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入住社区老年病房,老人插导尿管还得额外付现金请“外援”,咋回事?
本文图片均为上观新闻 图
“插导尿管应该是医护人员的基本技能,怎么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额外收费请‘外援’呢?”近日,张女士同身边的医生朋友闲聊时,才发现父亲去世前入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操作似乎并不合规。
据她回忆,父亲入住该院不久就出现无法小便的症状,“工作人员打电话说需要导尿,但他们不会插导尿管,需要请大医院的医生来做。”考虑到父亲身体状况,她便同意了,付了600元现金。当时虽觉得奇怪,但由于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她便将此事搁置脑后。时隔几个月再提起来,她越发觉得不对劲,转而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互动留言板求助。
张女士记录下的费用明细。
家门口的“养老院”受欢迎
张女士的父亲已年过九旬,身上毛病不少。因工作关系,张女士和兄弟姐妹都不在父亲身边,担心独居的父亲有闪失,他们多方比较,选择了号称有专业医疗服务的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社区医院开设的养老床位,据说还有医护人员24小时照料病人”,最终入住了离家较近的碧江分中心。
社区医院开设养老床位?为了弄清情况,11月20日上午,记者前往这家碧江分中心。作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站,医院规模并不大,两幢3层小楼便是全部的设施了,西侧是门诊,东侧就是病房,中间被连廊打通。接近中午,病房底楼有些冷清,走廊尽头一名工作人员听闻记者询问“养老院”,指了指楼上,“上面就是。”一上二楼,便能看到北侧分布着多间病房,每间病房里约两个床位,门口还张贴着房间号和负责的医护人员姓名,护工们时不时从病房进出,格外忙碌。
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碧江分中心。
碧江分中心的楼层导诊。
“这里就是老年病房。”记者以家属身份打听情况时,一名医生如是介绍。其实,早在2020年,上海市卫健委、发改委、住建委等多部门就发布《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与建设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特别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应独立设置病房,住院治疗以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给不少老年人提供了新的选择。“老人住在这里我们也放心,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或者突发病症,医生能当场救治。”张女士说。
碧江分中心的病房楼。
记者现场询问时,医生也给出了类似的回复:“普通的看病吃药都可以在医院内进行,医保报销,家属可以放心。”只是,因床位已满,要入住还需登记排队。此外,医生告知,除了纳入医保范围内费用,还需缴纳每日80元的护工费和25元左右的餐费,“其实就是住院”。那如果老人需要插导尿管,如何操作?面对记者的追问,对方称“医院肯定都可以的,费用走医保就行”。
既然医院有能力,为何张女士却被通知需要请“外援”呢?更让张女士不解的是,就算社区医院的确需要请人协助,也应该按照正规流程操作,而不是私下要求家属付现金,“连个收据都没有,万一操作过程中出了问题怎么办?”为此,记者又联系了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方表示将着手开展核查,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如此“医养结合”合理吗?
伴随城市老龄化步伐加快,以及社会环境、疾病谱变化等因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疗和健康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原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万里社区爱照护长者照护之家理事长丁勇梳理了全国范围内几种不同的“医养结合”模式:一种就是上述在医院里提供生活照料方面的养老服务,老人可以同时使用医保和长护险;另一种是养老机构里面设置医务室,提供医疗服务,类型相对较少;还有一种是老年护理院,与社区卫生中心的老年病房差不多。每种模式对于医疗能力和养老技能的要求都不同。
“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老年病房,往往收住因各种疾病导致的半卧床、全卧床中、重度失能失智老人,这些老人存在‘免疫力下降导致经常机体感染’‘身上带管路或有造口’‘长期营养支持需要’等各种问题,要求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必须满足需求。”丁勇说。
“如果张女士的反映属实,医护人员的做法肯定是违规的。”丁勇直言,“更换导尿管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规定动作。”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宁也补充说,2020年上海就实现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服务的全覆盖,在《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中,关于“照护”明确提到“在具备常见晚期恶性肿瘤疾病诊疗照护技术及设备基础上,开展支持治疗技术,三阶梯镇痛、镇静、抗惊厥、止呕吐、通便、利尿等服务项目……”可见,通便、利尿等相关治疗是包含在一般的安宁疗护范围内的。“理论上,开展安宁疗护的社区卫生中心应该有一定医疗和护理资质的医生和护士,来及时回应患者关于医疗方面的需求。”
王宁认为,《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等文件虽然明确了设施设置、人员配备和医疗照护服务的内容和标准,但是服务的实际供给因社区卫生中心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差异很大。
近些年,上海市正在大力布局和完善基层的医疗健康资源配置,接下来,还要持续提升“软件”水平,“医疗服务如何提升、机制运转如何健全和高效,如何做到基层医疗资源的均等化发展,是政策和实践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王宁认为,评估服务的标准不是一个社区卫生中心配备了几个医生、多少个护理和安宁疗护床位,而是它应该怎样落实“以人为本”的医疗照护理念,提供何等标准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多层次需求,多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是否真正得到了“照料”、“关怀”和“慰藉”。
(原标题为《入住社区老年病房,老人插导尿管还得额外付现金请“外援”,咋回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