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大学教授沈维孝、彭慧胜当选中科院院士,均为“70后”
在11月22日公布的2023年院士评选结果中,有两位“70后”院士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相辉研究院相辉学者沈维孝,和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两位科学家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维孝 本文图片均来自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1975年出生的沈维孝目前担任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副主任,数学中心动力系统科研团队带头人,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并且是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首批相辉学者。
沈维孝是中国数学界的一颗明星。他长期从事基础数学中动力系统理论的研究,工作深刻且富有原创性和影响力,是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他在低维动力系统的研究中获得了一系列国际公认的突破性成果,这些成果发表在顶尖数学杂志Ann.of Math.和Invent.Math.(共9篇)等重要期刊。他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包括菲尔兹奖得主Avila、Smirnov以及二十余位国际数学家大会(ICM)邀请报告人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并引发了许多后续研究。
沈维孝与合作者彻底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实一维双曲系统的稠密性猜想,该问题被菲尔茨奖获得者斯梅尔列为 “21世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之一”。他与合作者不仅在“实一维情形下解决了Smale的猜想”,也为更一般的Palis猜想的解决“开辟了道路”。2009年,他以历届最年轻获奖者的身份获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2014年又应邀在ICM作45分钟报告(与van Strien合作),2021年获科学探索奖,2023年入选新基石研究员。他还曾任2018年ICM动力系统和常微分方程组邀请报告遴选委员会的委员。
在2021年接受《复旦校报》采访时,沈维孝说:“人的精力有限,我只能专注于数学。”沈维孝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被评为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始终认为教学是科研的基本功,无论何时都要勤练基本功,上课的过程是知识的锤炼、表达的锻炼,对学术科研、论文写作大有裨益。
在得知自己入选今年新增名单后,沈维孝发表了以下获奖感言:“今后我将不仅专注于动力系统研究,还会立足基础研究,在数学领域做更广阔的探索。”
彭慧胜
“希望复旦能培养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正面作用的顶尖科学家。”这是“76后”新晋院士彭慧胜的获奖感言。彭慧胜,1976年7月生,1999年获得东华大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复旦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美国Tulane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系主任。
彭慧胜长期致力于高分子纤维器件的研究。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纤维状能源与电子器件的研究思路,并围绕这一核心思路,创建了通过碳纳米管螺旋取向组装制备高分子复合纤维的普适方法,发现了取向导电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机制,精准调控高分子链构象,制备出一系列兼具优异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复合纤维材料;突破传统器件平面叠层结构的研究范式,设计了普适性的纤维器件结构模型,揭示了该类器件中电荷高效传输与高曲率界面稳定机制;创建出具有发电、储能、显示等全新功能的高分子纤维器件;建立了不同功能纤维器件高效协同工作的集成方法,构建出新型柔性织物集成系统。基于上述基础研究成果,他开发出了系列纤维材料与器件新产品,部分产品已实现工业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并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化学领域的发展。
根据“复旦大学彭慧胜课题组”主页显示,彭慧胜与其课题组致力于研究金属主链高分子、能源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纤维器件。该课题组至今共发表352篇相关论文,其中多篇发表在世界顶级化学期刊上,如《德国应用化学》(Angew)等,技术成果可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信息电子、智能服饰和智能家居等多领域应用。
彭慧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领衔的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2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