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超级产业链|手记:有为的地方政府,让服务成为最好的招商引资
10年前,沿长宁大道两侧,都是农田和空地,只有通威太阳能和晶澳太阳能两家企业的厂区和员工宿舍。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已经形成“七纵六横”路网结构,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建成运营,中国科技大学新校区、优质中小学、一流医疗机构、城市CBD商圈布局周边,正加快打造“科大硅谷”。
当年任职于合肥高新区经贸局的一位负责人,跟澎湃新闻对比这一前一后的变化时,脸上写满了自豪。
合肥。 图片来源:合肥市委宣传部
站在2023年岁末,回看10年前的2013年,或者让我们将目光回溯至更早的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抑或再回到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2001年,当然,也可以回到那个书写“春天的故事”的1992年……时间不语,但时间见证了所有的天翻地覆、波澜壮阔。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兰小欢在《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地方政府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招商引资不仅是招商局的部门职能,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务,是需要调动所有资源和手段去实现的目标。”
被誉为“最牛风投机构”的合肥,显然是对兰小欢这一观点的深度佐证。从半导体显示产业到集成电路产业,从新能源汽车领域到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积极有为的合肥用实践证明,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而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城市的日新月异,则是对合肥这种积极作为的回馈与奖赏。
通过采访,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合肥光伏产业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政府的“有形之手”,有效与市场机制结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深度参与者”的作用。
合肥市首创“以投带引”模式,发挥金融促进作用。今年以来,国有“基金丛林”规模1800亿元,较2022年年底增资14.5%,通过“母基金直投、参股基金返投、关联基金投资、社会资本出资”的方式,合肥加快招引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项目,先后推动大恒智能能源制造基地、上海电气1GW储能液流电池项目等落地。
统筹实施提信心拼经济系列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减负。合肥想方设法,不断降低企业税费、融资、物流等成本,今年以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60亿元,前三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46.5%、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5.3%。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密开行合肥中欧班列,年内累计发运“通威号”等736列、增长20%。
构建“普惠+专项+一事一议”的多维度政策体系,全力创优营商环境。合肥先后4次修订先进光伏政策,推动政策即申即享、直达快享。加快建设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首批推出极简审批、极优服务等创新举措40多条,合肥市首次跻身营商环境全国城市前10位,政府透明度居全国第5位。
今年年初,淄博烧烤火出了圈。央视主播康辉在《主播说联播》中,解读了淄博烧烤爆红的密码之后总结说,“每一个一夜成名,其实都是厚积薄发”。
一夜成名固然不容易,但更困难的,是一夜成名之后,能否历经喧嚣,依然坚守初心。
这是一个只有时间才能回答的问题。让我们和合肥一起见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