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个公租房小区排查出766户公职人员,媒体:保障房的好经不能念歪
4个公租房小区查出766户公职人员入住,有人靠领导“批条子”得房——据11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期,湖南涟源市对公职人员违规占用公租房进行集中整顿。此前,湖南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到涟源市工作期间,接到群众举报有公职人员违规占用公租房、转租转卖,导致真正需要房子的贫困户无房可住的问题线索,随后有了后面的整改。
“摇不到号的原因找到了”。
“某经济学家曾饱受争议的‘公租房不要配单独厕所’之论,如今看来非常有先见之明”。
戏谑也好、吐槽也罢,网友的跟帖反映了当政策的好经被念歪、公平公正秩序被破坏后,必然会带来公信力危机。
公租房,是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其政策初衷是对低收入无房群体“住有所居”和“安居乐业”的兜底保障。
也就是说,不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公职人员,只要符合相关条件都可以提出申请,但前提是必须符合入住规定。显然,部分公职人员通过“批条子”“走后门”获得保障房,违反了政策规定。
据报道,此番一些公职人员“鸠占鹊巢”事出有因。当地当时建成的几个公租房小区申请人数较少,为达到90%入住率这一指标,当地政府部门决定降低门槛,向公职人员开放。
即便有特殊原因,当地的做法还是引来一些争议。首先,在一个常住人口不到30万的地方,公租房数量、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应有合理规划。如果公租房数量供过于求、位置太偏而无人申请,说明有关项目决策失当。
其次,为提高公租房入住率、减少公共资源的闲置,可以适当放宽申请条件,但标准应面向所有人,并优先保障“收入低”“在本地无房”“在本地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的需求,而非“悄咪咪塞给关系户”,甚至“不符合条件,批个条子也要上”。这种绕过公众视野和规则的做法,正是大家对上述“历史背景下的无奈”不买账的原因所在。
为特殊困难人群兜底的好政策,应公开透明,才能把好事办好。以北京等地为例,申请保障性住房先要对申请人进行精准识别,按具体标准划分权重梯队,再通过“三审两公示”程序,给予符合条件者相应资格,然后摇号配租,同时还有取消资格、递补中签等规则,整个过程处于“360度无死角”的监督之下。
上文的新闻给很多地方提了个醒:制定和调整福利性保障措施必须恪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标准、一视同仁,同时要及时做好解读工作,回应公众质疑。
公租房首先应该是保障房、公平房,各地的实施条件可以因地制宜,但对于抢占资源,甚至以权力截留民利的行为,不能容忍。各地要想办法为暖心政策“保温”,事前的调研不能流于形式,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纠偏机制要更加完善。
只有让阳光洒在具体工作的每个环节上,才能将政策暖意照进更多百姓的心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