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回到核事故前的“读秒”现场——《切尔诺贝利》(增订版)上市

2023-12-02 19: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最权威的史学作品”

贝利·吉福德奖、普希金之家俄罗斯图书奖双料大奖

豆瓣2020年度历史文化图书

乌克兰史顶级学者核心作品

国内畅销20万册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增订版全新上市!

※本书看点※

01|历史学家与事件同时代人的双重写作

作者沙希利·浦洛基教授生于苏联、成长于乌克兰,成年后又远赴美国,成为世界一流学府教授。他曾以一位苏联普通公民的身份,经历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等苏联晚期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使他得以掌握俄语、乌克兰语一手档案资料,并能够以“历史学家和事件同时代人的双重身份”进行写作。

也因此,本书避免了东欧史、苏联史领域常见的东西方立场问题,而以全球视野审视该事件,“观点相对客观平衡,提供了有关苏联、俄罗斯、乌克兰的西方其他著作往往忽略的视角”(王缉思),并让“他的很多作品不仅在西方国家、包括乌克兰在内的东欧国家受到好评,也得到了俄罗斯的认可”(赵会荣)。

02|新解密档案讲述完整的灾难故事

本书运用乌克兰已解密的克格勃档案,从官方视角展现了全面的事故图景和更多关键细节,从莫斯科高层到核电站管理人员,从事故前的种种导火索到事故治理的方方面面,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

03|感人至深的叙事,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

作者采访了大量事故亲历者,并用文学化的叙事笔触进行讲述,为这起事故增添了几分悲恸和令人动容的英雄主义,也使本书“既具备政府整体决策、统筹与综合治理的宏观视角,也兼有来自不同阶层人物的多个维度的微观视角”(许海云)。

※新版增值点※

01|作者亲笔撰写中文版序

本次增订特别邀请作者亲笔撰写中文版序。在序言中,浦洛基教授为中国读者介绍了《切尔诺贝利》等五部即将在国内翻译出版的作品,并深刻阐述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和历史观。

02|全面修订译文,增加历史图片图表

除了修订原译稿,本书还增加了二十余张事故前后的历史照片,以及相关数据图表,以最直接的方式让你“看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全过程。

03|附赠出场人物、事故解析图表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起因、发生和治理漫长而复杂,全书更涉及400多个人物,故本次增订附赠主要人物关系和事故解析图表,力求以最简洁的方式,帮助读者厘清事故复杂的过程。

04|40余位专家导读

本次增订随书附赠专家导读本。我们邀请了包括陈波、冯玉军、贺照田、吕一民、孙歌、王缉思、张杨、张蕴岭等40余位国内著名学者从更多角度对本书进行了解读,希望帮助读者理解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更多细节。

人类再次被英雄主义救赎

许多科学家现在都担心会发生新的爆炸,此外还潜在另一种危险——“中国综合症”,即堆芯熔毁。此前有一部电影曾以此为名,这部电影由迈克尔·道格拉斯制作,杰克·莱蒙、简·方达和道格拉斯本人担纲主演。电影于1979年3月在美国上映,1981年登陆苏联院线。影片的名字源自在核科学家之间流传的一则关于核反应堆堆芯熔毁的玩笑,讲的是破损反应堆释放的放射性燃料能烧穿地壳,穿越地心,出现在地球另一面——中国。影片中最忧虑的情景是放射性燃料到达地下蓄水层。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有些科学家担心反应堆释放的辐射会污染第聂伯河流域,并最终污染全世界的海洋。这不仅是一场地域性灾难,甚至不仅是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灾难,而将成为一场全球大浩劫。

除谢尔比纳外,戈尔巴乔夫还把政府委员会首席科学顾问勒加索夫请来参加政治局会议。勒加索夫5月5日一早飞抵莫斯科,在去克里姆林宫之前,他来到自己的研究所,“洗净”自己所携带的辐射后,又在家中停留片刻,尽力安抚了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一直很担心他,因为勒加索夫和其他人一样,都不能从切尔诺贝利往外打私人电话。克格勃采取的这项安保措施意在防止事故信息外泄,因此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无论是赫赫有名的学者还是普通工人都要遵守这项规定。

