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儿医小课堂 132 | 支原体肺炎,四环素到底该不该用?

2023-11-20 09: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期许多孩子不幸中招肺炎支原体,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甚至引起肺炎、肺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等。

在看过不少肺炎支原体相关的科普后,相信家长们对肺炎支原体已经有所了解,也十分关心肺炎支原体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耐药问题。

那么,肺炎支原体患儿抗生素耐药该怎么办?四环素药物可以使用吗?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肺炎支原体抗生素耐药问题

肺炎支原体(以下简称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是造成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可以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通易感,且继发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的比率较高。

支原体每3-7年就会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随着今年支原体流行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抗生素耐药。

支原体的首选抗感染方案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就是家长们相对比较熟悉的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但随着这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滥用,支原体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也日益攀升,支原体结构域Ⅴ区A2063G、A2064G基因位点突变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A2067G、C2617G突变发生低水平耐药。目前国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比较普遍,耐药率在88-100%。

四环素类药物能不能用?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提到了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acrolide-unresponsive MPP,MUMPP):指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过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2小时,仍持续发热,临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学无改善或呈进一步加重者。

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这样的患儿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它们对耐药支原体肺炎具有确切的疗效。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总体安全性较高,在推荐剂量和疗程内,尚无持久牙齿黄染的报道。对于可疑或确定耐药的MUMPP,以及难治或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孩子推荐使用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等新型四环素类药物

用药小Tips:

可与食品、牛奶或碳酸饮料同服;

药物滞留于食道并崩解时,可能会引起食道溃疡,所以用药期间应多饮水,服药后30分钟最好避免躺下;不建议将胶囊打开后服用;

用药期间对光敏感,有可能引起光敏性皮炎,应避免日晒或采取防晒措施;

与含活菌成分的益生菌,以及含钙、镁、锌等的药物一起使用时,需要间隔至少2小时;

如果需同时服用铁盐类药物,可以在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前3小时或后2小时再服用;

与奥美拉唑、碳酸氢钠等抑酸药一起使用时,需要间隔1-3小时;

服药期间,尿液可能变成黄棕色/深褐色、绿色或蓝色,属于正常现象,停药后会恢复正常。

原标题:《儿医小课堂 132 | 支原体肺炎,四环素到底该不该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