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小县城里“梦改”一个大家的“家”
2022年至今,东方卫视家装改造类节目《梦想改造家》拍摄组在广西东兰县已经工作了近两年,从一个停车场拔地而起,建成一栋具有广西本土特色的多功能民宿楼宇,这里是属于委托人韦红念的家,现在也成为了大家的“家”。这是《梦想改造家》开播10年来改造的体量最大的项目之一。
11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踏上了东兰样板房的实地探访之旅,从上海飞到南宁,再从南宁机场坐四个小时大巴,到达了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县城东兰。穿过各种汽配厂、瓷砖店、小吃店,才终于见到了隐于居民区的韦红念的民宿。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
河池市东兰县,多数人对它是陌生的。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令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是,东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韦拔群的故乡。这里诞生了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仕冕五位开国将军,被誉为“将军之乡”。在这个以壮族为主要构成的县域,“韦”是大姓。
相对南方小城特有的错落相交的“握手楼”,韦红念的二期扩建民宿在外观上并没有显得很突兀,用设计师顾忆的话来讲——“和而不同”。
建筑的宽阔大窗,让过去民宿强调的私密变得更为空间共享,无论室内外,四季山景和人间烟火皆可入画。入内一观,屋外的市井喧嚣被静谧的空间感所隔绝,不限外乡旅人,街坊邻里也能来此地信步闲庭,闲聊休憩。
街坊邻里在这里休憩闲聊
大门外,几个壮族老人正排坐在一起晒太阳,热情的用方言在和导演组打招呼。“她们经常过来,也是看着这栋楼一点点盖起来的,我们都很熟悉了。”导演说,“我们在一层专门设计了一个区域,希望天气不好的时候,老人们也能如往常一样聚在一起聊天。”
虽然还没有正式开放,一切还是初始状态,业主韦红念一见面就忐忑地告知可能会有“高压试错”的担忧,请大家多包涵,但民宿上下的热情相迎也瞬间感染了大家。
一杯温热的六堡茶,几块香甜的糍粑,让长途旅行到此的人心中顿生回家的暖意。
殊不知,和很多县城里的年轻人一样,生性要强的韦红念在年轻时,却是一心想要离开这个家。
1
在14岁时,韦红念离开家前往省会南宁读书学习,后又留在大城市打拼出一番事业。几年前,父亲的去世,成为她人生发展方向的转折点,她决定将一部分生活的重心放回到故乡东兰,用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伴。
本集导演张可乐向记者介绍说,“早在1980年代,念念父亲就成为了家乡首批致富带头人,开办了东兰县机械厂、水泥厂,产品远销东南亚。家境好转后,念念的父亲主动出资修桥修路,投身家乡公益事业。父亲的言传身教,也让念念有了这样的发心。”
考虑到东兰城市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休闲产业尚不成熟,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发展的大潮下,念念重新规划了家人的宅基地,在家人的提议下,建造起东兰县第一家民宿。
在精心的运营维护之下,念念的民宿获得了外省旅客和当地老少的大量好评,甚至还受到了东兰文旅部门的关注——他们希望念念能够扩建现有的民宿,建设一幢配套设施完备、具有城市公共属性的民宿楼宇,为家乡的文旅产业打造样板。
在晚上露台上的围炉煮茶时,韦红念对记者说,“年轻人现在都愿意回乡了,在这里大家依旧可以汇聚交流,更新信息。去大城市打工,其实生活不易,现在有这个条件,能够离父母近一点,离朋友近一点,也有了很好的收入,年轻人当然会选择回家。”
天台
露台搭着几座帐篷,烛光和音乐下,与下面的县城景致产生了抽离感。露台本不属于念念,它最初的样子是邻居堆满杂物的大天台,设计师给她建议,可以租借邻居的天台,设计成露天营地,可围炉煮茶,可烧烤,邻居亦可随时使用,既给民宿提供了多一个室外活动场所又让邻里关系更近了一层。
2
东兰县城呈“川”字形,中间一条河道,两边是依傍着河流的主干道与居民楼。当地人有一句俗话来形容早年县城之“小”——“划一根火柴,从县城这头走到那头,火柴还没烧光”。
设计师顾忆回忆起初入东兰,直觉上就是“新鲜”和“魔幻”。印象最深的就是“握手楼”,这种最寻常不过的东兰百姓居住的房屋。紧挨着的楼房平均楼间距不超过1.5米,在多年的建设中,见缝插针的自建房导致街区体块格局封闭,交通及视线闭塞。就在这样一个紧凑的居住环境中,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仍保存着一些与自然相连的四季风俗。
“楼和楼之间挨得紧密,彼此之间连窗户都没有”,顾忆说,“从楼顶可以看到,屋顶上面不光是晒衣服,还有种菜晒粮食。”
天台
顾忆认为,可能东兰这样的普通县城占据了中国80%以上的土地面积,这些普普通通的县城,很多并没有资金,也没有旅游资源。东兰的外部地域限制,商业上没有先天优越性的条件下,这个项目的出发点和目的性就有了改变。这也让顾忆压力倍增,于是项目来来去去拖了10个月。
此时他恰好看到《在城望乡》这本书,很受打动,书中有一个标题,叫做“谁的城市谁的故乡”,顾忆觉得那句话很沉重。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像候鸟一样离开农村去到城市?辛苦劳碌了一年,返乡只有短暂的节假日,顾忆在想,我们能为这些离乡背井的年轻人做些什么?设计如何才能真正回到项目本身?
