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水相逢,唯此青绿
北宋时期,在宋徽宗创办的一所画院里,有位十七八岁的少年备受器重。他极有天赋,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绘制出了一幅山水画卷。
时至今日,人们依旧惊艳于此画作之中的明丽景致:历经千年岁月风霜,那山间青绿依旧。于泛黄、古朴的纸张之上,生命的盎然呼之欲出。
国家博物馆观《千里江山图》展览。(图/视觉中国)
大家对此早已不再陌生,画的作者叫王希孟,画作正是那幅《千里江山图》。当中的青与绿,更是为人所青睐。现代的人们用舞蹈、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去演绎这抹绿意。它是山水的原初颜色,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同时它又蕴藏着独到的中式美学,当人们看到青绿时,雅致与大气便拂面而来。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青绿能沿袭千年,并且成为中国文化灵韵的代表。
在传统里,青与绿自始至终都是自然的底色。《说文解字》中如是记载:“青,东方色也。”它是东方特有的文化,象征万物生发,也是春日之神与百花之神。
古时,“青”常被用来描述生命萌发时的颜色。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它是常客——“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寓意,青绿与春天联结在一起。每每提及一年的开端,人们就会想到这些色彩。田野里的麦苗、山林中的草木、碧绿见底的水涧湖泊、漫山遍野的茶丛,都是青绿的化身。在广袤的大地上,它们和谐共生,让山水有机地构成了一个整体。
青与绿自始至终是自然的底色。(图/图虫创意)
人们看到青与绿时,不自觉地就会陶醉其中,它们就像山与水共同呈现的交响曲,不同的音符与乐章,承载着中国人对于生命和谐的期冀。这也使得青与绿在让人们获得感官享受之余,也能让人体味到何为希望与活力。这也许是这两种色彩绵延至今的缘由之一。
青与绿的魅力从自然中生发,却又不止步于此。对精神有所追求的国人,必定会更进一步,深挖当中的精神意涵。人们常讲:“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种对岁月久长的企盼,早就为青绿注入了哲学意味。
那么,为何人们偏好青绿的审美呢?这一切可以从历史文化中得到答案。
首先,作为艺术品的青绿肇始于唐,正是因为国力强盛,有经济支撑和物质基础,方能使用相对珍稀的材料进行创造。从这个角度看,青绿始于盛世,而其气质中的高级、典雅也是与生俱来的。
纵观整个色彩发展史,人们还会发现,文化的开放、和谐与交融对青与绿的传承也有所裨益。当创作者有胸怀、有眼界时,这类色彩自然会进入日常审美之中。
此外,青与绿所代表的山水,还为文人雅士提供了心灵慰藉。无论人生况味如何,青与绿都能用自己的瑰丽,去抚慰人们的内心。这是只有国人才懂的一种境界,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正是这样的价值追求。
古人在山水见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图/《中国》)
对中国人来说,这是独有的艺术品味角度。青绿既代表感官之上的飘逸与超脱,更饱含中式智慧与哲思。时至今日,我们对这种理念也依然能感同身受。
正是因为这些精神层面的意蕴,青绿才成为了文艺作品与生活里的常客。古往今来,人们不断地从这个传统文化符号中汲取智慧。在青与绿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人们不断感受到流转千年的中式美学。
绿色为底,昭示着活力与生命力,而在此基础上,山水和谐共生,人与景的相互交汇,也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之感。这是国人独有的情怀,也是文化共生、美学相融的范例。它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生活理念——山水相逢,唯此青绿。
在享受青绿飘逸、超脱的乐趣之余,这也是一个了解文化的窗口——在真正的青绿环境中体味何为风景与人文的融合、何为极致的生机与魅力。
作者:卡布达
校对:赖晓妮
排版:嘻 嘻
封面:《中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