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宜安控股蒋东良:没有传统行业只有传统思维,理念创新是根本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吴英燕 戴媛媛
2023-11-30 10:0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从芯片到人工智能,从基因检测到大飞机,长三角区域聚力科创,全链条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长三角创新高地,需要更高层面的产业协同。

长三角科技创新“无民营经济不活,无产业集群不富,无龙头企业不强,无名牌产品不响”,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总书记这段话表达了对我国企业家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充分认可。

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精神在长三角产业协同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宜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东良表示:外部环境要改善,但企业家内在的修炼更加重要。无论是建筑安装行业,还是长三角环保产业,蒋东良都在用为社会谋求更多福祉的企业家精神,促进长三角产业协同。

宜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东良

民企创新的模式与边界:理念创新是根本,内在修炼是企业家必修课

澎湃新闻:您曾提出过三个“局”(变局、破局、布局),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蒋东良:所谓变局,就是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世界局势。在我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会开汽车,就是铁饭碗,但现在,出租车司机做梦都担心自驾车和共享车抢了生意。2000年春节,短信拜年,每条仅一毛钱,中国移动、联通一晚上收入40亿,现在短信就发发微信验证码。数码相机被手机替代。康师傅被美团替代……

在大变局时代,要从传统的线性思维向结构性思维转变,用动态思维、循环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来破局。

布局,关键要做“四有”企业家,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

三个“局”之间的关系就是:在变局时代如何来破这个局,关键是要布好局。

澎湃新闻:在布局过程中,面对不确定性,企业要有创新意识,以变应变。您是做建筑安装业出身的,但目前您涉猎多个产业,如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在您身上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行动。那么在当前新形势下,您认为,民营企业家需要树立怎样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对一些年轻的民营企业家,关于创新,您有哪些建议?

蒋东良:现在是一个大变局的时代,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国内外形势都在变,但是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有思维。所以要创新,而根本的创新是思维创新。

从长三角民营企业家的角度来说,过去成功不能代表现在成功,更谈不上未来成功。用过去成功的经验指导现在的自己走向未来,是很危险的。因此,必须创新理念,改变固有习性。

我原来从事的是建筑安装业,现任江苏安装协会会长。我的观点是:没有传统的行业,只有传统的人和传统的思维,所以理念创新是根本。但现在社会上所谓很多创新都是放在口头上面的,没有落在实处。

创新的模式是多样的,有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不管何种模式的创新,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任何事情,从小事做起。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开工典礼,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递给我一张少一个角的名片,他说节约从小事做起,名片少一个角照样用,节约纸张。我记得当天的开工典礼借用了2吨黄沙、8把铁锹和一个移动音响,花费极少。很多盲目、虚胖、跑偏的开工典礼,搭个台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造成很大的浪费。

企业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为社会谋求的福祉越多越好。还有一些企业家遇到问题就抱怨、躺平,但抱怨始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从民营企业家的角度来说,外部的环境特别是营商环境要改善,但企业家内在的修炼更加重要。

澎湃新闻:民营企业如何用动态思维、循环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呢?

蒋东良:疫情防控是动态思维最好的一个案例。另外,用动态思维来看,考核体制也要改革,无论是对企业的考核,还是对政府官员的考核,单纯考核GDP是有问题的,要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唯GDP论”,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不是那么回事。

循环思维,目前普遍存在“重建轻维”现象:一方面是技术角度的循环,另一方面是社会治理角度的循环。世界贫富差距还是很大,富有了以后要去做一些公益,是为了让财富在社会上循环。

系统思维,可以用治病来举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思维方式比较浅薄,不是系统的考虑。手指疼但可能毛病不在手上面,而是在神经的某个地方。

辩证思维,以“两山理论”为例。为了绿水青山关掉一批化工企业,就是线性思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不是说为了保护环境不要发展,关键是去思考靠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更要从小事做起,让绿水青山变更美,把金山银山做更大。

澎湃新闻:您还总结过,“创新要学美国,诚信学德国,精益求精学日本”。

蒋东良:中国企业家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根本。方向要正确,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学习国外的优点。

美国的创新制度和环境确实好,出了很多成果,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很多都在美国。

德国生产的东西,不像我们网上卖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哪怕一个小的螺丝钉,都是保证质量的,很精致,价值也高。

日本的精益求精,更是值得称道。在日本机场想吃一碗面,有很多选项,可以选择面硬一点或软一点、面多一点或少一点、汤浓一点或淡一点。一碗面可以看出日本精益求精的文化。

澎湃新闻:今年释放出了对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友好的信号,您如何看待这些政策?

