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豆瓣9.3,这部“神作”过誉了吗?
最近有一部口碑动画,不少媒体盛赞这是“今年最好看的科幻”甚至“今年最好看的动画”,到了完结之际,它依然维持了高口碑的观众评分(豆瓣9.3分,IMDb8.8分)。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拾荒者统治》(Scavengers Reign)。
作为一个原创科幻故事,《拾荒者统治》的概念与画面都十分亮眼,而且作为12集的动画长篇到结局不仅没有烂尾,反而以独特方式的巧妙收尾。
说奇迹当然太过夸张,但《拾荒者统治》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证明了2D动画的巨大潜力,以及原创科幻故事里那蓬勃的可能性和生命力。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01.
明明是灾难片,却拍成了外星生物纪录片
早在预告片时期,《拾荒者统治》就展现出了某种独特的气质。
跟一般预告片用快速剪辑的镜头,大量地展现人物对白和戏剧性的场景相比,《拾荒者统治》的预告,几乎没有对白,只配以简单的古典音乐和奇异的音效,大量美丽至极却又透露着诡异和凄凉气息的画面逐一呈现,甚至许多帧都可以用作壁纸。
炽热的飞船残骸在太空中像雨点般落下,落入一片被丰富的类似真菌的外星植被包裹的星球,星球上有着各种幻想中才会出现的场景,贫瘠的沙漠平原上,许多秃鹫一样的生物隐藏在高大的用白骨制成的建筑物表面,黑暗诡谲的森林被幼虫的囊包照亮。
如果看过正片,你会发现动画中的许多关键情节与画面都被预告提前“剧透”了出来,但却完全无损它的观感与魅力。
两位主创本奈特(Joe Bennett)和胡特纳(Charles Huettner)早在2016年,就制作了一部名为《拾荒者》(Scavengers)的短篇动画,动画只有短短8分钟,有自媒体使用了这样的标题描述这部短片,“一男一女漂流到神秘外星,挖颗果子来吃,切开发现里面有个外星人”,这个短短的设定就体现了它的独特。
宇航员们掉落在了一个神秘的星球上,努力探索周围的环境以生存下去,越探索周围,他们越是发现,这是一个美丽同时又残酷无情的世界,这个星球在没有人类的情况下,繁荣生长。
这个简单的设定构成了故事的原点。在《拾荒者》这部短片里已经可以看到《拾荒者统治》的诸多吸引人的特质,比如极其认真、细致地展示生存的细节,剖开水果的画面就像在进行真正的荒野求生。在采访中,主创们表示,两部作品里的世界观是一致的,甚至生物、环境和植被都是相同的。
从8分钟改变为长篇动画剧集,除了完善和丰富世界的种种设定,主创们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如何平衡叙事和世界构造——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喜欢描写非人类以外世界的细节了。在《拾荒者统治》中,他们设计了许多新增的角色,但依然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通过完善故事情节,让这几位主角的命运逐渐交织在了一起。
飞船落难后,阿齐(Azi)在种植一个农场,一个功能有异常的机器人力瓦(Levi)辅助她。易怒的山姆(Sam)与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同事厄休拉(Ursula)想要制定救援计划,而厄休拉常在可能充满危险的环境中走入到美丽的“岔路上”。另外,孤独的卡门(Kamen)因为自己的选择,从而导致船员降落到此地的灾难中,感到内疚而苦苦挣扎甚至“黑化”。
这些看似简单的设定通过插叙和倒叙的方式缓慢揭开,但动画中他们的故事并不是重点,甚至可以说只是引导你去感悟这个世界的NPC。
这个世界里一眼感知的最大特点就是画风,角色设计非常简约,不是过往的动画喜剧或者超级英雄作品中,那种合家欢式的、平滑讨巧的设计风格,世界设定则更为出彩,整体画面干净却富有生机,生动的2D画面和流畅却又繁复线条,看起来颇有几分《阿基拉》的影子。
《拾荒者统治》的很多侧面,能让人回忆起过往的许多经典的科幻作品,种种不可名状的恐惧让人想起洛夫克拉夫特;偶尔“太空中,没有人可以听到你的尖叫”的紧张氛围,让人联想到《异形》;星球上的奇异生物,与《原始星球》不遑多让;至于世界观的丰富,以及偶尔体现的温暖,则让人回忆起宫崎骏的《风之谷》和《幽灵公主》。
虽然能看到许多经典前作的影子,但《拾荒者统治》完全不是简单的拼贴,它用一种富有冲击力的、全新的混合感受,把动画这种能展现真人无法表演的世界这一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最大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拾荒者统治》平视了这个世界,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
老实说,太空灾难算是一个陈词滥调的题材。在这类作品中,宇航员执行任务时最可怕的、最灾难性的状况之一,就是被困在一个外星世界上。他们往往需要排除万险,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回到原来的家园。
