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詹丹|教学不是教正确的废话——从语文名篇《小马过河》谈起

詹丹(上海师范大学光启语文研究院)
2023-12-04 11:50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中国童话故事中,《小马过河》可能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该作品一般选入低年段的小语教科书,教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生字难词的识记,其二是具体故事情节和艺术形象个性的理解,其三是对故事中呈现道理的思考,也就是“动脑筋”问题。而恰恰是关于其中的“动脑筋”,如何引导学生贴着文本进行思考,不是凌空蹈虚地获得一些教条性结论,还是有较大的探讨空间。

为讨论方便计,这里先把故事主要内容概况如下:小马按照妈妈的吩咐,把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向周边动物打听河水的深浅,老牛说很浅,而松鼠说很深。小马不知如何是好,就转头回去问妈妈,接下来的文字,也就是文章的最后部分是这样的: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语文教材里的《小马过河》

从文章本身看,妈妈对小马的叮嘱,关于他该不该过河,涉及了“动脑筋”和亲身“试一试”两个不同方面。可惜的是,当小马听完了妈妈的话重返河边时,显然忘记了“动脑筋”这一重要环节,不顾松鼠的再次阻拦,直接下河。这样,当他蹚河到对岸,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其实是带着冒险性质,甚至可以说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去进行验证。虽然自身“试一试”能够不为别人的说法所左右,能够发现事物的真相,用传统的说法是,实践出真知,但有些事情却未必需要试一试,有些事情也不该去试一试。试了,真相是有了,是留给别人了解的,而对自己来说,可能是把性命赔上了,就像松鼠的同伴曾经被淹死。

也许我们不妨假定,当小马妈妈让小马过河去磨麦时,其实已经预判了这河水是浅的,不会成为小马过河的难题。但当妈妈的说法被小马归入老牛的同一种说法时,其跟松鼠说法形成的对立,使得小马感到为难,已经不是简单的无需动脑筋而只需要听话、听妈妈的话没错的问题(否则,自身去试一试的意义仍然会在听妈妈的话的前提下,打上折扣的)。这里,是把一个需要小马动脑筋的问题,抛到了小马的面前,即从自己的身高来考虑,到底老牛的话还是松鼠的话更具有参考价值。遗憾的是,课文结尾部分,关于小马过河一段的处理,却粗心大意地略过了“动脑筋”环节,而使得行文的逻辑推进,留下了一个大的漏洞。

当然,课文本身的漏洞,这种对动脑筋问题的忽视,有时候是可以借助于教科书中附于课文后面的思考题来加以补救的。

我手头的这本教科书(为2018年版),在课文后面附录的第三题用四句有关故事理解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动脑筋设计了推进的路径。这第三题的具体内容是:

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

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对此,被不少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奉为金科玉律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提示和参考答案,即:

第三题列举的每一种说法,教师要提醒学生先思考,然后发表看法,再说说理由。第一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老牛高大,河水刚没大腿,很容易蹚过河。对于老牛来说,河水当然很浅。而松鼠矮小,他亲眼看见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对于松鼠来说,河水当然很深。所以说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的话,不是撒谎。第二种说法正确。不清楚的事应该向别人请教。第三种说法正确。因为别人的经验有时只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发表看法: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小马只有自己尝试后才能知道。第四种说法错误。别人说的话是对还是错,要动脑筋想一想。很多时候别人说的话是对的,不能一概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可信,也不必什么事都得亲自尝试。

细细分析设计的问题,特别是相应的答案,却发现并没有弥补教科书本身的漏洞,乃至在一定程度上还给教学带来了理解的混乱,下面我就来解释一下。

绘本《小马过河》,彭文席/原著 陈永镇/画,贵州人民出版社·蒲公英童书馆,2013年9月版

相对来说,有关第一种说法的分析,最为详细,答案也比较靠谱。但是从分析第二种说法开始,就开始思路混乱起来。

对教科书题目上的第二种说法“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教学用书”给出的答案和理由是“第二种说法正确,不清楚的事应该向别人请教”。这里,教科书给出的说法中所谓“向很多人请教”和参考答案“向别人请教”不是同一个概念,其理由属于答非所问。因为题目中提到“向很多人请教”,往往会带来说法不一的结果。具体到小马过河,就有应该过河还是不该过河的两种结论,如果小马在没请教前,也有过河或者不过河的犹豫,那么其请教后获得的两种矛盾判断,跟自己开始的犹豫心态区别在哪里?如果实质没有改变,其请教的意义又何在?或者说,答案所谓的“正确”又体现在哪里?这才是让人纠结的地方。提供的回答不从这里着手思考,给出一个大而无当的正确废话作为理由,实在欠妥。

