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察|每周工作70小时能让印度“卷”成世界强国?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李卷
2023-11-24 07:2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世界观 >
字号

“为了国家发展,年轻人应该自愿每周工作70小时。”10月底,印度亿万富翁纳拉亚纳·穆尔蒂(N.R. Narayana Murthy)在一档名为《以身作则》的播客节目上的这番发言点燃了印度舆论。

穆尔蒂是印度IT巨头印孚瑟斯的创始人,也是英国首相苏纳克的岳父。他在谈话中指出:“印度是世界上工作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如果不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将无法与那些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国家竞争。”

“因此,我的要求是——我们的年轻人必须说‘这是我的国家,我愿意每周工作70小时’。”他补充道。

这些言论广泛传播后,穆尔蒂收到了来自软件工程师、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以及工会等各方的批评,不过也获得了一些议员和公司高管的支持。社交平台和报纸上,人们就“有毒”的工作文化以及雇主对员工的期望展开了激烈辩论。

“每周工作70小时”言论疯传,码农愤怒

穆尔蒂的言论尤其引发了印度码农们的愤怒。

“要达到每周工作70小时,就必须每周六天、每天工作11.66小时,或者七天不停歇每天工作10小时。如此疯狂的工作日程没有给个人生活或家庭幸福留下任何空间。对那些坐拥大量资金的退休人士来说,提出这种不可行的建议倒是容易得很。”来自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的一名叫阿鲁纳·拉尔(Aruna Lal)的软件开发人员向《印度人报》抱怨道。 印度在1948年颁布的《工厂法》中规定,员工每天工作不得超过9小时(某些州要求不超过8小时),或每周不得超过48小时。

公众反对的原因主要是担心长时间工作可能引发身心健康问题。班加罗尔心脏病专家迪帕克·克里希纳穆尔蒂(Deepak Krishnamurthy)博士在 X(前Twitter)上写道:“没有时间社交,没有时间与家人交谈,没有时间锻炼,没有时间娱乐,更不用说公司还希望人们在下班后回复电子邮件和电话。你想知道为什么年轻人会患心脏病吗?”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同意穆尔蒂的建议。就在穆尔蒂他发出这番言论后,印度的名人们开始在X上排着队,挂着小国旗,为他们的亿万富翁同胞背书。

人民院议员马尼什·特瓦里(Manish Tewari)就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他不理解围绕每周70小时工作制引起的这场骚动。

他以自己为例——议员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到15小时,连自己上次周日休息是什么时候都不记得了。

特瓦里不遗余力地推崇这种“奋斗方式”,并且认为这是十分合理的:“如果印度要真正成为一个强国,必须有一两代人将每周工作70小时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他再次强调,每周70小时工作制和15天年假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印度最大的工程集团拉森·特鲁伯(L&T)名誉主席纳伊克(AM Naik)表示,他在发展这家工程巨头的50年里,每天工作15个小时,经常睡在办公室。即便是长时间工作之后回到家,他心里想的还是公司的事。 

实际上,这不是穆尔蒂第一次发出类似言论。早在2020年的时候,他就建议印度人在两到三年内每周至少工作64小时,以弥补“新冠肺炎封锁”造成的经济放缓。

IT公司马衡达(Tech Mahindra)的首席执行官古尔纳尼(CP Gurnani)表示,穆尔蒂可能希望人们能够以更全面的方式看待这一建议。“我相信,当他谈到工作时,不只是为了公司,更是为了你自己和你的国家。他没有说为公司工作70小时,而是为公司工作40小时,为自己工作30小时。”他在X上发帖说。

他还号召年轻人,说70小时工作制能让人脱颖而出。“投入10000个小时,成为某个学科的大师。熬夜,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

穆尔蒂发声之前,在更多行业里,被迫延长工作时间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今年早些时候,泰米尔纳德邦政府提出了一项允许工厂将工作时间从8小时增加到12小时的法案,后在当地工人和反对派领导人的抗议下撤回。

