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导演曹保平:看到人性的幽暗和复杂,才能更好地面对世界
少女身中17刀被害,悲痛欲裂的父亲跨国追凶,最后发现捅向女儿的凶器竟直指自己。即将于11月25日上映的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作为曹保平导演“灼心系列”第三部,用最极致的故事深挖原生家庭带来的普世问题,在极端情景下大尺度审判复杂人性。
《涉过愤怒的海》海报
11月21日,影片来到上海路演,在上海影城SHO的杜比千人厅,曹保平携主演黄渤、周迅与圈内好友及观众就电影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深入交流。
《涉过愤怒的海》上海路演现场
把演员逼到极限,痛并快乐着
《涉过愤怒的海》路演当日,同为“灼心系列”参演者的《烈日灼心》主演邓超和段奕宏也来到现场观影,并与主创演员们共同在台上回忆被导演曹保平“狠虐”的往事。
段奕宏感慨,《涉过愤怒的海》的演员完全演出了编剧的潜台词,塑造出扎实的人物。“这个人物是只能意会,整个影片的演员都做到了,太让我激动了!中国演员的水准已经到这种程度了!这是中国彩色宽银幕的电影吗?”
周迅
曾经与周迅一起合作曹保平电影《李米的猜想》的邓超还记得,当时他对周迅的观察,是在电影里“经历一次李米的生命”。而这次周迅在片中第一句台词就让邓超感慨“好舒服”,“她直接就切到这来了,把很多冗长的东西在那一刻直接建立在人物身上。“他们处处都在经历,演员在里面经历真实的生活。”
周迅 饰 景岚
十年前就已经有合作经验的周迅比黄渤更适应曹保平的节奏,她表示作为演员,一直非常期待能够收到曹保平的剧本,“好的文本会给演员一个非常宽的空间和水平。你在看到这个故事从头开始,每一句台词它堆积起来的感受是会让你在影片结束的时候一个深刻的回应的。”
黄渤透露周迅在海边的一场戏拍完,膝盖都摔烂了,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导演真的会把你逼到一个极限,不管是身体的能量,还是你心里的能量,这个东西就跟你跑步一样,你跑过极限之后的那种作为演员的那种畅快淋漓是很难得的。”
黄渤 饰 老金
黄渤早就是公认的实力派,但这次与曹保平的合作还是让他打开了全新的自己。“当你演了一段时间戏以后,你开始有了‘三板斧’,‘三板斧’特别好用,几乎可以应对你碰到的各种角色,给出来,它都对,没有错误,一般的戏就这么就过去了,慢慢形成了一个习惯。”
但黄渤也坦言,这些得心应手的习惯就开始让自己越来越讨厌和恐慌。“你有的时候找不到再接一个戏的理由”。而碰到曹保平这样的导演让黄渤“逼自己一下,把以前的平衡给打破了”。黄渤回想拍片过程中,总是第一次排戏的时候给出一个相对“正常”的演法,“凭我们的经验大概走一遍,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差距,前期先把这戏建立好以后,导演就负责把循规蹈矩部分的打掉,把我们认为有安全感的打掉,慢慢露出了底下的那些根须,真正切开皮肤了以后,露出了血肉才开始是他要的东西。”
谈到此次塑造人物的复杂性,黄渤回忆,“是愤怒之余,有点哀痛,复仇之后的痛快里又有一丝哀伤,哀伤里面又透着一丝庆幸……我们永远在表演上也好,在剧本上也好,就是把边界再往旁边再拓宽一点,或者说深度再往下多挖一勺,在这个过程中痛并快乐着。”
观众席里的徐峥在观影后评价,同为导演,曹保平更像“极限运动员”,“他要去挑战剧作和演员去调戏的极限,主题尺度也是在挑战,也在挑战人性的极限。”徐峥同时对片中演员的表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现在大家特别喜欢说‘演技炸裂’了,我特别受不了那个,在周迅身上,我看到的是那种克制,更加精准特别好。”同时徐峥调侃,黄渤在这部电影中被曹保平拍出了一种“好看”,虽然被造型成很惨的样子,但是“特别帅”。
超越类型叙事,直面原生家庭之痛
诚如影片的海报上,赫然映着“建议十八岁以下观众谨慎选择观看”,《涉过愤怒的海》确实是一部“猛片”。以一桩少女异国凶杀案悬疑开场,在罪与罚、血与泪的极限复仇下,揭开黄渤饰演的“狠父”老金和周迅饰演的“狼母”景岚两个家庭背后隐藏的人性真相。电影不仅呈现了一个残酷极致的追凶故事,同时也引发了对原生家庭伤害、人性灰色地带等众多社会性思考。
曹保平突破原著小说加入原生家庭的线索,为观众带来强烈震撼,谈到整部电影的改编,曹保平称,“小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类型片的基底,一个父亲为女儿追寻真相复仇的情节符合类型和剧情片的基本的设定,是挺结实的一个基础。但投入拍摄的话,我就想把片子的体量和片子的格局做得大一点,包括有非常多的视效,以及它有非常强烈紧张的追逐叙事链条。”
曹保平、周迅和黄渤在《涉过愤怒的海》片场
向来擅长融合类型与作者表达的曹保平表示,自己很明确不只是要做简单的类型片,“对于我而言,要做一个电影一定要找到一个表达的东西,如果要是没有的话,这部电影就对我就食之无味。对于我的电影理念,我每一部电影背后表达的东西大于一切。”
将这部电影视为“年度期待”的演员齐溪,在发表观影感受时表示, “看完电影我发现曹保平导演磨了这么锋利的一把刀,刺进了我们人心当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身为儿女对父母的误会和身为父母对于儿女的误会都让人非常的震撼。”
对此,曹保平回应,“电影的表层是一个父亲为女儿复仇的故事,但是它的并行的主旨是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父亲在追寻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和女儿的关系,最后发现真正的源头其实是在自己。”这部电影和曹保平之前的电影《狗十三》在主题表达上趋同的地方。曹保平谈到对相关议题的观察和思考:“有很多中国的家庭父母自认为是爱孩子的,但在我们的文化环境里,很多伤害的样貌和形态,以爱的名义出现,这个伤害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对于伤害,我们往往选择都是会回避的。”
整部电影里,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桎梏,悲剧的诞生中,每个人都作茧自缚,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这样压抑黑暗的叙述基调,从头到尾笼罩着全片,直到结束导演都没有给出一个情绪出口。这样的选择正是曹保平拍电影的态度:“规避我觉得根本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我们需要面对。”曹保平说,“有太多的电影,让大家都看到温暖、快乐、幸福、阳光灿烂的一面。但是鲜少有电影,让你看到人性的幽暗和这个世界的复杂,但只有意识到这些幽暗和复杂,你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个世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