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中国学大会丨北外校长:增进国际理解以消弭国家之间分歧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廖学琴
2023-11-24 20:1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11月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在当天下午的《文明的互鉴: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坛上,多位学者围绕着全球治理方法、全球共享机制、大国竞争、中西方发展理念等话题展开探讨。

会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杨丹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中国与国际社会需要构建“三观”:中国的世界观、世界的中国观、未来的全球观,形成增进国际理解的共同体系,来消弭国与国的观念分歧。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杨丹。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图

以下是杨丹校长与澎湃新闻的对话: 

澎湃新闻:前些天,外界聚焦中美元首会晤。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出联合声明,双方认为人文交流在中美双边关系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教育交流。请问您怎么解读背后的深意?高校可以在这方面做些什么?

杨丹:我认为现在世界需要增进国际理解,既需要中国了解世界,也需要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除了先进的传播手段之外,最好的了解途径,还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亲近的相互交流。这次中美元首会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积极的信号,能够促进中美的相互了解,也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界要积极开拓各种渠道,注意青年长短期的交流。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正在积极筹备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以增进国际理解,以共创美好未来为愿景,希望能够把青年学生送到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千人百国,一千人行走一百个国家,未来我们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万人百国计划,同时也邀请对象国的一万名学生到访中国,一千名左右的学生到访北京外国语大学。这是以增进国际理解为核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未来在青年,把未来交给未来,让未来决定未来,青年人的相互交流对中国的人文交流、世界的和平发展都非常重要。  

澎湃新闻:刚才有国外的学者在发言的时候说,“中国的和平贡献明显是被误解了。”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杨丹:“国际理解”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45年成立之初提出的。为什么提出“国际理解”?因为国与国确实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误解,所以文化的误读、误解都是存在的。不只是其他国家对中国有误解,中国对其他国家也会有误读,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如果这个世界存在很多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但是这个赤字的背后存在一个特别重要的赤字,就是国际理解的赤字,它制约着其他赤字的消除。

那么怎么增进国际理解呢?我认为需要构建“三观”。一是中国的世界观,中国要更好地了解世界,推动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促进中国世界观的构建;二是世界的中国观,意味世界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等,这也需要通过国际传播手段让世界了解;三是未来的全球观,引领国际组织的发展,国际组织的发展不仅在现有体系下积极地发挥作用,应该在新的理念和体系的构建下,再承诺有所作为。回到“中国的和平贡献明显是被误解了”这个观点,中国的发展被误解了,中国的战略意图以及和平崛起的意图有时也被误读了,这个过程除了需要具体尝试进行正确的解读之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增进国际理解的共同体系,这是系统的解决之道。

澎湃新闻:也有国外学者提到,在中美分歧方面,弥合差距的关键是尊重事实。您认为应该如何消弭中美分歧?  

杨丹:国与国之间的理解,都要区分事实与观点,事实是什么,观点是什么,倡议是什么,这些是不同的。首先,在这过程中,要让最微弱的声音、不同的观点,都能被听到。我们提出的理念就是构建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邀请与中国建交的182个国家,三百多位学者参与共同体建设。我们想以这个平台促进世界的平等治理,to understand,to be understood,这样就能消除误会。因为每次被误读,都想要别人进行正确的理解,但是没有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样世界就会处于一个不均衡、被误解的过程。

澎湃新闻:您刚才在演讲的时候提到要打造语言版的滴滴打车教育服务,可以请您具体讲讲吗?

杨丹:这个是在发改委支持下,我们推出的全球语言服务平台,能够汇聚需求,实现供需匹配,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不同语种人才的就业问题,创造就业岗位,当然另外一个方面是满足不同语言的需求。例如今天的会议,如果需要中英文翻译,能解决;如果需要一百种语言的翻译,显然现在几乎没有一个机构能提供这种服务,那么我们能够以全球资源应对。北外是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的理事长,能够利用全球的资源应对全球的需要。我们的目标是5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way、any language的服务和教育。我们在今年9月16日全球文明论坛上已经发布了,最近会推出新的版本,相信未来这个问题能得到更加系统地解决。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