勒加索夫于上午10点来到克里姆林宫,随后被带往核桃厅——自斯大林时代起,政治局会议都在这个厅召开。所有参会者都在思考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措施。勒加索夫后来回忆,戈尔巴乔夫“随即说道,他此刻并不想对事故进行追责,也无意于搞清事故原因。他关注的是事故的发展态势,以及该采取什么必要的,或者额外的措施来应对当下的情况”。经过讨论,政治局发布了一则声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规模较大,后果复杂,所采取的应对之策数量有限,力度不足,与实际情况并不匹配。”随后,戈尔巴乔夫命令所有人都回去继续工作,但究竟怎么做才能明显改善情况,无人知晓。

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智囊都十分迷茫。此前采取的措施没有起到效果。事故发生几小时后灌入反应堆的水已使得下层被完全淹没,如果反应堆四分五裂或基座熔毁,将可能引发一场更猛烈的爆炸。许多人现在认为此前将沙子和铅投入反应堆内的方法,不但使反应堆内的温度升高,还增加了爆炸发生的可能性。谢尔比纳试过了诸多方法,但都无济于事。此刻,黔驴技穷的谢尔比纳不能在切尔诺贝利地区过多逗留了,否则他的身体健康将面临更大威胁。于是他被命令留在莫斯科,等待接受治疗。

切尔诺贝利事件善后工作的担子转移到了伊万·西拉耶夫肩上。时年55岁的西拉耶夫,头发灰白,他是苏联政府的副总理,也是未来俄罗斯政府的领导人——1991年8月他将与鲍里斯·叶利钦一起抗衡俄罗斯议会政变领导者。西拉耶夫处事冷静、沉着自信、行事高效,他于5月4日接替谢尔比纳成为政府委员会的临时主席。虽然像谢尔比纳这样的高层都被他人取代了,但科学家的角色却是无法替代的。西拉耶夫急需科学建议,便又将勒加索夫召回。于是,勒加索夫仅在首都待了几小时后就又返回了切尔诺贝利。

西拉耶夫希望通过清除四号反应堆下方的放射性水源来降低爆炸发生的可能性。这使人们想起灾难当日那可怕的场景:操作员向反应堆上浇水以避免其破损,但为时已晚。于是消防员们又被调来前线,这次需要用他们的设备将地下室的水都抽出来。反应堆下方约有2万吨被放射污染的水,并且水温在不断上升。科学家对这个办法表示认同,勒加索夫回忆:“我们担心熔化的燃料会混入水中,产生蒸汽,进而向外释放出更多的辐射。”

想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通过被水浸没的地下走廊,打开阀门。勒加索夫记得:“想要接近水池真是难如登天,之前人们试图用水来冷却反应堆,于是这里现在布满了水。水位很高,水里的辐射也很高——有一次,我们在某个地方测得水中的辐射值达到了每升1居里。”这项任务无异于自杀,西拉耶夫心里也很清楚。于是他决定向工作人员提供激励,在获得莫斯科领导层的同意后,他承诺向愿意承担这项危险任务的人提供奖励,奖励包括向本人及其家属提供免费车辆和公寓。

熟悉核电站布局的操作员率先站了出来。三位身着潜水服的工程师下潜至被淹没的水池阀门前,随后打开阀门,让受污染的水流入了调节箱,之后消防员就能将水从那里抽出来了。勒加索夫回忆起,当此次任务的一位执行人在公共集会上被授予金钱奖励时,他的表情极为复杂。“我注意到那个男人的面庞,一方面,他为自己能在异常险峻的情况下完成这项艰巨任务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他揉搓着口袋里的那笔奖金,仿佛那不是奖金而是烫手山芋——他们无法拒绝这笔奖金,但同时物质奖励让他们并不舒心,事实上,当时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处理事故的善后工作,他们倾心尽力,所图的不是任何奖励,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所幸,做出英勇事迹的三位工程师并没有因此牺牲。

四号反应堆下层的水被清除后,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幅降低了,但地下水辐射中毒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放射性水可能会流入第聂伯河流域,接着流入黑海、地中海,并最终汇入大西洋及其他海洋。《圣经》里曾预言一颗名为苦艾的星星会像火把从天上落下来,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江河将化为苦水,水将有毒。而这次事故就可能会导致类似的后果。科学家们都希望将放射性物质从地下水层中清除出去,但究竟该如何行事,众人各执己见。