公司雇员或许可以得到相应工作时长的报酬,但是零工工人甚至不被公司视为“雇员”,没有明确的“工作时间”规定,他们的权益一直都未受到重视。家政行业便是最典型的例子。官方统计显示印度家政行业的就业人数为475万人(其中300万人为女性),但这一数字被认为严重低估,真实从业人数要在5000万左右,而这个行业几乎所有人都处于过度工作的状态。

2023年9月,关注全球贫困问题的非营利组织“博根项目”发布了一项调查,接受访问的印度新德里附近地区的一名家政女工表示,由于家政工人的薪资非常低,她每天需要去五户人家工作11个小时,即便如此每个月的收入也仅仅是23000卢比(约2000元人民币)。但仍然会有无数来自农村的年轻女性接受这种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也许她们从十几岁时来到城市,工作几十年也并不会实现阶级跨越,但是她们期待等到50岁时能够看到自己的儿子成为坐在办公室里的印度精英。

另一个被迫不断延长工作时长的零工职业是司机。随着整体经济环境变差,送货、出租车和机动三轮车的佣金不断下降,大多数司机零工都难以维持收支平衡,他们每天不得不工作超过12个小时。 

印度网约车巨头Ola和Uber的司机及车主协会主席坦维尔·帕沙(Tanveer Pasha)表示,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许多人的工作时间甚至达到18至20小时。他们在出租车里睡几个小时,然后又开始工作。人们觉得我们是个体经营者,可以自由地决定要不要接送客人或者送货。但这种自由只是名义上的,为了维持生计,我们普遍被迫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

尽管穆尔蒂提倡70小时工作制的理由是他认为目前印度的工作效率太低,然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印度已经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国家之一。在疫情前,印度人平均每年工作时间超过2000小时,远高于美国、巴西和德国。每周工作时间达到47.7小时,只有卡塔尔、刚果(布)、莱索托、不丹、冈比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平均水平高于印度。 

印度“强国梦”要靠打鸡血?

印度富人们致力于给年轻人打鸡血不无理由。穆尔蒂的论点植根于国家进步叙事中的常见论点:只有增加工作时间,印度才能与中国、日本和德国等经济体竞争。

2023年对印度来说是极大提高了对未来信心的一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过去12个月印度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8月的全球态度调查显示,23个国家的46%的公民对印度持好感。对于美国及其在亚洲和西方的大多数盟友来说尤其如此。

2023年1月,印度与125个国家举行了“全球南方之声”线上峰会(Voice of Global South Summit)。5月,印度受邀出席在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并参加了不久后举行的四方峰会。7月,印度担任轮值主席国的2023年上合组织(SCO)领导人峰会以远程视频的方式举行。8月,印度参加的金砖国家峰会。9月,印度首次主办了G20峰会,有43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11月,印度受邀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2024年1月,印度还将在新德里主办四方安全对话(Quad)领导人峰会,目前印度计划在共和国日后一天举行这次活动,以展示其全球影响力。

作为一个后殖民国家和不结盟运动的创始成员,印度处于美国领导的印太战略的核心地位。尽管与美国关系密切,但印度仍参加了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间组织。这种关系表明印度领导人希望确保自己的国家不被视为西方阵营的追随者。印度高度重视战略自主权和对南半球(前不结盟世界)的支持,这既是针对西方世界,也是向俄罗斯和中国发出的信息。

印度七十多年来所寻求的多极世界秩序可能尚未成为现实,但印度今天无疑处于独特的地位。冷战期间,新德里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其在不结盟世界中的领导所带来的外交影响力。而今天的印度处于更好的境地,除了外交和军事之外,它展现出了经济上的潜力。

