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病”考验治理效能,“城市梦”检验城市文明

2023-12-07 1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高明勇 | 政邦智库理事长

11月28日,我看到一则新华社的报道,自2024年开始,我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找出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

看完报道,我本能的第一时间“收藏”,这也是个人习惯,对于长期关注的话题,会随时开启“思维雷达”,一旦发现相关素材与灵感,及时收藏,定期消化,碎片化搜集,系统化输出。关于城市问题,我这些年还是比较关注的,也是政邦智库的研究重点之一,不管是工作内容,还是个人兴趣,都投入了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

既然是“关注”,就涉及到关注什么,如何关注的问题。就这些年的过往经历来看,可以简单分为两块,一个是解决“城市病”,为了让生活更舒适,一个是追求“城市梦”,为了让生活更诗意。一个涉及到城市的硬实力,一个是涉及到城市的软实力,前者解决得好,可以让城市更强大;后者解决得好,可以让城市更伟大。

记得2018年初,我在凤凰网评论频道策划了一个2017年的年终专题——“看不见的城市”。其中我自己也写了一篇,从“公共之城”的视角,指出《户籍管控思维难解“大城市病”》。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在谈及2020年发展目标时,描述是:“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在谈及2035年发展目标时,描述是:“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在谈及2050年发展目标时,相关描述已经消失。这至少可说明,根据这一时间表,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治理“大城市病”的顽疾,将成为北京这座城市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可以说,“城市病”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还是。

政邦智库理事长,国传委顾问高明勇先生做了《城市软实力:通往国际化品牌之路》的主题演讲,提出了城市打造软实力的方法和实战案例。

与此同时,“城市梦”也是我这几年的关注重点。不久前,由中国广告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3中国品牌国际化论坛在厦门举办,作为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顾问,我受邀作了一个主题演讲,题目是《城市软实力:通往国际化品牌之路》。参会嘉宾有不少城市的政府官员,包括宣传、文旅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这个场合,其实很多人更关心的问题是,城市品牌如何制造国际化影响?

参加论坛公开演讲,一方面有机会分享我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主要思考,以及日常调研的成果,同时,借论坛与各方人士互动交流,了解别人的看法,得到有效反馈,也算是一种调研。

“城市软实力”,我认为已经成为一种“城市梦”,“城市品牌” “城市形象” “城市营销” “城市传播”等议题,不过是“软实力”的一种表现。而“城市软实力”,虽然概念叫响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在实践层面早已长期存在。近的来说,上海、济南都已从实质上推动,并且效果显著。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其“软实力”是如何在国际化的层面展开的,有哪些秘诀?我梳理了长安(西安)、洛阳、广陵(扬州)、汴梁(开封)、临安(杭州)、元大都(北京)、吐鲁番、泉州等城市的品牌国际化历史轨迹,发现四点关键共识:政治上的“开放自信”,经济上的“贸易繁忙”,人口上的“人口占比”,交流层面的“文化融合”。

从现实层面看,有一个维度可以参考,就是绝大多数城市都明确自己的“城市精神”。比如北京的“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上海的“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天津的“爱国诚信 务实创新 开放包容”,广州的“务实 求真 宽容 开放 创新”,南京的“厚德载物 刚健文明”,郑州的“博大 开放 创新 和谐”,西安的“求实务实 开明开放 包容宽容 创业创优”,苏州的“崇文 融合 创新 致远”,等等。

此外,像深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深圳报业集团举办了“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评选活动。一些耳熟能详的“深圳金句”印象深刻:“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敢为天下先”等,还有“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来了,就是深圳人”等。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城市品牌国际化现实逻辑的四点关键共识:开放、包容、融合、规范。换而言之,“国际化”也是城市在当下的“理想/梦想”之一。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战略的展开,城市品牌国际化的未来趋势,则是从“个体化”到“区域化”,从“双城记”到“一体化”,通俗的说,城与城之间,经济上多了一些联动性,品牌上更加凸显个性化。

这种情况下,研究城市,不仅仅要关注“城市病”,更要关注“城市梦”,这些都关系到城市角色的重新定位。“城市病”考验治理效能,“城市梦”检验城市文明。面向未来,“软实力”将是城市品牌的硬道理,需要相对科学的指标体系去考量。

历史性认知、关键性共识、趋势性分析,是今天研究城市的思考基点,如何提升,我在演讲中简要介绍了政邦智库的“城市软实力”金字塔模型。在演讲结束后,不少人找到我,询问如何才能做到快速有效提升?

我说,所谓“城市软实力”金字塔模型,其实是“十度思维”,即地理宽度,历史厚度,角色热度,人口密度,教育气度,传媒弧度,文化温度,治理精度,链接浓度,决策高度。短时段内要立竿见影,当然是升华竞争优势;中时段要营造氛围,运营比较优势;而长时段则要转化绝对优势,夯实基础。

城市运营很多时候与主政者有莫大关系,包括能否在更大范围达成顶层设计理念的共识性,能否导入更优质的资源合作,夯实治理精度、凸显链接浓度、提升决策高度,都会有立竿见影之效,催发“观念的力量”。

总之,研究城市,不能忽视“人”的因素,人是最美的风景,人是最好的传播,人是最润的品牌,同时,人是最基本的源泉力量,人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人是最关键的检验标准。(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