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觉醒来,5岁宝宝身上全是红斑,妈妈急坏了

2023-11-25 0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皮肤科 浙大儿院

“医生,昨天早上起来,孩子突然起了一大片红疹,后来有点消下去了,睡了一觉更严重了,一大片一大片发起来,很吓人。孩子几天前出现咳嗽咳痰,给他吃了头孢、止咳糖浆,结果昨天又出了这么多疹子,因为痒还一直闹腾,这可怎么办啊?”

近日,一位焦急的母亲抱着哭闹的5岁宝宝匆匆走进浙大儿院皮肤科副主任任韵清的诊间。任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孩子脸上、身上还有四肢都出现了红斑、风团,尤其是身上部分皮疹已经融合成大片,看上去确实有些可怕。

“小宝宝全身红斑风团1天,首先考虑急性荨麻疹。”根据孩子的症状,任医生已经有了初步诊断。

她表示,秋季是急性荨麻疹的高发季之一,荨麻疹是一种很常见的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病,当机体处于一种敏感状态时,感染、食物、药物、吸入物等许多因素都可以诱发荨麻疹的发生。

根据这个孩子典型的临床表现,首先考虑的是急性荨麻疹。但因为患儿还存在上呼吸感染的症状,又有用药史,需要考虑感染的诱因,同时还需要排除药物过敏。任韵清医生在详细的询问了病史后,基本排除药物过敏可能,又抽了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显示血象基本正常,随后给她开了西替利嗪口服、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用药后症状很快缓解,约3天后完全消退了。

很多宝爸宝妈表示,湿疹、荨麻疹傻傻分不清,到底应该如何区分?日常生活中如何护理?如何治疗?我们特地邀请皮肤科副主任任韵清详细科普。

任韵清,皮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研究领域:皮肤病的遗传学研究、药物基因组学、基因诊断。

擅长:儿童炎症性、过敏性皮肤病、面部损容性疾病、激光美容治疗各种血管性、色素性疾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全天(滨江)、周三下午(湖滨)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20%的人一生至少得过一次荨麻疹

任韵清副主任介绍,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疙瘩”、“风包”等,是一种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表现、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当机体处于一种敏感状态时,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造成局部水肿性损害,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约20%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据统计,20%的人一生至少得过一次荨麻疹。

为什么孩子会得荨麻疹呢?

“荨麻疹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有感染、食物、药物、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等,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精神及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原因也可导致荨麻疹的发生。”

任韵清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下几点症状,需要当心:

(1)如果累及胃肠道黏膜,还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如果累及呼吸道黏膜,还可伴有胸闷、不适、咽喉发堵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3)如果皮疹广泛,导致了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还可以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立即就近就医。

荨麻疹类型多样,

儿童最常见的是急性荨麻疹

那么,荨麻疹有几种类型呢?

任韵清副主任表示,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诱导性荨麻疹,如压力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等。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荨麻疹在同一患者中存在。

(1)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起病较急,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风团,骤然发生,迅速消退,愈后不留痕迹,可伴有明显的瘙痒。

(2)慢性荨麻疹

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在经过中时轻时重,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无一定规律,但一般全身症状较轻。

(3)人工性荨麻疹

也称皮肤划痕症,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数分钟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或不伴瘙痒,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4)寒冷性荨麻疹

较常见,表现为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风团,有时进食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水肿。还有一些患者为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较罕见,可从婴幼儿开始发病,可持续终身。

(5)热接触性荨麻疹

43℃温水接触皮肤,数分钟后即可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和红斑,伴刺痛感,持续1小时左右而自行消退。少数患者为先天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幼年发病。

(6)日光性荨麻疹

日光照射后数分钟在暴露部位出现红斑和风团,1~2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严重者在身体非暴露部位亦可出现风团,自觉瘙痒和刺痛。少数敏感性较高的患者接受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

(7)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年轻患者,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进食辣椒等后,数分钟即出现风团,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剧痒,半小时至一小时内消退。

(8)压迫性荨麻疹

压力刺激后0.5~24小时产生瘙痒性、烧灼样或疼痛性水肿性斑块。可持续数日,常见于行走后足底部和受压迫后的臀部皮肤。

(9)振动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比较少见,皮肤在被震动刺激(如慢跑、毛巾摩擦等),几分钟内就会出现局部的水肿和红斑,持续30分钟左右。

(10)水源性荨麻疹

在皮肤接触水的部位,即刻或数分钟后出现风团,与水温无关。皮损好发于躯干上半部分,伴瘙痒,持续时间在1小时之内。

“儿童中比较常见的是急性荨麻疹,往往和上呼吸道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比较严重泛发全身的急性荨麻疹患者,或合并高热中毒症状、或伴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一般需要住院治疗,在诊治中要尽量去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去除病因从而达到痊愈。”任韵清说。

荨麻疹与湿疹一个显著区别是:

湿疹不会24小时内自然消退

同样出现红斑、发痒,荨麻疹与湿疹及其他相似疾病应如何鉴别?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反应,皮损具有多形性,可以表现为红斑、丘疹、渗液、皮肤变厚等,不会24小时内自然消退。”

任韵清表示,荨麻疹主要与荨麻疹性血管炎鉴别,后者通常风团持续24h以上,可有疼痛感,皮损恢复后留有色素沉着,病理提示有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样改变。另外还需要与表现为风团或血管性水肿的其他疾病鉴别,如荨麻疹型药疹、丘疹性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血清病样反应、肥大细胞增生症等鉴别。

慢性荨麻疹患儿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诱发因素,

需要进行足剂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儿来说,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寻找病因,可与家人一起留意、观察可疑病因,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

常规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最小剂量维持,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如常规剂量不能有效控制时,可增加剂量、或更换抗组胺药种类,或联合不同类抗组胺药物。对于部分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儿,也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

此外,医生提醒家长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日光照晒,避免过热。给孩子穿全棉、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免对瘙痒处造成刺激。

(2)主动寻找并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如明确食物过敏,可适当回避;如接触性过敏原,可以适当清洁皮肤,但要水温适合,避免寒冷和高温剌激;如吸入性过敏原,清洗被子空调,防虫防螨,回避花粉、烟雾,避免草虫环境。

(3)发病期间应避免劳累、避免去往人流量大地方,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勤剪指甲,防抓挠。

作者/审核:任韵清副主任医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