“念念确实是全心想要为家乡和家乡的年轻人做一些事情,这一点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在我们还没有介入时,每次来的时候,(一期民宿)常常晚上的房间都满了,但还是会有一些乡里乡亲,也许喝醉了酒,就过来讨一杯茶喝,那种感觉特别温暖,他们真的是把这里当作了家。”顾忆感慨地说。
业主韦红念(左一)
3
在采访中,顾忆谈到项目设计的重点:“退一步”和“进一步”。
在逼仄的城中村空间,如何退让出安全感的空间,又没有浪费太多土地(项目占地仅一百多平米),在街道视角首先退让出通透的公共区域,在几栋楼之间退让出中庭。第二个“退”,则是退让部分商业空间给街巷邻里作为公共空间,包括中庭庭院、空中茶室、顶层铜鼓书院,让邻居拥有更多聚集场地。
在民宿大楼的外观建造上,顾忆充分尊重当地城市文脉的习俗,在一楼和二楼做了内退设计,并使用轻钢结构做立面造型,使得外墙更具错落感,与整个城市风貌“和而不同”。
在房型考量上,设计师根据楼层的遮挡和光照关系设计了8种不同的房型,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设计师顾忆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区域,顾忆则将高层铜鼓书院打造成一个满足展览、会议、活动的多功能生活空间,赋予社区居民书法、阅读、交谈的公共空间;除此之外,他还开辟出一层雅致私密、充满美学气质的茶空间,贴合当地居民的茶文化需求。
在餐厅、地下中庭、空中共享花园的搭建上,设计师顾忆也因地制宜,巧妙地融入了东兰铜鼓、壮族刺绣、中式药名等当地元素。用细腻温暖的设计语言,将功能零散、碎片化的空间连接为一片具有关联而又领域分明的复合式场所空间。
生活其中,记者发现,在民宿软装上有非常多当地的元素。
比如用广西壮族绣品做的装饰画;
用本地的铜鼓做的艺术装置;
用原先业主父亲的废弃车床做了一些艺术装置等。
此外,客房部分充分尊重业主的日常家具收藏进行合理搭配,也增加了以广西壮族民艺为延展的软装及视觉设计。
4
“我觉得念念想要展现给大家的,不是一间还不错的民宿,而是她这么多年来积累的、想要给大家看到的一种新的生活状态。”
顾忆评价说:“念念讲了一句话让我特别触动,她说你看我们这里的孩子,为什么有些人从生下来直到死,都看不到我们能够看到的美好的东西?念念很喜欢旅游,她特别希望能够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带回来。她觉得,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有这样的权利,感受美好,哪怕他们不会走出去。”
对于这一次的梦想改造,念念说彼此之间还是相当有默契的,可能因为大家的初心比较一致,很多事情便不言而喻。
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各种城市更新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深圳“南头古镇”、广州“恩宁路永庆坊改造”、福州“烟台山乐群路。”
导演张可乐最后对记者说,“这些改造无一不在大城市,但是,许多小县城的老城区,目前也到了亟须更新的程度。与大城市不同的是,在小县城以及小镇、农村,有许多的宅基地房屋出现部分闲置,或者常年空置的情况。本次改造的尝试,也旨在尝试利用县城闲置房屋的资源,结合文旅产业发展的刚需,做一次新的尝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