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称最没存在感的省,却藏着名动古今伟人故里,早该被看见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底图来源/图虫创意
一个家庭里如果有3个孩子,排行老二的基本就是小透明了。中国,一个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大家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让人想不起来……
比如,填写地址时永远排在下拉列表第一位的安徽。
以往,对于大部分外省市的人来说,提到“安徽”这两个字,大约能想到的就是黄山、宏村,以及黄梅戏。
如今的互联网新时代,安徽用地名造梗——“芜湖(呜呼)起飞,蚌埠(绷不)住了”,在10亿网民中多了一些存在感。
图源/bilibili@-LKs-
也许,最让安徽本省人尴尬的是:南北方交界不供暖,江浙沪周边不包邮。
但,只有懂安徽的人,才知道这里藏着多少实力。
诗仙李白对安徽深沉,初见天门山时便被景色触动,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后又去到宣城,与敬亭山惺惺相惜——“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则独爱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便是出自他笔下的《漫游黄山仙境》。
黄山 图源/图虫创意
除了自然风光,从安徽走出的文人大咖也不在少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性格豪迈,骨子里却又有着南方人的细腻,和安徽南北纵贯南北的气质如出一辙;
若是聊起三国史,总免不了说一句“一部三国史,半部安徽史”,曹操、夏侯惇、周瑜、鲁肃、大乔、小乔……都是安徽人;
再往前,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三大哲学体系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也是安徽人,讲细致一点,便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人。
涡阳县,地处安徽省北部,即皖北,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涡河穿城而过。这座几千年前便存在的小城,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出生地,素有“老子故里·天下道源”之美称。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于公元前571年,卒于公元前471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老子创有朴素的辩证法,许多人对此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道德经》中那段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几千年来,《道德经》中许多话都会随着时光的流转,在每一个独立的时代里都能给人以指引。
老子像 图源/涡阳县老子研究院 潘子丰摄
对于做人,老子谆谆教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对于看人,老子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对于美学,老子崇尚自然: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图源/涡阳之窗
后世许多名家,对老子也是崇敬之极。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仲尼,大约是老子的狂热粉,直接把老子比作“龙”,写下:“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同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庄子,对老子评价颇高:“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清朝顺治皇帝,对老子同样敬仰:“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
现代文豪鲁迅,曾呐喊:“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巍巍龙山,滔滔涡水,老子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不可估量。
图源/马蜂窝@潇潇在这里
在安徽省涡阳县,那里的人对老子故里遗址细心守护。
相传,老子在涡河流域沿途讲学,人们便跟随他的脚步在所到之地修建祠堂。后来,道教兴起,这些祠堂便成了思想爆发的聚集地,涡阳县郑店村的天静宫便是其中之一。
图源/图虫创意
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初称老子庙。相传,明成祖朱棣曾在此养兵,未发迹时给老子许下愿,1403年,朱棣登基称帝,依愿派人将涡阳天静宫庙宇重新翻盖、重塑了老君爷金身。
如今走进巍然的天静宫,庙宇前的汉白玉牌楼,上书“天下道源”,倍感庄重;
图源/图虫创意
来到庙宇,沿着贯穿的中轴线,走过灵宫殿、老君殿,以及三清殿,看一看老子的生平,一起探寻人生真谛;
或随意地歇在天静宫某个角落,怀抱庄严和肃穆,在红墙琉璃瓦下,回首人生百态。
许多志书上都有记载一个传说,即“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降诞”。后人便将老子诞生处称之为“流星园”,1991年,涡阳县发现了古流星园遗址,出土“古流星园”石匾额一块,另有“老子□□”石匾额半块。
图源/涡阳县老子研究院
1992年,在古流星园遗址还清理出了九口古井,即九龙井。《正统道藏·犹龙传》云:老子降生时“万鹤翔空,九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
九龙井其中一口瓦圈井是春秋时期的古井,上下总共17层,历经千年风霜,依然完整。
春秋时期瓦圈井 图源/涡阳县老子研究院
顶着“毫无存在感”的名牌,安徽涡阳却诞生了“上善若水”的伟人。
他写下的《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哲学类”经典作品。传世两千多年,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老子是涡阳的,也是世界的。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 老子故里在涡阳——之三
[2] 老子故里在涡阳——之四
[3] 问道涡阳,拜谒老子故里
[4] 花动亳州春色 老庄故里逍遥游
[5] 走进老子故里涡阳天静宫:见水悟道 中国智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