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花16个月评测52家上海小笼包店,他把上海当成观察自己的透镜|翻翻书·书评
洋盘,四川方言中,有洋气、拉风的意思;上海方言中,则指外来人不太了解本地习俗。
2005年,24岁的沈恺伟离开家乡——美国东南部城市迈阿密,以年轻厨师的身份游历至香港,又机缘巧合得到一份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翡翠36餐厅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在上海近20年的生活。
在这里,他用10年寻访一位手工铁锅匠,花16个月评测52家上海小笼包店,与各路角色聊天……一年又一年,他游走在老城厢的窄巷,沉浸式体验着上海的生活;在这里,他见证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学会了如何谋生,如何去爱。最终,他把自己“沪漂”18年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取名《洋盘》。
媒体人熊阿姨这样评价这本书:“对中国读者这是一个全新的阅读角度 ——不像读何伟他们的书,我们是透过一个外国人的审美距离来看中国。这本的作者时时刻刻都在自我审视,中国是他观察自己的透镜:我是谁,我对这里的理解有什么变化,……而他倾诉的对象是我们这些中国读者。这本书已经没有那种‘友邦惊诧’感了,也不在给中美试图证明和介绍或抱怨什么。就像一本平民版马男波杰克在上海的心理咨询记录。”
此前,我们发起了「一个老外的18年“沪漂”:我们都是来这寻觅故乡找不到的东西|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洋盘》的样书。十天后,三位读者都已经阅读完,并写下了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看法,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在这本书中,读者阅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洋盘”如何变成中国通的故事,翻开它,里面是都市青年共同的“局外人”生存体验。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
[美] 沈恺伟 著; 于是 译
文汇出版社
新经典文化 2023年10月出品
一个鲜活的沈恺伟,一个全新的上海视角
文/四磅
《洋盘》的故事和其他“老外在中国”的故事虽然都有相似的背景,但本质却有很大不同,《洋盘》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序中提到的《江城》等书,它们的故事重点从来不是作者本人——即使作者穿行在大街小巷,行走于普通百姓中,但他们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更多是作为一位外来观察者,将自己从人群中抽离,通过俯瞰的视角,透过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审视、评判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所看到的一切,用他们的理解来转述他们所见的中国。这样的视角固然很有趣,但会带来一种奇怪的割裂感。因为从本质上说,那些书是写给西方看的中国纪实。
而《洋盘》却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看的,讲述自己的“传记”,是关于沈恺伟自己的生活和见闻,是关于这个鲁莽、没耐心、毫无计划性可言的美利坚白人男子,靠着对饮食的热忱(和离谱却有用的求职技巧)在全世界自由地横冲直撞,最后不知怎么地就在中国逗留了18年的故事。书里少有对中国的审视,更多是真诚且毫不避讳的对自己生活的记录。沈恺伟讲述了自己如何带着厨师梦想来到中国,在上海的生活,进行过的冒险,在中国认识的人们,失败的一段婚姻,意外的家族发现(自己家族与中国的联系),以及最后,在中国生活多年带来的感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沈恺伟对在上海的生活描写,真是太让我着迷了。或许是因为之前完全不了解在华外籍人士这一“神秘群体”,这座城市从未见过的一面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新鲜感。书中提到的外籍人士的“泡泡圈”,就像是上海的一个里世界,一道中国和西方世界间的缝隙,一个外人难以接触的圈子。他们有着自己生活方式,也有着自己压力与困境。以前我从来不知道。语言的壁垒、签证的压力和不同的文化环境让他们形成了和当地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路上偶然路过的不起眼的小店可能是外国人口耳相传购买日常食品的好去处——只有那里能买到他们从小吃到大的麦片;马路另一侧的办公楼里可能藏着靠熟人推荐才能找到的昂贵私人诊所——因为语言不通,他们无法去往公立医院就诊,一旦生病就只能支付昂贵的费用来这里换取医疗服务;每年的签证压力,让他们过上了“过一年算一年”没有长期计划的生活,也使得他们错过了许多本可以抓住的机遇;圈子内的奇妙鄙视链、外国人间的情报网等等许多生活细节也让我得以一步步走近这个“神秘群体”。
这本书呈现了一个鲜活的沈恺伟,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了解了沈恺伟这个人和他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他莽撞又敏感,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又缺乏耐心容易三分钟热度;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但又有着自己目标;他对饮食的兴趣从成为一名厨师,变成了想要了解饮食与人的联系;他想要了解中国这片土地,想要去更多的地方,同时又担心着自己随时可能离开……那些鲜活的故事,像一扇窗,向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在华外籍人士的有趣视角,同时,它也是一个在上海“沪漂”18年的外国人坦诚讲述自己的视角。