蒋东良:被称为“民营经济31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有些举措对民营企业很友好,比如对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的处理等。关键是要落实到位。

作为民营企业家,我建议不要划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不要以所有制来区别对待企业,关键看企业为社会谋求多大的福祉。

建立一种公平的机制比什么都重要。

作为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乡村振兴能改变乡村什么

澎湃新闻:如何让青山绿水变更美,如何把金山银山做更大?

蒋东良:我是宜兴人,在太湖旁边长大,以前我请上海的业主到太湖去看看,现在我不愿意请他们去。这两年水危机有所改变,但没有彻底解决,从太湖回来身上还是有蓝藻的味道。

是污染排到河里去了吗?不是,现在没有企业敢这么做了。土壤里残存的10年、20年甚至100年前的污染,在连续下了几场雨以后,就会渗透到河水里,没法根治。

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只有金山银山没有绿水青山,治理的成本太高了。

同样,我曾作为长三角环保产业联盟的召集人,随江苏省政府的代表团到贵州的开阳县考察。那里空气新鲜,水都是甜的,但是县委书记说一年财政收入只有5个亿。我认为,只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那就是“穷山恶水”。

澎湃新闻:我们再谈谈乡村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里面,人才振兴是最难的。人才下乡,与人才留乡还不一样。乡村振兴更需要的是人才留乡,那么要如何留住人才?

蒋东良:并不是博士、院士才叫人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有素质的劳动者都是人才。对于乡村振兴来说,这样的人才首先要热爱农村,能够扎根农村,这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精神。当然,除了有情怀,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只有这样,人才才能够在农村长期扎根。

在我成立的农业公司,我当年扶持的大学生获得了“中国十大大学生创业人才”称号,现任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市政协委员,获得了很多荣誉。我和他认识也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是农校毕业想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没钱,我就支持他,一步一个脚印去推动。我对他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他能有企业家的责任感,自己发展了以后再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他后来也去做慈善,公益做得很好。

澎湃新闻:民企参与村企联建,离不开企业家的责任感和乡建情怀,但民企是市场主体,要民企可持续参与村企联建,就要有可预见的回报,所以依据你们的实践,您认为互利互惠可以实现么?

蒋东良:现在我们做乡村振兴、做农业都是赔钱的,每年赔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能坚持下来,靠的只是情怀,用做公益的心态。但是企业要赚钱,才能可持续地支持乡村振兴。

当下的乡村振兴有些变了味,为了环境整洁而大拆大建。农村应该有农村的味道,现在是把农村的事情当成是城市里的事情来做。我一直反对农村污水治理搞一刀切、集中处理。农村污水管网比较散、不集中,却是按照城市排污管道来治理。

农村的问题,不能照搬城市治理那一套。

澎湃新闻:您不仅在长三角用行动支持乡村振兴,还有跨省域的区域合作项目。在2021年的公开报道中,您提到,打算到外省市投资环保产业,建设环保产业园。目前项目已落地了么?

蒋东良:我们先后到全国各地考察,已在十多个省市根据产业特点选择建设环保产业园和生产基地。我们民营企业抱团去做。我是江苏省环保产业商会会长,目前正在筹建长三角环保产业链联盟。我觉得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同时用做事业和做公益的心态去做,初心不完全是为了赚钱。

我们还在倡导和筹备一个项目叫长三角环境医院,和看病一样。但我们运用的是我前面所讲的系统思维,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给企业和整个环境做“体检”,然后系统“治病”。

设计 白浪

——————

《浪尖报告》,深化长三角产业协同,推动上海与40城深度对话合作。

由澎湃研究所团队主理,传播关键信息,支撑政商决策,探索合作机会,实现优质传播。

    责任编辑:邵媛媛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