再看关于第三种说法的分析,虽然《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跟第二种说法同样正确,但给出的理由一样令人困惑。分开来看,两种笼统的说法似乎没问题,但两种说法结合,特别是结合小马过河的具体语境,不禁令人疑惑:向别人请教的意义究竟何在?是为了过河?还是仅仅为了自己过河后再来验证,别人的说法与自己试下来的经验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差别又在哪里?从文中的结果来说,似乎是后者。特别是,当《教师教学用书》强调,别人的经验有时只适合别人的话,那么动脑筋的关键,恰恰要区分,别人的经验有时适合有时不适合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而这样的分析,又是“教学用书”缺乏的。

最后看对第四个说法的分析。参考答案提出了“动脑筋”的要求,但与对第三个说法的分析一样,都是抽象地讨论了“别人的话”是对还是错的问题。提出的观点是:很多时候别人的话是对的,就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尝试,这样的观点看似正确,其实又是抽象的,甚至是教条的。因为这样的观点恰恰忽视了,《小马过河》中,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的话,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从各自立场出发,具有相对的、主观的、也是片面的正确性。那么,如何让这种相对的正确性成为适合小马的行动依据,或者说,如何将否认老牛和松鼠是在撒谎的第一种说法跟此后的说法形成逻辑推进的关系,在小马过河前,形成一个相对小马来说,河水究竟是深是浅的大致预判,让妈妈叮嘱小马“动脑筋”的话,真正落实到位,才是需要在题目设计中引导学生思考的。

尽管《教师教学用书》把这个故事的意义,总结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实际上,“动脑筋”的问题,无论在课文本身,还是相关的问题及其参考答案中,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其实,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的整体编排看,文章的组合虽然没有给出“单元”这样的名称,但在目录页用空行隔开而相对成组的,一共有三课,就是第12课的《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第13课的《画杨桃》和第14课的《小马过河》。可以发现,这三篇课文涉及的文章内容,都是在叙述,人和拟人的动物行动是如何受制于自身的思维方式的,而且,最初也都有一些思维误区表现出来的行动失误或者延宕。特别是两篇现代故事《画杨桃》和《小马过河》,需要动脑筋的指向性,是十分接近的。

《画杨桃》

《画杨桃》作为《小马过河》的前一篇课文,似乎可以看作理解后篇思维方式的一个铺垫。该故事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根据自己座位角度看到的形状,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后来老师让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同学们真切地感悟到从这个角度看出的杨桃,跟他们看到的确实不一样。据此老师启发同学们:“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从特定角度看杨桃,看出来的杨桃呈现为五角星形状,固然是一种主观,但这种主观,又是以“我”知道杨桃的客观形状为前提的。这样,发现并呈现自己的一种主观观察,反而成了对特定角度、特定情境的一种真切理解,同学们不理解这种“主观”,反而成为一种局限。他们是以通常的对杨桃的相对客观的状态认知,来嘲笑“我”的主观,由此构成客观与主观的对立。而老师恰恰是让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位置,让他们发现“我”的主观角度,从而让他们固守的那种“客观”,反而成为一种“主观”。由此让我们恍然,理解事物所处的特定语境,理解我们自身的主观,其实就成了对思维主观的一种克服。

由此推进到对《小马过河》这篇文章的理解,老牛、松鼠和小马对过河的经验,最终都是一种主观,关键同样是,如何理解发生这种主观的原因,并如何把别人从主观立场出发看似正确的多种判断综合起来,提升出来,从而形成渐渐接近客观正确的判断,这样就对每一个身处其间的人或者说拟人的动物,有了相应的行动参考价值。

不无遗憾的是,不论教科书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设计,还是《教师教学用书》的课文分析和附录的教学设计举例,都没有自觉地把《画杨桃》和《小马过河》从“动脑筋”的角度联系起来。尽管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画杨桃》的意义,是从“老师针对我们的教育,还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来总结的。既然提到了“许多事情”,把现成的下一课自觉地联系一下,本来不是水到渠成的吗?

更为遗憾的是,当我这样的想法被有些所谓的教育专家了解后,他们提出的一个看法是,教材或者《教师教学用书》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和不足,不正是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来弥补吗?这不正是给了一线教师大显身手的机会吗?

唉,叫我说什么好呢!编教材的,或者写《教师教学用书》的,常被认为是教师中出类拔萃的,而一线教师的水平相对来说似乎要比他们低许多。一线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把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奉若神明,即使个别有能力的人发现了其中问题,也很少会提出质疑,甚至不被允许去质疑,更不用说在教学中去改进它。所以提出所谓等待教学去改进、让一线教师大显身手的想法,不过是不愿意或者不敢直面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缺憾的一种借口,或者可以用鲁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补记:

最新版《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答案中,提到了安全教育的话题,这是很好的改进。同时,最新版教材设计的思考题第二题又把“向很多人请教”改为“向老牛、老马请教”,这样的表述也更准确。但动脑筋缺失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改变,尤其是松鼠和老牛、老马认知冲突的关键点没有在相关答案中得到实质性的处理,依然是令人遗憾的。

    责任编辑:顾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