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事关社保!这项缴费,即日起开始!政府补贴力度加大!忘了很麻烦......
重要提醒!
本市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
参保登记缴费
即日起开始受理
2024年本市财政持续加大
对参保居民普惠性补贴力度
人均财政补助增加超过430元
市民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
完成个人缴费
2024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
和个人缴费标准
请注意
1、对农村居民个人缴费给予适当补贴。
2、对参保人员中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成员和低收入困难家庭中60周岁以上人员,以及高龄老人、职工老年遗属、重残人员等群体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按规定减免。
办理方式和渠道
各类人员的参保登记方式与往年基本一样。除在校学生、在园(所)幼儿和农村居民外,其他参保人员可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完成2024年度参保登记,并可以在5个工作日后,通过线下、线上多个渠道,完成个人缴费。
一、缴费模式
2024年,医保部门负责参保登记、审核参保资格;税务部门负责按政策核定缴费数额并收缴。
二、缴费群体
经审核符合参保条件的缴费人,按缴费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
1、本市各级各类院校学生
2、本市农村户籍居民
3、除以上两类外的其他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人员
三、缴费方式
(一)集中汇缴
本市各级各类院校学生应当到所在学校办理参保登记缴费手续。
符合参保条件的:
由所在学校统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并通过税务社保费代收客户端缴费。
缴费流程:
1、所在学校向医保部门统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2、所在学校收到医保部门发放的集体申报核定单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社保费代收客户端申报缴费。
(二)批量扣款
农村居民应当到户籍所在的村委会办理登记手续,统一由税务部门采用银行批量扣款方式划款。
缴费流程:
1、农村居民应当到户籍所在的村委会办理参保确认手续,无法进行信息确认的,需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签订扣缴协议、办理参保登记、变更人员信息等。
2、税务部门于12月12日、12月22日采取银行批量扣款方式划缴医保费。
(三) 自行缴费
符合参保条件的
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在线缴费,也可通过就近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内容来源:上海医保局
足不出户!线上缴费指南
第一步: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直达服务。(或者打开“随申办市民云”APP,首页搜索栏搜索“个人社保缴费”,点击相应搜索选项即可进入服务)
第二步:根据页面提示填入您的个人信息,依次完成身份证信息、参保信息选择、缴费信息提交三个步骤即可申请。
“随申码”看病就医
不带医保卡、少排队,还可以在随申码场景配置页,开通随申码医疗场景,享受看病就医全流程数字化医疗服务
开启后,支持本市医保参保用户,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扫码就医、购药
仅需手指点点,即可掌上轻松开启
通过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
自2023年12月1日起,已组建家庭共济网且选择“共济缴费”的,医保部门将从组建人历年账户结余资金中直接扣除家庭成员的参保缴费,无需个人再通过线下或线上渠道缴费。
注意
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愿意以共济缴费方式为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缴纳2024年居保参保费的,在确保职保历年账户结余资金可足额支付参保费的前提下,务必于2023年12月25日17:30前,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组建家庭共济网、选择“共济缴费”使用方式,以便医保部门及时完成扣款及汇缴,避免错过截止缴费期,影响待遇享受。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医保账户家庭共济】
组建家庭共济网指南
第一步:进入服务后,点击“立即办理”由组建人(出资人)据情况选择组建家庭共济网进入(“身份证”或“其他证件”)。
第二步:根据申请流程完成组建家庭共济网,选择家庭共济资金使用方式。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对象
凡未参加其他基本医疗保险,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医保:
1、具有本市户籍,年龄超过18周岁的人员
2、具有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和婴幼儿
3、本市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生、高职高专学生以及非在职研究生
4、符合规定的其他人员
网上直接缴费的续保人员
为进一步方便居民办理参保手续,已参加2023年本市城乡居民医保,无外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人员,视作续保人员,不需要前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可直接通过线上缴费渠道缴费或由他人代为缴费,或通过“共济缴费”方式完成缴费,实现“零跑动”(习惯线下窗口办理的人员,仍可通过线下缴费渠道自行缴费)。
具体条件如下:
01、上一年度年满19周岁及以上的本市城镇户籍人员。
02、除在校学生、在园(所)幼儿以外的18周岁以下本市户籍人员。
03、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人员(有效期内,下同)。
04、本市户籍人员和《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持《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的配偶和18周岁以下的子女,以及在本市实际居住、且已持有本市公安部门签发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2年以上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
05、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外省市户籍配偶及非本市在校学生(18周岁以下)和非在园(所)幼儿。
重要提醒
2024年,本市城乡居民医保的登记缴费期截止2023年12月25日17:30,希望符合条件的居民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办理登记参保手续,及时缴费,确保个人医疗保险待遇及时享受。
有关参保登记和缴费的办理流程,可至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咨询;或拨打医保服务热线12393咨询参保登记与共济缴费问题,拨打税务热线12366咨询线上线下缴费问题。
常见问答
2024年城乡居民的医保待遇有哪些?