勒加索夫认为当下最大的威胁来自反应堆下层抽出来的放射性水,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它们可能会流回地下。因此他建议安装过滤器将水净化,并且这个建议已经付诸实践。5月4日,军方开始抬高普里皮亚季河及其他河流的堤岸,并用化学手段来防止由降雨带来的放射性颗粒渗入河流水系。长路漫漫,此行艰难,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叶夫根尼·韦利霍夫院士是勒加索夫的一位同事,他于5月初来到切尔诺贝利。他有着不同的想法,他认为最大的威胁是过热的反应堆会一直熔穿至地下水层。因此他建议冻结反应堆下方的土壤促使反应堆冷却,并在反应堆基座下方搭建混凝土平台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勒加索夫对此表示怀疑。两种不同的意见让政府委员会的新任负责人西拉耶夫很困惑,他不知道该采纳谁的建议。

新的政府委员会总部驻扎在切尔诺贝利以南50公里处的伊万科夫城里,勒加索夫和韦利霍夫同处一室,但并没有更多的交流, 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同事,更是竞争对手。勒加索夫是研究所的第一副所长,一位训练有素的化学家,他的地位比韦利霍夫要高。韦利霍夫是一位专攻热核反应堆的物理学家,是研究所诸多常务副所长中的一员。他虽然只比勒加索夫年长一岁,却比勒加索夫早七年成为苏联科学院的院士,并于1978年起担任苏联科学院副院长。

1979年,一颗小行星以韦利霍夫的名字命名,1985年他被授予苏联最高荣誉——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金星奖章。虽然勒加索夫没获得过如此殊荣,但他的国家十分需要他。事实上,勒加索夫认为西拉耶夫之所以把他召回就是想让他来制衡韦利霍夫。

据韦利霍夫回忆,他是在事故发生后第四天,在偶然的情况下,被派到切尔诺贝利的。在雷日科夫召集的头几次政治局会议中——那几天,政治局每天都要召开会议来协调苏联各部门做好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善后工作——韦利霍夫也参加过一次。韦利霍夫当时参会是为了替他的美国朋友弗兰克·冯·希佩尔来向政治局提供建议的。冯·希佩尔既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也是美国科学家联合会主席。1945 年,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成立了该联合会,意在通过科学力量促进和平与安全。在听说了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冯·希佩尔发电报给韦利霍夫,建议政府向儿童提供碘化钾药片。韦利霍夫把这则电报带到了政治局会议上,他回忆道:“雷日科夫告诉我,曾到过切尔诺贝利的人,包括谢尔比纳和勒加索夫,都服过药片,所以他们就无须再担此重任了。”于是韦利霍夫被派往切尔诺贝利帮助控制局势,而其他人准备暂时休息一下。

到了切尔诺贝利之后,韦利霍夫决定谨慎行事,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便不做决定。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越来越担心反应堆的活性区域会烧穿地基,直至地下水层。勒加索夫不认同他的想法,认为韦利霍夫的担心毫无依据——或许他看太多美国电影了。勒加索夫认为反应堆不会一直烧到底层,他回忆:“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微乎其微,但韦利霍夫坚持要在反应堆基座的厚板下再铺一层混凝土板。”韦利霍夫从未公开质疑过勒加索夫的建议,但其他人曾有过。尤里·安德烈夫负责降低核电站的活性,他后来认为勒加索夫“一直在积极地安装过滤器来清除水中的放射性核素,但他却没想过要确认有多少核素是可以在水中溶解的。他不了解核工程学,一直在做无用功。韦利霍夫对反应堆多少还有点了解,勒加索夫则懂得很少”。

看到面前的两位科学家各执己见,西拉耶夫最终决定同时采用他们的建议。勒加索夫可以继续安装过滤器,韦利霍夫开始研究如何冻结反应堆下的地基,并在那里铺建混凝土平板。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首先要在反应堆边上打钻,再将-100℃的液氮灌入管道中。据计算,每天需要25吨液氮来冻结反应堆周边土层、冷却反应堆。无人知晓这方法是否真的管用。反应堆的温度还在升高,不断释放出带有放射性尘埃的辐射云。5月4日,有700万居里的辐射灰尘进入大气中,这些辐射云将把污染传播到整个欧洲。