烟火气十足的琐碎日常
文/张艳
《洋盘》这本书读完,能感受到作者对上海、对中国各地的无限热爱,可以说他对中国的感情非常深厚,从天南到海北,他结识了牛油果阿姨、啤酒阿姨,去兰州学拉面,去北疆喝骆驼奶,又去云南喝孔雀汤(孔雀汤还是第一次知道)等等,一路用美食治愈自己的同时,也用文字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得以跟随作者一同去领略各地的美食与风景,虽是琐碎日常,却烟火气十足。
作者身上的探索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他对小笼包的考究,以及对传统手工锅匠的追寻,真的很棒。或许在一些人看来这很无聊,但是对于作者而言,完全地沉浸其中,收获知识和快乐,一切充满幸福,“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用在作者身上再贴切不过。我也愿意相信,慢慢地,拥有匠人精神的人会越来越多,像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老先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奶奶,翻译家杨苡老先生等等。
对于作者所患的抑郁症,我深表同情,尤其又遇到了“无理取闹”的邻居,可谓“祸不单行”,幸好及时搬离,及时止损,远离消耗自己的人或事;上学的时候,自己也短暂出现过不好的情绪,不知道算不算抑郁症,总想逃避,甚至有更多不好的想法,经过这些年,随着经历和阅历的增加,不再过多勉强自己,尽力就好。
作者最初来到上海,一切还没有现在这样繁华与现代,经过18年的风雨,作者见证了上海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十几年的浪潮和飞速发展;在大环境下,作者也是一个妥妥的社畜,被老板骂要忍着,在不断地磨砺中,有了要好的朋友,也敢于直面内心,坦诚地面对自己,对于恋人、对于婚姻,真实且勇敢;人生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作者也摸索着从厨师到美食写作者再到本书的出版,这一切都是不断地延展而来,有时代的机遇,也有个人的选择。
书中有作者对家族历史的回顾,可谓渊源深厚,初代人和作者这一代来到中国有着不一样的目的,但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力量有所作为,时代背景不一样,初心不变,就像书中最后所说,作者还在为签证问题努力着,一年又一年,希望留在中国,去更多的地方,领略每一个地方的特色。
作者的书写真实,幽默,打动人心,有时读着读着,便会会心一笑,这是文字的力量,也是个人的魅力,我手写我心,一切便跃然纸上。在中国生活这么多年,作者慢慢爱上了这里,他在尽可能多地去挖掘它的美丽之处。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食物几乎是我拥有过的每段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推动我度过每一天的动力,在所有事情都走下坡路时,也是食物启发我继续前进。”读完本书,感受的确如此,食物像作者的一种寄托,就像一个人的心里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最后感谢作者的书写,让我看到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上海和祖国是什么样子。
一个“洋盘”的书评
文/葱白
沈恺伟最初的职业是厨师,半路出家开始了写作。《洋盘》内容的并不都十分专业,但就是这些故事,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外国人的生活。
因为签证限制,沈恺伟并没有久居的计划,所以最初他的生活离不开在华外籍人士群体组成的“泡泡圈”,他离不开外国朋友,外国食物,甚至是外国医生。或许正是因为没有长期规划,他愿意去做些不那么“有回报”的事情:骑一辆二手摩托横穿中国,耗费无数个周末测量小笼包,在兰州学拉面,去西递办婚礼,通过母亲只言片语的信息开始探查家族的中国故事。慢慢的他走出了“泡泡圈”,也在不知不觉中,在上海生活了近20年。
或许有人会觉得,一个外国人再如何努力融入,也终究是个局外人。但不能否认,他的故事发生在这片土地之上,我们又怎么能说,他不是这里的一部分?
书中特别之处还在于,有一些作为本国人难以接触的部分,比如外教是“泡泡圈”鄙视链的底端;比如目前外国居民并不能在中国下葬(除了个别政府审批的特例),政府标准的遗体遣返费用可能要近10万元人民币,因此国内还出现了专门的中介公司;比如按签证法,如果不和中国公民结婚,65岁后外国人就不能申请到签证,而如果和中国公民结婚获得的签证又无法工作……
沈恺伟和他的祖辈海勒姆来到中国的时间,都是中国渐渐开始向世界开放的时候。不同的是一个是被迫之举,一个是主动追求。一个带着上帝的旨意要进行毕生的事业,一个是对未来永远只有一年规划。海勒姆建立了从无到有的事业,熬过了战争,历经了三代人,最终因为时局变迁,家族还是选择回到了美国;而沈恺伟也从厨师变成作家,经历了结婚离婚……
又快到了做下一年计划的时候了,我们拭目以待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会在这写下什么新的故事,另外,已在吃兰州拉面时,将章丘铁锅加入了购物清单,期待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