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没落叶时不扫,见了落叶反而要扫,“落叶不扫”如何更好?
本文图片均为上观新闻 图
秋来,叶落,申城街头再度迎来最美落叶季。
11月16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公布今年全市41条“落叶不扫”景观道。这些景观道从11月17日开始陆续实施“落叶不扫”,最晚至12月20日结束“落叶不扫”,具体每条景观道路的“落叶不扫”时间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2月1日,申城的“落叶不扫”进入后半段,有19条景观道已结束“落叶不扫”。
然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有许多“落叶不扫”景观道“踏错了节奏”:道路两侧的色叶树还没开始落叶甚至“头发”都还绿着,就已启动“落叶不扫”,而到了色叶最多彩且大规模掉落时,“落叶不扫”却已早早结束。
启动、结束都太早
如果要在深秋的上海找一条银杏“黄金大道”,总长超过2公里的虹口区四平路(海伦路至大连路)堪称“一哥”。感知冬意,数百棵银杏纷纷将“头发”由绿变金,蔚为壮观。
11月30日,四平路上的银杏状态正佳,大多数银杏的枝干上挂满了金灿灿的叶片,且牢牢攀住枝头,掉落在道路上的不多。
四平路上的银杏正金黄 陈玺撼摄
可根据11月16日公布的“落叶不扫”计划,11月30日竟是四平路“落叶不扫”的最后一天,这意味着今年许多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将错过一年一度的“黄金地毯”,12月起,即使大批银杏叶从枝头掉落,也会马上被尽职的环卫师傅清扫掉。
黄浦区的思南路(复兴中路至建国中路)是许多喜爱“法国梧桐”的市民游客深秋必来的“打卡点”,11月30日,道路两侧悬铃木绿色“头发”的占比约为三成,七成叶片已局部或全部转为黄色、棕色,道路上的落叶已铺成一层厚厚的地毯,一些孩子兴高采烈地在上面奔跑玩耍。
在思南路上取景的摄影爱好者表示,枝头有多彩的色叶可赏、脚下有叶毯互动,按照往年经验,这种“最佳状态”可以再持续一周左右。但记者了解到,11月30日同样是思南路“落叶不扫”的最后一天。
思南路上的悬铃木正值观赏期 陈玺撼摄
思南路上的悬铃木“地毯” 陈玺撼摄
11月30日、12月1日,记者分别走访长宁区的龙溪路(虹桥路至剑河路),闵行区的南辅路(莘东路至莘凌路)和莘凌路(莘沥路至莘谭路),虹口区的溧阳路(四平路至四川北路),也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落叶不扫”过早结束的问题,明明道路两侧的色叶植物刚进入最佳观赏期,落叶不多,仍选择在12月前结束“落叶不扫”。
龙溪路上的无患子十分迷人 陈玺撼摄
龙溪路上的无患子十分迷人 陈玺撼摄
除了“早退”,上述大部分道路还存在“落叶不扫”启动太早的问题。11月17日,记者走访发现,这些道路两侧的色叶植物还处于变色前的“绿油油”状态,落叶很少或没有,却已经启动“落叶不扫”。
获得感在于人为
叶片变色、掉落的过程和原理比较复杂,但并非一点规律都找不到。
气候是影响叶片变色及掉落的主要因素之一。上海植物园高级工程师王玉勤介绍,叶绿素使叶片显绿色,除了叶绿素,叶片中还有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当秋意渐浓,叶绿素逐渐降解,原本处于弱势的类胡萝卜素就显现出来,使叶片变黄。
时间推移,类胡萝卜素又容易被一种叫单宁酸的物质氧化破坏,叶片变成棕色、枯萎,迎接即将到来的生命终点。
国晓路上的鹅掌楸落叶 陈玺撼摄
桂江路上的银杏落叶 陈玺撼摄
另外,秋冬季节的低温使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使花青素大量合成,花青素含量的提高让叶片呈现鲜艳的红色。
叶片变色的过程也是植物回收营养物质的过程,随着风力加大,失去营养逐渐枯萎、根基不牢的叶片就会飘落,但由于每片叶子在位置、大小、重量、接受信息素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掉落的时间以及掉落时的状态也有差异。