标准普尔全球公布的10月采购经理人指数也显示,经过2021年和2022年两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印度经济在2023年继续呈现持续强劲增长。很可能在2023年超越日本,从目前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跃升至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据印度媒体透露,12月,印度总理莫迪将发布一份名为《印度愿景2047》的文件,以实现到2047年成为30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的目标,将涵盖政府流程重组、全球参与、实施路线图以及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等措施。这份文件还将包括培养全球领导人、解决地区差异和发展人力资本的计划,印度2030年和2047年的路线图也将详细列出。2024年印度大选在即,《印度愿景2047》也凸显出寻求连任的莫迪和他的印度人民党的竞选主张以及该国的迫切需求。

印度经济学家阿硕卡·莫迪(Ashoka Mody)指出,对未来更高增长率的预测都是根据疫情反弹推断的。实际上印度目前制造业规模小且缺乏竞争力,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由化改革以来,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略有下降,降至14%左右,而中国为27%,越南为25%,而且还在上升。印度在全球制成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不足2% ,而且随着其经济在2022年下半年放缓,制造业进一步萎缩。然而,正是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制成品,韩国、中国以及现在的越南才激活了大量的劳动力,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出口的制成品价值却与拥有1亿人口的越南的出口额大致相同。而目前看来,越南已做好了领先的准备。

这就是为什么众多印度老板们同意“每周5天工作制不是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正如印度网约车巨头Ola公司创始人巴维什·阿加瓦尔(Bhavish Aggarwal)所说:“现在不是我们减少工作、娱乐自己的时候。相反,现在是我们全力以赴,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建立起其他国家几代人都建立起来的东西的时候了。”他是最早支持穆尔蒂每周70小时工作制的人之一。 

“卷”人力重要,还是教育、创新重要?

但是,过度延长工作时间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成功吗?

经济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努力悖论(Paradox of Toil),意思就是越努力越穷。具体的逻辑是这样的,正常情况下,越努力降成本,销售会越好,利润会越高,经济会越好。在债务-通货紧缩的情境下,如果所有人都努力降成本,价格水平就会下降,就会引发更严重的通缩,导致实际债务变得更重,从而导致需求进一步萎缩,经济也会随之恶化。

也就是说,如果经济在短期内处于比较疲弱的状态,需求十分不足,价格下行压力很大,这个时候释放生产力的改革即使做了,短期带来的效果也是值得斟酌的。

在最近的第二季度财报后新闻发布会上,印孚瑟斯首席财务官Nilanjan Roy 表示,印孚瑟斯有大量的应届生人力资源以及提高这些人力资源利用率的余地,因此不会考虑再做校园招聘。

他说:"去年,我们招聘了50000名应届生,招聘人数超过了需求......我们在利用率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没有进入校园......我们将根据未来的预测,每季度对此进行监测和调整。”

作为印度第二大IT服务公司,印孚瑟斯在2023年9月季度综合净利润增长了3.1%,达到62.15亿卢比,但将全年收入展望下调至1-2.5%,理由是决策放缓和可自由支配支出的持续压力。该公司对外宣称,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下,随意性项目和大型转型计划已大幅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创始人发出工作70小时的号召,恐怕也需要认真对待。

印度商学院的Chandrasekhar Sripada教授警告称,尽管印度雄心勃勃,希望到2075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不应采用每周工作70小时的激进措施,因为这会导致印度成为一个“倦怠” 国家。“我们更关心的不应该是人们如何工作,而是我们能够创造多少工作。” Chandrasekhar Sripada说道。

另外,批评者还提出,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工作时间,还取决于心理健康、性别平等和工作质量等多方面因素。

《印度人报》在评论中直接指出穆尔蒂等人观点里的漏洞——他们把提高生产率的重担单一地放在员工个人的肩膀上,但现实是,这些公司和企业对创新的投资不足,而创新才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高盛7月份的报告中也指出,虽然印度人口结构具有一定优势,有可能促使其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这并不是GDP增长的唯一驱动力,创新和提高工人生产力非常重要,这意味着要求印度经济中每单位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更大。

印度经济学家米希尔·夏尔马(Mihir Sharma)认为,穆尔蒂不应该担心年轻的印度人工作时间不够,而应该批评他这一代人没有改善印度的教育体系,也没有为今天的工人提供竞争所需的技能。他的提议更多地暴露了印度企业文化问题,而不是印度的增长问题。

