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床虱入侵,预防叮咬要做到这几点
原创 小红 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上周,#床虱危机#登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报道,床虱不仅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肆虐,还“漂洋过海”蔓延到韩国。
在国内社交平台上也搜索到香港、广东、湖南等地的朋友分享住处被床虱“侵占”的帖子,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床虱,但图片有亿点点高能,慎点。
(图源微博、小红书)
专门吸血的臭虫
床虱学名臭虫,全世界均有臭虫分布,在热带气候环境中最流行,属于半翅目臭虫科臭虫属。
身体扁平,呈红褐色、卵圆形,成虫大小约5-7mm,因其臭腺能分泌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作用的臭液而得名。
(图源文献1)
臭虫不会飞,却是躲猫猫一把好手,经常藏身在宾馆、住宅等场所的床垫、靠垫、床架、衣物、墙壁和其他区域。
白天不会现身,通常等到晚上人们入睡后,才悄咪咪爬出来吸血。有的臭虫艺高人大胆,在受害者处于静止、休息状态,或注意力转移至别处时(比如躺在床上安静玩手机)也会选择出击。
臭虫叮咬皮肤一般不引起疼痛,所以吸血时通常不会被受害者察觉,完整的吸血过程持续5-10分钟。
(图源网络)
叮咬后皮肤反应
臭虫叮咬后的皮肤反应差异较大,有的人被叮咬后没啥反应,皮肤上只有一个小点;
有的人在叮咬部位有紫癜性斑疹,但无其他症状;有的人可能在起床时或叮咬后1至数日就有皮肤反应,少数可延迟长达10日才出现皮肤反应(反射弧稍长些)。
比较典型表现为2-5mm的红色丘疹或风团,有中心出血点,常伴瘙痒。
(图源文献1,多个红斑丘疹)
(图源文献1,带有中央出血点的风团)
这些丘疹或风团常排列成一行,可能是多只臭虫沿同一暴露皮肤区域吸血;也可能是单只臭虫比较挑食,多次叮咬想要寻找血量最丰富的毛细血管,才在皮肤上发现线状连续叮咬痕。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虫咬也会引起类似症状(虫咬性皮炎),所以单凭皮肤症状很难百分百确定是臭虫的锅,只有发现住所或身上有臭虫痕迹才能确定。
被咬了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未治疗的咬伤通常会在1周内消退,没有特殊情况可以不治疗,但要尽快处理家中臭虫,否则旧伤刚好,新伤又来。
如果咬伤有明显瘙痒,可在瘙痒处涂抹止痒剂,比如炉甘石洗剂等,或者遵医嘱外用皮质类固醇(如0.1%曲安奈德乳膏)或/和口服抗组胺药(如西利替嗪、氯雷他定)改善,保持良好卫生,勿搔抓患处以免感染。
若是咬伤处出现肿胀、疼痛加重或流脓等情况,可能是继发感染引起脓疱疮或蜂窝织炎,建议立即就医。
消灭臭虫的方法
有两种,高温和杀虫剂。
50℃可以杀死所有龄期的臭虫,以前人们将发现了臭虫的床板和床垫等拿到太阳下暴晒以杀死臭虫,其实效率很低。
其一太阳暴晒很难达到50℃,其二即便可以达到,温度也是慢慢上升,在这之前臭虫早就跑到其他地方躲藏了。
可以将床板床架搬到室外用50℃以上热水淋烫(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床垫用调到高温模式的电熨斗熨几遍,床品衣物洗涤后使用烘干机加热烘干,以杀灭臭虫。
杀虫剂可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等,不过越来越多臭虫对这些杀虫剂产生耐药性,灭虫效果可能不是那么好。
如果实在无法自行清理干净,建议交给专业的害虫防治人员来处理。
还有预防也是重头戏:
在外住宾馆时检查床垫包边带和床架裂缝是否存在臭虫或其粪便;
行李放在行李架上或远离床边,穿过的衣物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避免吸引臭虫;
旅行回来的相关衣物用50℃以上热水洗涤,再使用烘干机加热烘干或者晒干后用高温熨斗熨烫;
买二手物品(尤其是床上用品)需仔细检查是否存在臭虫或臭虫粪便。
最后希望:臭虫退!退!退!
〔参考文献〕
[1]Dirk M Elston, MD Stephen Kells, PhD,Bedbugs,UpToDate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3年11月22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