“仅从上海植物园色叶植物的物候记录来看,近年来多种植物的确有变色、落叶延后的趋势,集中在11月下旬至12月。”王玉勤认为,近年来夏季的异常炎热和深秋时节冷空气的“不给力”可能是拖慢叶片变色、落叶的原因。今年悬铃木叶片大多没变颜色就已焦枯掉落,也与夏季的高温、干旱脱不开干系。
路面上悬铃木干枯的落叶 陈玺撼摄
路面上悬铃木干枯的落叶 陈玺撼摄
多条道路实施“落叶不扫”期间难让市民游客有获得感,更多原因在于人为因素。
如果在实施“落叶不扫”前,能够跑一跑现场,眼见为实后再判断,能够倾听长期在相关路段进行道路保洁的环卫师傅的“经验谈”,又或者留出一些时间关注并记录“落叶不扫”前一段时间的气象等信息,想必找出更合理的实施方案并不难。
让“落叶不扫”更好
“落叶不扫”,顾名思义,就是不去破坏落叶形成的自然风景,但也并非任由其杂乱铺陈,环卫工人每天会对景观道路进行精细化保洁,通过人工捡拾等手段,控制落叶总量,确保无隔夜或被污染的落叶滞留路面,让市民能够享受到纯粹的落叶美景。
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海真保洁分公司清道班的环卫师傅捡拾树叶“地毯”里的垃圾 陈玺撼摄
2012年底,闵行区环卫部门最早试点在莘凌路保留落叶,为市民和摄影爱好者保留天然美景,赢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也因影响交通、卫生、安全等问题引发一些争议。
从2013年起,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开始推动各区在符合条件的道路上施行“落叶不扫”。时至今日,坚持多年的“落叶不扫”得到了市民游客的普遍好评。
南辅路的秋色“地毯” 陈玺撼摄
南辅路秋色 陈玺撼摄
但一些区域实施“落叶不扫”多年后,出现了“疲态”——交差了事,根据往年经验,想当然地认为没有变化,“一刀切”地制定时间。
查看今年的“落叶不扫”道路名单,不难发现,不少道路近几年在实施范围、时间等方面没有进行任何调整。但同时,有不少道路实事求是,不断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去改变。
今年,杨浦区的国晓路(江湾城路至淞沪路)、清波路(江湾城路至政和路)就将“落叶不扫”的时间推迟到12月1日至15日,避免再度出现“没落叶时不扫,见了落叶反而要扫”的尴尬。
清波路上的栾树叶,搭配果实,像一个猴脸 陈玺撼摄
国晓路上的鹅掌楸 陈玺撼摄
普陀区的几条道路连续3年微调“落叶不扫”时间,从2021年的11月20日到2022年的11月25日,再到今年的11月27日,“落叶不扫”启动得越来越晚。
除了水泉路(富水路至新村路)上的重阳木表现不佳,大批树叶还是绿色时就已掉落,其他3条主打悬铃木的道路的最佳观赏期与调整后的“落叶不扫”时间契合。
桐柏路的悬铃木“地毯”十分厚实 陈玺撼摄
桐柏路的悬铃木刚进入状态,地上已积起一层厚厚的树叶 陈玺撼摄
“表面上看,‘落叶不扫’似乎是市容环卫部门的事,但其实离不开绿化部门的支持。”杨浦园林绿化建设养护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杨丽表示,今年公布“落叶不扫”前,区环卫部门就和其他多个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听取了绿化、气象等多方面专家的意见,“其实绿化养护是否得当,与叶片变色、掉落的时间也有密切联系,我们一年对两个路段上的500多株色叶树施三次肥,发现它们‘吃饱喝足’后好像更抗冻了,最佳观赏期有所延长。”
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表示,考虑到每年最适宜“落叶不扫”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很多客观因素,所以打算对秋色景观道路和落叶景观道路的物候进行详细记录,为来年制定新的“落叶不扫”方案提供精准参考,“公布方案并不是结束,我们会随时更新信息,在叶片颜色最美丽、落叶最有规模的时候告诉市民游客”。
此外,徐汇、闵行等区绿化市容部门回应记者称,打算根据市民游客的喜好,比如更喜欢什么颜色的树叶,又比如觉得哪些树叶更适合当“地毯”,调整部分秋色景观道路上的植物种类和配比,让“落叶不扫”变得更好。
今年上海41条“落叶不扫”景观道名单
(原标题为《没落叶时不扫,见了落叶反而要扫,“落叶不扫”如何更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