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硅岛”九州能否成为日本经济新引擎?

2023-12-04 13: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戴二彪

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比大多数人印象中要大,在7个主要发达国家中,小于加拿大、美国、法国,但大于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国土主要由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这4大部分构成,其中的本州(包含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等),长期以来左右着日本整体的经济走向。

不过,日本其它地区也一直在探索有本地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其中的九州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称霸全球时期便有“硅岛”之称,近年该地区形成多个重要产业集群,广受国内外关注。

2022年,九州(7县)的人口和GDP均约占日本全体10%。但是,其汽车生产数量约占全国15%,机器人生产额约占20%,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额更是高达44.6%。特别是2021年10月世界半导体生产巨头台积电(TSMC)宣布在九州熊本县投资(8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92亿元)、建设新工厂之后,国内外投资追随流入九州,日本各界对“硅岛”九州的经济复兴及其对日本相关产业的牵引充满期待。

台积电在熊本县建厂。

九州之所以受到国内外投资者青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邻接亚洲的地理位置。在日本4大地域中,与中国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九州距离亚洲其他国家最近。历史上九州曾是日本和亚欧交流的最重要海上门户,也是日本近代重化工业(钢铁、煤化工等)之发祥地。战后,随着日本对外关系主轴向美欧倾斜以及国际航空运输体系的发展,九州一度失去了其对外交流的区位优势。但是,近年亚洲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九州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回升。

(2) 相比本州等其他地区,今后九州的大地震发生概率较小。

(3)充足的水电供应和工业备用地。九州能提供火电、核电、风能发电等多样充足的电力。除了正常的供水系统,还有许多大型蓄水库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此外,相比三大都市圈,九州的人口和企业密度较低、地价便宜。

(4)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优势。区内已形成日本屈指的汽车、机器人、半导体等相互依存的产业集群,同时邻近世界上最高效的东亚产业链和比日本国内规模更大的亚洲市场。而且,在持续紧张的地缘政治冲突中,九州的断链或被制裁风险相对小于周边国家(地区)。

日本的汽车、机器人、半导体等相互依存的产业集群都在九州。

(5)不断改善的海陆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除了九州新干线的延长、环九州高速道路的建成、枢纽海港的扩建,北九州空港的升级(24小时货运的运营、适用远程国际客机的3000米跑道增建)、其他空港的新建和扩建等,提升九州国际运输条件的大型基建项目相继竣工和上马。

(6)可以期待的专业人才和劳动力供给能力。以国立九州大学为代表的百余所国公立、私立大学和高专能够提供多层次人才。特别是,九州的居住生活费用远低于东京、京都、大阪,因此吸引了大量留学生。其中,福冈县的留学生数近年一直名列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的前三位。

国立九州大学

(7)宜居的环境和丰富的观光资源。九州既有现代城市,也有山、海、温泉、田园乡村、古镇、特色美食、珍贵人文古迹等观光资源。2012年以来,九州的中心城市福冈市成为日本主要城市(20个政令指定城市和东京中心23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也是入境游客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前景提升了九州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8)日本政府与九州各地对招商引资的大力支持。除了公共投资方面的援助,在推进台积电投资九州过程中,日本经济产业省(部)发挥了主导作用(包括谈判安排、数千亿日元的配套投资、以及对相关产业的集群诱导等)。

九州能否成为日本经济的新引擎?笔者认为:经济引擎必须是链接广域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空间格局下,九州地区利用时机,正在构筑吸引各种经济流的地域优势,九州已有条件成为日本经济新引擎。

与此同时,应当指出:海内外投资家青睐九州固然有当前全球背景下地缘政治因素助力的影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九州要真正成为能够牵引日本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迅速扩大的产能必须有市场消化。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远大于九州的境外市场支撑,亚洲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良好的中日关系必不可少。

(作者为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教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