可这样的视角,把“回家”这个带有明显目的性的过程极度放大,让周遭一切成为了烘托故事的背景板。而且在这些故事里,在异星探索时,常常会设计一些好奇心重但总要作死的“蠢蛋科学家”作为承托主角聪慧冷静的存在。总有人擅自去触摸周围的环境,然后一下就被伤害感染,很快死掉。
这样叙事角度,不仅非常刻板地贬低了好奇心的存在,更是用一种简单的二元视角,只把外星环境塑造成一种对有毒有害的危险存在。
《拾荒者统治》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它更依赖于展示而非叙述。而且是平视的、几乎不带人类视野的展示,比起一部科幻动画,有时候观感更像是在看一部外星生物纪录片。
比如,我们看着山姆和厄休拉使用把小丑鱼一样的生物用来当作呼吸面具;马一样的兽群,在它们嘶叫时喉咙袋会膨胀;尖刺果实的内部,却搭起像电缆一样的绳状结构;还有一种犀牛般的生物,它的消化系统里藏着可用作火炬的生物发光小囊,而宇航员们可以取下来作为照明物。
通过这些架空的世界观、天马行空的脑洞、极其细致的生动细节,《拾荒者统治》把2D动画这个介质能够承载的想象空间,所够表达的内容,都进行了极致地扩展与发挥。
动画中,那些令人难忘和真正出色的时刻,常常发生在没有一句话被说出的情景中,甚至不只是那些美轮美奂的场景,光看到这些动作和细节,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02.
死亡绝非终结
当然,动画也并不只是一味展现美丽,它也展示残酷。而这种残酷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要害我们人类”的残酷,而是一种大自然里食物链似的、自然存在的残酷。
虽然这个星球上,田野的草坪随风滚动,昆虫们安逸生长其中。但良好的生态系统也为一些可怕的捕食者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它们用巨大的钳爪和锋利的爪子向你袭来,但最可怕的是它们用不同的方法控制被寄生者;有时是用一种类似催眠的方式,而有些则更加恐怖和令人不安,从能嵌入心脏的寄生虫到具有致命克隆能力的植物荚。
《拾荒者统治》用几乎一视同仁的视角,既展现那些风景如画的场景,也展现这些恐怖的、黏糊的、血淋淋的场景。这种美,是一种同时掺杂了生命与死亡的美。
在这里,可以稍微展开聊一聊显然深刻影响了《拾荒者统治》的漫画家,法国殿堂级漫画大师,墨比斯(Moebius)。
首先,两者的画风里许多类似之处,比如线条与笔触。漫画研究者陶朗歌曾在看理想节目《漫画实验室》里分析说,墨比斯被称为“线条大师”,他喜欢以短线作为笔触取代单纯的点,制造光影和层次感,从而为画面增加了更为丰富的纹理。
这种美学风格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漫画家,比如“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就非常欣赏这种画法,并将其命名为“墨比斯线”,且运用到了后来的作品中,大友克洋及《阿基拉》亦是如此。在《拾荒者统治》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风格,像墨比斯的漫画一样,几乎每幅画面都倾注了相当于创作一幅油画或插图的心血和精力。
画风只是表面的一层,更深的一层,则是用画风表达的奇特的世界质感。墨比斯用这些老练的线条和狂野的色彩,画出了颠覆既有想象力的世界,它的细节、环境、空间、人物,仿佛是某种来自梦境意识的投射,尽管未曾谋面,却又似曾相识,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比如在墨比斯的代表作《阿扎克》里,阿扎克所骑的鸟是一种可怖概念的象征,它好像史前蜥蜴,属于某个已经灭绝的物种,犹如水泥的外表毫无生气。而《拾荒者统治》的触感也十分类似,到处都是破碎的躯体和尸块,被真菌类生物入侵的躯体像是被抽干了血液和灵魂。处处充满着死亡与阴郁的气息。
但需要分辨的是,墨比斯和《拾荒者统治》,并不是一味地夸大和渲染死亡,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选择;那些梦境一般的景象也并非偶得,而是一种直面和探索。
对墨比斯来说,如何能去捕捉自己的意识,追寻潜意识的领域,描绘出那些想象中的画面,唯一方法就是向“下”探索,直通灵魂阴暗面的大门——那扇门后,有死亡、疾病,以及痛苦和恐惧的景象。
“我并非想刻意创作什么离奇的志怪故事,而是想表现某种非常个人的东西、某种感觉。我希望作品能展现最深层的意识,几近无意识的边缘,这个故事因此充满了梦境般的元素。当人致力于这种创作时,思想的闸门会骤然打开,形状、影像以及投射自我的创作原型跃然眼前。这是一种内心的宣泄,是投身一个前所未见的怪异世界的旅程。”
在《阿扎克》的后记中,墨比斯明确表示,自己并不想创作出来那些与现实完全脱节的“假大空”。他并不畏惧直面黑暗,而是尽力在恐惧与希望之间构建一种平衡甚至和谐。
他从生命里汲取能量,以照亮死亡面的万丈深渊。唯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摆脱来自深渊的凝视和控制,展现在眼前的才不只是死亡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的美好。
如果说《拾荒者统治》里的幸存者们正在经历一场噩梦,那么在这个视角里,这场噩梦也是美丽的。
03.