2024年居民医保住院和门急诊医保报销比例按现行政策执行。此外,参加本市居民医保的人员,同时还可享受居民大病保险。参保居民因患重症尿毒症透析治疗、肾移植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治疗和部分精神病病种治疗所发生的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报销后,其个人自负费用可由大病保险资金再报销60%,本市低保、低收入家庭成员报销65%。在校大学生因患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一并纳入居民大病保险范围。
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如何调整?
为了保证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2024年政府财政继续加大对城乡居民医保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居民医保总筹资标准。具体为:
70周岁以上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16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595元/年、财政补助6574元/年;
60-6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16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765元/年、财政补助6404元/年;
19-5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414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935元/年、财政补助3214元/年;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筹资标准调整为241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295元/年、财政补助2124元/年;本市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高职高专学生以及非在职研究生(以下简称“大学生”),筹资标准调整为114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295元/年、财政补助854元/年。
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标准如何调整?
2024年,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按照国家要求,适度调整个人缴费标准。具体为:
70周岁以上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595元/年;
60-69岁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765元/年;
19-59岁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935元/年;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以及大学生,个人缴费调整为295元/年。
重要提醒
为进一步方便居民办理参保手续,已参加2023年本市城乡居民医保,无外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人员,视作续保人员,不需要前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可直接通过线上缴费渠道缴费或由他人代为缴费,或通过共济缴费,实现“零跑动”(习惯线下窗口办理的人员,仍可通过线下缴费渠道自行缴费)。具体条件如下:
1、上一年度年满19周岁及以上的本市城镇户籍人员。
2、除在校学生、在园(所)幼儿以外的18周岁以下本市户籍人员。
3、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人员(有效期内,下同)。
4、本市户籍人员和《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持《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的配偶和18周岁以下的子女,以及在本市实际居住、且已持有本市公安部门签发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2年以上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
5、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外省市户籍配偶及非本市在校学生(18周岁以下)和非在园(所)幼儿。
6、持B类居住证人员的配偶及非本市在校学生(18周岁以下)和非在园(所)幼儿。
通过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
自2023年12月1日起,已组建家庭共济网、且选择“共济缴费”的,医保部门将从组建人历年账户结余资金中直接扣除家庭成员的参保缴费,无需个人再通过线下或线上渠道缴费。提醒: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愿意以共济缴费方式为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缴纳2024年居保参保费的,在确保职保历年账户结余资金可足额支付参保费的前提下,务必于2023年12月25日17:30前,通过 “随申办市民云”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的地方专区,组建家庭共济网、选择“共济缴费”使用方式,以便医保部门及时完成扣款及汇缴,避免错过截止缴费期,影响待遇享受。
“随申办市民云”APP【互联网医院】专区
足不出户在线复诊、药品配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达服务
文章内容和配图来源于|上海杨浦官方微信。转载和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原标题:《事关社保!这项缴费,即日起开始!政府补贴力度加大!忘了很麻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