的家庭》《高老夫子》等7篇小说。这不仅是《阿Q正传》的第一个俄译本,也是鲁迅作品首次在苏联翻译出版。王希礼在1924-1927年曾以外交官身份派驻中国,期间结识了曹靖华并通过他与鲁迅建立了联系。在翻译《阿Q正传》过程中,王希礼得到鲁迅很多提点。鲁迅应他请求,还为他写了俄译本序言及著者自叙传略。《阿Q正传》俄译本出版后,王希礼立即送给曹靖华一本,还请他将另一本转给鲁迅先生,扉页上写道:“鲁迅留念,王希礼赠,一九二九年八月。”这是鲁迅收到的译者赠书。
《鲁迅选集》
1935年6月,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由日本诗人佐藤春夫、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者增田涉译的《鲁迅选集》,收入佐藤春夫译《故乡》,增田涉译《孔乙己》《风波》《阿Q正传》《鸭的喜剧》等鲁迅作品。两位译者都与鲁迅有过颇多交流。鲁迅认为该书“译得极为出色”。据增田涉所述,《鲁迅选集》畅销“约十万部”。
《呐喊》捷克译本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手稿
1936年6月23日,捷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致信鲁迅,希望鲁迅支持他将《呐喊》中的部分小说译成捷克文出版。7月23日,鲁迅回信给普实克,同意翻译且不要报酬,并为其作序言。鲁迅《〈呐喊〉捷克译本序言》一文撰写于7月21日,表达了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愿望:“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1937年12月,普实克和弗拉斯塔•诺沃特娜合译的《呐喊》捷克译本由布拉格人民文化出版社出版。
鲁迅生前《呐喊》版本
《呐喊》的艺术演绎
《呐喊》出版后,随之而来是其艺术演绎。在鲁迅生前就有不少艺术家为《呐喊》绘图创作。1925年5月22日,《莽原》周刊发表黎锦明画《故乡》人物“豆腐西施”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鲁迅作品插画。1934年,刘岘创作了20幅《风波》木刻连环图画,而鲁迅也对这些插画提出了相关意见。之后,也有不少连环画家,如程十发、顾炳鑫等为鲁迅笔下的人物勾勒形象。
刘岘创作的《风波》插图
顾炳鑫创作的《阿Q正传》插图
程十发创作的《阿Q正传》插图
司徒乔《一件小事》插图
除了美术创作,鲁迅笔下的人物也被搬上了舞台、荧幕。其《阿Q正传》是最早被改编成话剧公演。展柜中,可以看到鲁迅致王乔南的信,所谈内容即《阿Q正传》的改编话题。
1930年11月14日鲁迅致王乔南信
北京陆军军医学校教师王乔南为将《阿Q正传》改编成剧本曾写信征求鲁迅意见。鲁迅在信中回复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1930年11月6日,王乔南将《阿Q正传》改编本《女人与面包》寄给鲁迅,并再次请求授以改编权。鲁迅于同月14日回信同意改编出版印行,并表示:“实在恰如目睹了好的电影一样……它化为《女人与面包》以后,就算与我无干了。”
1931年4月,王乔南将《女人与面包》剧本自费印行,署名“力工”。这是鲁迅收到的作者赠书。
《阿Q正传》改编本《女人与面包》
另外,展板处还列举了鲁迅文章被收入教材的相关话题,这则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百年来,《呐喊》持续不断地发出回响。一代代艺术家心灵契合的再创作,一代代翻译家精益求精的翻译和传播,一代代学者孜孜不倦的学术研究,足以见证其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
展览将展至2024年1月14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