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工信部发布最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上海两家企业入围

澎湃新闻记者 森宁
2023-11-22 13:47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日前,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五批)(以下简称“白名单”)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第五批白名单共涉及68家企业,其中,45家为梯次利用企业,20家为再生利用企业,3家为综合利用企业。 

其中,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有限公司、浙江瑞普兰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深圳)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选梯次利用企业。

11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有限公司方面了解到,下一步公司还将争取入选再生利用和综合利用企业名单。目前,公司建设按计划稳步进行,预计明年正式投产。

今年4月15日,上海首家“产学研”一体化动力电池无害化处理企业——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在嘉定区安亭镇成立。

中心由上海多家国企共同推动,选址嘉定区安亭镇国际汽车城产业园区内,将打造“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再使用-梯级利用”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预计第一条电池拆解设备产线在2024年搭建完成。

据介绍,所谓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是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一般仍有70-80%的剩余容量,可降级用于储能、备电等场景,实现余能最大化利用。 

梯次利用即是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的过程。

而再生利用则包括将电池中的钴、镍、锂等高价值金属回收利用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从地域分布来看,此次入选白名单的上海企业有两家——除了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慧镕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也上榜。广东、江西的入围企业最多,都达到了8家。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蛋糕”不断变大。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仅2160余家,2022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迅速增长至3.8万家。截至今年三季度,国内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数量达到了11.2万余家。

而在技术与市场之外,动力电池行业走向良性发展的核心仍是顶层策划和政府监管。

2018年,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工信部会同五部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强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监测,实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探索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

在去年9月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大退役电池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

今年11月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座谈会,会上提出以数字化赋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据了解,我国于2018年公布了第一批白名单企业(5家),2020-2022年相继公布了第二批(22家)、第三批(20家)、第四批(41家)白名单企业。

此次第五批企业名单公布后,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已达到156家企业,其中,95家为梯次利用企业,51家为再生利用企业,10家为综合利用企业。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白名单扩容是必然趋势,更多的企业进入白名单也将促使电池回收市场更加规范。

而为了进一步改善动力电池回收目前“小、散、乱”的局面,在行业标准规范上,一些业内人士还建议,未来应建立电池健康状况和剩余能量的监测标准体系,评估电池寿命并确保动力电池在梯次利用中的性能稳定和安全状况。

而在回收渠道的规范上,应推动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及综合利用企业等合作共建共享动力电池回收渠道。探索“以租代售”商业模式试点示范,开拓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场景,开展“互联网+电池回收”等多种形式的共享共用模式。

    责任编辑:康逸梅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