印度人与工作的关系独特地与精神内涵交织在一起,除了职业道德之外,大多数人还将他们的工作视为对更高意义的追求。印度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工作就是对神的敬拜”,每项工作都具有独特的精神意义,超越了工人和雇主之间单纯的交易关系。许多印度人认为苦难是他们前世“业力”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只能默默忍受,因为他们对此无能为力。

这种“苦难”也自然地与政治事业联系起来,穆尔蒂等企业巨头才能毫无顾忌地以“国家建设”的名义发出每周工作70小时的号召,“朝九晚五”则被视为一种不符合精神追求和更伟大的集体利益的选择。

印度广告主管迪维亚·卡纳(Divya Khanna)在《我们维持的公司:印度企业文化洞察》一书中描述了这种情况:对印度人来说,在办公室进行面对面交流以及与管理层进行冗长、离题的会议是必要的。穆尔蒂等企业巨头长期以来一直吹嘘这种态度如何让印度企业比低迷的西方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十多年前,印度钢铁巨头拉坦·塔塔就曾向伦敦《泰晤士报》抱怨,他接手的英荷钢铁制造商Corus和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的管理层工作不够努力,他们不会留下来参加下午5点以后的会议,周五早些时候,办公室就空了。他暗示,塔塔钢铁公司强硬的管理层很快就会“纠正”这种情况。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公司决定捍卫员工的“断网权”,保障他们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忽略工作通讯的权益。今年初,一家叫Softgrid Computers的印度初创公司通过锁定计算机并弹出消息督促员工回家的方式来对抗传统的过度工作、长时间工作的文化。这家总部位于印多尔的公司约有40名员工,他们表示正常下班后自己的睡眠质量改善了,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

最初看到屏幕上弹出的“请回家吧!”和一旦办公时间结束将关闭系统的警告,员工们感到非常震惊。管理负责人穆罕默德·阿里·法尼(Mohammad Ali Fanee)认为,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习惯在需要获得批准才能下班的公司工作。“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相信当你与家人幸福时,你会在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现。”他说。

这场辩论发生之际,疫情已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重新评估生活与工作的关系。许多人认为在家工作工作效率更高,还有一些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必须要找到一个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状态。

专家表示,这种想法的转变不仅对员工有利,而且对公司也有好处。国际劳工组织去年对45家公司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工作与生活平衡政策的公司里,员工离职率和缺勤率有所降低,同时招聘情况得到改善、生产率有所提高。”

印度企业家兼电影制片人罗尼·斯克鲁瓦拉(Ronnie Screwvala)在X上写道:“提高生产力不仅仅靠延长工作时间就能做到,而是要让人们通过所做事情获得更好的回报,比如技能得到提升、拥有积极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的报酬。提高工作的完成质量比增加工作时间更重要。”

与此同时,国际劳工组织表示:“要求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使工作场所的性别不平等永久化,使妇女更难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晋升,并加剧性别薪酬差距。”

Siddharth Warrier是一名神经学博士和医生,他在撰文中写道,人的大脑之所以努力工作,唯一目的是获得个人利益--无论是在成长还是在经济方面的收益。如果是为了换取更多的钱,工作更努力或工作时间更长是最合理的。大脑很容易做出评估,回报是立竿见影的,而且没有风险。每个人都有一个价格,在这个价格下,他们会拼命工作。但如果大脑看不到任何明显的个人利益,为什么要花力气多做几个小时的工作呢?“也许高层人员需要每周工作70个小时,才能做到让国家进步。”他写道。

在穆尔蒂和行业领袖们写推文的30秒里,他们想的是这个国家的未来还是自己后代能继续吃尽红利?人们需要更聪明地工作,而不是更长时间地工作。一个疲惫不堪的国家里,人们将没有时间提高技能,也没有资金进行创新。印度不应该因为太累反而失去增长动力。

    责任编辑:李晓萌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