外星生物才不是外来者,我们人类才是
这种“向死而生”的感悟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很简单,大自然。
在《拾荒者统治》的星球上,植物和动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它们共生在一起,常常模糊彼此的边界,传统的分类学在这里是失效的。这个世界固然令人恐惧、充满着暴力,但它又以自己的方式和谐运转着,这是一个华丽而平衡的生态系统。一些生物可能会毒害你,但另一些生物则会吃掉这些生物。
对于被困的飞船坠毁幸存者来说,他们在不断地遭遇着危险和恐怖。但对于这颗星球而言,这都只是一种生活的循环。
是的,人类才是这个星球的外来者,而且,人类几乎也是这部动画中最无聊的部分,真正吸引我们的是这个世界的细节本身,正如力瓦所说,“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没有真正意义”。
虽然致力于刻画细节,但《拾荒者统治》并不会逐一解释星球运作的方方面面,它没有说明,只是用细节来影响你,让你去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让你沉浸在那些奇特的真菌和外星兽群中。
仅仅观察这些小细节——飘浮在空中的有生命的瓶子、像巨大吸尘器一样吸食它们的蛋的海洋生物、悬挂的水母类植物可以克隆它们的猎物——在这些无言的细节中,你会真正感觉到这是一个有生命、有呼吸的生态系统,尽管按照地球现行的生物知识来说,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这种真实感来源于画风,也来源于叙事手法与画风的高度统一。《拾荒者统治》是一部足足有12集的长篇动画,而不是像《爱·死·机》那样的一个个短片。短片可以只依靠某些极致的视觉构想、巧妙的点子、独特的画风格,一个高概念的段落就可以成立。
当镜头无言地对准了环境的时候,当我们脱离了人类中心的视角,这样的设计,无形之中赋予了一层文学气息。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剧情,而是沉浸式的图像和生物创意。
比如在动画结尾,那些像芦苇一样的茎,晃动时发出音乐声,然后向着巴里射出尖刺。《拾荒者统治》就像这棵植物一样。它演奏着一曲悠扬的旋律,但同时也可能让你流血。
动画没有真正的反派,即使是那个面无表情的类似青蛙一样的生物,能够让其他动物陷入催眠状态,它最终变得庞大而贪婪,动辄拥有撕碎他人的力量。
但动画结局揭示,这个可怕的野兽只是按照本能行事;一个人类被引进它的生态系统就使它变成了怪物。它是人性的镜子,被外来的人类感染,放大了人内心的恐惧和黑暗。而最后,一切都可以被和解和宽恕的力量治愈。
再比如,感动了无数人的机器人力瓦,也打破了传统的“机器人觉醒后要害人”的叙事,机器人获得自觉以后,变得更加好奇,更加“失控”,但这种失控并非为了谋害人类,而成为了拯救危机的关键要素,它的存在,展现了人类技术和外星生命形式相结合可能会有的美妙化学反应。自然没有偏好,只是自我运作,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
在接受动画媒体awn的采访中,本奈特曾说,“也许我们应该冒险涉足未知世界,也许我们应该让它改变我们”,另一位主创胡特纳则补充,“尽管这是一个陌生而又充满敌意的世界,但它也是非常诱人和包容的。它并不邪恶,角色们也一样。你只需要放下先入之见,顺其自然。”
所以,去享受《拾荒者统治》吧,它很特别,在激烈、死亡和诡异中,又隐藏着一股奇特的宁静。所有看完这部动画的人,也许内心深处都会被种下一颗种子,一颗不知道会生什么芽、开什么花的种子。
《漫画实验室》,陶朗歌,看理想
图:《拾荒者统治》
撰文:青鸾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原标题:《豆瓣9.3,这部“神作”过誉了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