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索】独门绝技让天牛不再“牛” ,解决植物“心腹之患”

2023-11-29 19: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提起天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可是很多人童年的玩伴。它有着两只长长的触角和坚硬的翅膀,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于是得天牛之名。你知道上海常见天牛有哪些吗?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①号选手:星天牛;②号选手:光肩星天牛;③号选手:云斑天牛;④号选手:桃红颈天牛;⑤号选手:薄翅锯天牛;⑥号选手:桑天牛

那么,你知道天牛的另外一面么?小时候我们都会抓的天牛其实是一种重要的树木害虫呢。

桃红颈天牛成虫

桃红颈天牛幼虫危害症状

星天牛成虫

星天牛幼虫危害症状

天牛成虫啃食枝叶补充营养,发育成熟后会交配产卵,把卵产在树木枝干或树皮裂缝中。

而幼虫孵化后钻蛀在树木内部取食韧皮部和木质部等植物组织,并通过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破坏树木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死亡和倒伏,对树木危害较大。

天牛生活史

有什么办法防治它们呢?

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幼虫和蛹,药剂防治成虫,灯光诱杀成虫等。

释放肿腿蜂

肿腿蜂寄生天牛幼虫

释放花绒寄甲

花绒寄甲取食天牛蛹

花绒寄甲和肿腿蜂作为虫虫特工队中的一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天牛类害虫的天敌。虽然花绒寄甲和肿腿蜂没经过“专业训练”,但大自然赐予了其与生俱来的“超能力”——消灭害虫,让上海更生态,更绿色,更美丽。

还有一种方法:人工捕捉。因为天牛生活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躲在树干内部取食危害,常规的药剂防治方法对天牛幼虫防效反而不佳,所以面对这种“隐藏高手”,专业人员练就了一手“绝招”来对付它们——使用剪刀、铲刀、铁丝等各种工具捕捉天牛幼虫。

根据上海常见天牛的生活习性,每年6-9月是天牛幼虫危害的高峰期,且多在树木皮下危害,蛀道较浅,症状明显,易于挖除。一般每年绿化市容管理部门会在7-10月集中开展“天牛人工捕捉工作”。

今年人工捕捉天牛已全部结束,本市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共调查行道树30余万株,捕捉天牛幼虫5万余头,捕捉成虫300余头,有效降低了本市天牛种群密度,减轻了天牛对城市树木的危害。

原标题:《【探索】独门绝技让天牛不再“牛” ,解决植物“心腹之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