5月6日晚间,乌克兰卫生部部长罗曼年科终于获准通过电视向基辅及周边地区人民播报强辐射的危险。他向基辅市民担保,城里的辐射值还很低,不会造成伤害,但他同时提到“由于风向和风力的变化,城里会出现本底辐射值升高情况”。接着他提出应对辐射值升高的建议:“为减少辐射物质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卫生部向基辅城的居民提出如下建议:尽可能减少儿童和孕妇在露天场合的停留时间,因为放射性物质主要以浮质的形式传播;尽可能关闭窗户和通风窗,防止气流进入。”

苏联人对气流的恐惧司空见惯,不过现在在乌克兰,这种担忧有了新的意义。在爆炸发生十余天、污染物质在城中扩散一周后,卫生部才终于向民众发出建议采取措施应对辐射。但人们无法相信他们的政府,此前一直被认为是谣言的信息得到了官方的认证,这使得人们认为现在的情况又有所恶化。由于此前官方没有提供可靠的信息,民间流言四起,扰得人心惶惶。

维塔利·马索尔是乌克兰计划委员会主席,也是政府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认为5月初整个基辅城和那个30公里半径的禁区都处在危险当中。马索尔回忆道:“5月2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召开的第一次委员会会议上,人们认为将发生新的爆炸,这将影响到爆炸点周围半径500公里以内的地区,而在距爆炸点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死亡地带’内,将寸草不生。坦白讲,我们已经私下计划疏散基辅城了。”乌克兰政府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不仅仅会带来恐慌,基辅也将变为空城:所有的商店会被洗劫一空,公寓、博物馆也都不会幸免……成百上千人会拼了命地赶往火车站和机场。”

拥有超过250万人口的基辅城位于事故中心以南130公里处——并不在半径30公里的禁区内,但如果再发生新的爆炸,基辅就会处于距爆炸点500公里的范围内。有关爆炸和疏散的消息如燎原之火快速传播,消息来自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官员以及其他了解切尔诺贝利情况的人。乌共中央委员会书记鲍里斯·卡丘拉记得,“有许多专家坐在中央委员会大楼的屋子里商量着疏散计划……参与者众多,有科学家、医生,他们了解这些情况,也可能会告诉其他人”。

克格勃报告称乌克兰科学院的一名科学家曾预测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发生新的爆炸,爆炸后放射性物质会渗入地下水。基辅在等待一系列新的灾难发生,一如《圣经》中的预言。人们冲到了机场和火车站的售票室,却发现机票、火车票、汽车票都已售罄,他们便朝售票室大声喊骂。

本文节选自《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增订版)

※新书速递※《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增订版)(赠专家导读本)

作者:[美]沙希利·浦洛基

ISBN:978-7-218-16433-5

定价:88.00元

精装·440页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内容简介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震惊世界,成为意义复杂的全球性文化符号。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在本书中,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目击者的访谈素材,详尽而富有条理地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对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一曲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悲歌,一次迫近历史深处的智性探险。

作者简介

[美]沙希利·浦洛基

哈佛大学历史系乌克兰史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讲席教授、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等十余部专著,获奖众多,包括非虚构类两大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与贝利·吉福德奖,以及俄罗斯研究领域的权威奖项普希金之家俄罗斯图书奖,他也是唯一两获该奖的作者。

译者简介

宋虹

上海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硕士,译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等作品。

崔瑞

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翻译与传译硕士。

专家推荐

浦洛基教授通过不厌其详的考察与掷地有声的思虑,试图从社会组织、核安全等角度警醒当代人与后人,以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呼吁人们保有对核能的畏惧之心,为确保核安全而严阵以待。

——陈波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教授)

书中展现了无处不在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反观之,每个人同时又都是特定的权力体制、社会架构和危机管理模式的殉难者。

——关贵海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浦洛基是讲故事的高手。他不但能找到珍贵的资料和档案,更懂得如何把材料组织得引人入胜。面对宏大的历史事件,浦洛基的笔往往对准其中的普通人,在人类命运的关键历史转折点,展示他们最真实的反应。浦洛基用他的作品,不断地提醒着我们,理解历史,不要忘了回到现场。

——罗振宇(得到创始人)

浦洛基教授以一种“历史学家和事件同时代人双重身份”自觉进行创作,同时还以梳理、解读灾难前因后果时的卓绝表现,让这一涉及“尚未过去的过去”的历史书写大获成功。

——吕一民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

这一充满细节的读本为我们打开了寻找真相、提炼事实的大门,它告诉我们,冷眼旁观并非总是意味着犬儒,拒绝遗忘也是人类的责任。

——孙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为了探寻历史真相,浦洛基教授不仅利用了大量珍贵的政府档案,还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当事人的采访录,这使本书既具备了政府整体决策、宏观统筹与综合治理的宏观视角,也具有来自不同阶层人物的多个维度的微观视角。

