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就基辛格逝世发表署名文章
2023年12月3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南华早报》发表题为《努力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对基辛格博士最好的纪念》的署名文章。纸质版于12月4日见报。全文如下:
我第一次听说亨利·基辛格这个名字是1971年。当时我7岁,在广播里听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会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后来我才知道,这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10年后,我到外交学院上大学,博士的《白宫岁月》是我和同学们的必读书目。他提出的“均势理论”和“小步舞”外交艺术是我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投身外交事业的浓厚兴趣。
毕业后我加入外交部,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对美工作,有幸参与中国领导人同博士的多场会见。今年5月抵美履新后,我最先拜访的美国朋友之一就是博士。在博士百岁寿辰前一天,我前往他在康涅狄格州的家,当面转交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此后,我们曾6次促膝长谈。如今想来,如果能有更多机会聆听他的真知灼见该有多好。
基辛格博士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勤学善思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早在学生时代就写出长达383页的论文,让他的母校哈佛不得不出台“基辛格规则”,将本科毕业论文的长度限制在150页之内。他言语深邃而充满哲理,加上他那独特的德国口音,对记录人员来说,可谓不小的挑战。
深刻的思考造就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彼此隔绝已长达22年,尼克松总统和博士前瞻时代之变,与中国领导人一道打开两国关系大门。卸任公职后,博士继续密切关注中美关系发展,提出两国要共同演进、和平共处。年过九旬,他对尖端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敏锐察觉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为中美开展相关对话合作大声疾呼。
基辛格博士意志坚定。作为一名爱国者,博士首先考虑的当然是美国利益。同时他善于从大视野看待本国利益,以大格局探寻求同存异。他坚信中美和平与合作符合两国和世界根本利益,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为毕生追求。博士说,我把一生中几乎一半时间都花在了美中关系上。
他百余次访华,今年7月百岁寿辰后再次踏上中国之旅。习近平主席专门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设宴款待,这也是当年博士首次访华见到周恩来总理的地方。我至今清晰记得,博士自豪地带我参观他办公室里的“中国角”,讲述他与中国领导人每张合影背后的故事。“我可能会再去中国”,他眼中闪烁着期盼的神采。
尽管百岁高龄,博士仍活力满满,笔耕不辍,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10月底我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晚宴上见到博士,他告诉我当天他身体不大舒服,本来医生建议他别来,但他还是坚持来了。一到了聚光灯下,博士就中美关系侃侃而谈,发表了十几分钟的即兴演讲,用透彻的智慧、缜密的逻辑、风趣的语言博得满堂彩。
博士率性豁达、热爱生活。5月底,我在纽约为他庆祝百岁寿辰,一起吃松鼠鱼、品茅台酒,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北京烤鸭,吃完一份意犹未尽,又不好意思地加了一份。据博士的儿子戴维讲,他父亲的“养生之法”包括德式烤香肠、维也纳炸猪排。我认为还得加上中国美食。
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在旧金山举行历史性会晤,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博士对此非常关心。我从旧金山回来就一直计划再去拜访,不料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我们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让我们跟进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让“旧金山愿景”照进现实,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我想,这就是对亨利·基辛格博士最好的纪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