——许海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该书使用了十分丰富的一手档案文献,属于很严谨、有深度的学术作品,同时文字表达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易于为一般读者所接受。浦洛基教授的多部著作都涉及核问题,在他看来,“服务于和平的原子能”与“服务于战争的原子能”本质相通、一脉相承,它们都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一观点特别值得当今的人们深思。

——张小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本书超越了原有的思考框架,对事件有着更为深刻的诠释。作者不仅探讨科学与政治或者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纠葛与悖论,更进一步将视线对准灾难面前的人类情感和人性展示,试图借此探究人类文明的本质与未来。

——张杨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媒体推荐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最权威的史学作品。

——《经济学人》

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故事。

——贝利·吉福德奖评委会主席菲亚梅塔·罗科

精辟地论述了苏联的僵化体制和盲目的经济目标如何造成这场灾难并拖延救灾。

——《纽约书评周刊》

浦洛基挖掘新近公开的档案材料和目击者的访谈素材,以期用史实纠正谬误。他的叙事全面详尽且富有条理,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伦敦书评周刊》

扣人心弦,细节丰富,浦洛基先生冷静地记述了苏联制度以及苏联官员的傲慢。在切尔诺贝利以南不到500公里的地方长大的浦洛基先生,生动地描述了灾难中冒着生命危险控制险情的英雄们——工厂经理和雇员、消防队员、士兵以及其他人。

——《华尔街日报》

生动重现了切尔诺贝利的熊熊烈火和苏联政府的沉默……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浦洛基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历史细节:导致灾难的电站工程问题,将责任归咎于工程师的错误判断……灾难发生后苏联政府的欺瞒如何在乌克兰谋求独立及随后的苏联解体中扮演重要角色。

——《华盛顿时报》

清楚地描述了苏联对核能的追求、核工业普遍存在的粗制滥造,以及近乎偏执的保密习惯,是如何导致了1986年的灾难。这是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第一部最全面、最令人信服的历史著作。

——《金融时报》

关于切尔诺贝利灾难第一部全面的历史作品,在本书中,这场灾难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纪念。

——《泰晤士报》

一部博学而有力的作品。浦洛基不愧是讲述细节的大师。

——《星期日泰晤士报》

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浦洛基的精彩叙述使读者身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控制室里汗津、焦虑的紧张状态,而在这个致命的夜晚,人类的弱点和设计缺陷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如此具有毁灭性的影响。

——《卫报》

令人难忘的著作。浦洛基的语调是人道的,带有怀旧感。他笔下的切尔诺贝利和普里皮亚季如此生动,如同那些遭遇灾难的城市一样,俨然是破碎了的伊甸园。

——《旁观者》

一部为未来这类灾难的书写树立先例和标准的核灾难史。浦洛基得出结论:即使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我们在控制堆芯熔化方面也不会有多大进展……这是对灾难、意外后果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核灾难进行深思熟虑的研究。

——《柯克斯书评》

这是对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最全面、最引人入胜的阐述。

——《图书馆杂志》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五段旅程

序 言

辐射影响和测量的注解

序 幕

第一部分 苦艾之苦

第一章 权力的游戏

第二章 通向切尔诺贝利之路

第三章 核电站的诞生

第二部分 地狱炼火

第四章 星期五之夜

第五章 核爆阴云

第六章 烈焰滔天

第七章 扑朔迷离

第三部分 火山之上

第八章 最高委员会

第九章 离路漫漫

第十章 征服反应堆

第四部分 潜藏之忧

第十一章 死寂

第十二章 禁地

第十三章 穿透地下

第十四章 辐射之殇

第五部分 风波再起

第十五章 口诛笔伐

第十六章 石棺

第十七章 罪与罚

第六部分 劫后重生

第十八章 文人的阻挡

第十九章 逆流汹涌

第二十章 独立的原子

第二十一章 寻求庇护

尾 声

致 谢

译后记

人名翻译对照

注 释

原标题:《回到核事故前的“读秒”现场——《切尔诺贝利》(增订版)上市》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