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洪涛: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试验田
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逐步发展完善,是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一道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央在西藏施行了一系列打破常规的优惠政策,由西藏先行先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提高后,在全国普遍推广实施。从这种意义上说,西藏的探索成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试验田”。
40多年来,在西藏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到全国的政策措施包括:
免除农业税。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从1980年开始在西藏范围内免征农牧业税。西藏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第一个免除农业税的省级地方。这项政策的实施为西藏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制定了“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等一系列有利于西藏经济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此,在我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使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免除农业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西藏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试验意义不可忽视。
免费义务教育。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从1985年起西藏自治区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穿、包住“三包”政策。此后已连续多次提高补助标准,目前每年人均标准已经达到4200元。“三包”政策极大缓解了农牧民家庭上学的经济压力,调动了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2012年起,西藏自治区全面实现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职业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建立健全从学前至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目前各类资助政策和项目已达40项,建立了适应西藏农牧区需要的寄宿制学校教育模式。相比之下,全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普惠性幼儿园教育制度,至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6%。部分特殊欠发达地区在中央政策支持下,学习西藏的做法,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一些发达地区实现了特殊教育领域15年免费教育。西藏再一次走在全国前列。目前,西藏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各项指标。
对口支援政策。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战略方针和“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模式。2001年召开的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增加部分省市和国有骨干企业承担对口支援工作。逐步完善相关政策,由中央国家机关部委、17个发达地区省市和15个重点央企在干部人才、项目资金、产业技术方面对口支援西藏,实现自治区、地、市、县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口援藏顶层设计不断丰富完善,对口援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广大援藏干部人才奋力拼搏,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这一有效实践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等都借鉴了对口支援西藏的经验,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完美体现。
教育医疗组团式援藏。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出台了组团式教育、医疗援藏政策。教育“组团式”援藏工作着重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从“输血供氧”转变为“造血制氧”,为西藏当地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有助于补上西藏基础教育短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打造“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各省市多家医院参加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已经进行8年,通过“专家带骨干”等模式,全方位帮扶培养本地人才,不断补齐了西藏医疗短板,让百姓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这一系列成功做法已经推广到了新疆、青海等省区,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出了新路。
生态保护第一。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总结归纳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重要的一条是“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西藏,这个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在西藏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凸显。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在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人类美好未来上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西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和平解放72年以来,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无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西藏在汉藏双语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方面取得实质成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例如,2023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9卷本《历史铸就统一体——考古与文物所见西藏和中原关系资料研究》,是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精品力作。
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西藏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方面有许多创新之举。1995年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进行金瓶掣签,经中央批准完成班禅转世。2010年,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制发“藏传佛教活佛证”,成为活佛合法身份的证明。针对藏传佛教界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假冒“活佛”四处行骗的投诉,2016年上线了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扶正压邪,帮助广大信众辨别真伪。统一制发“藏传佛教僧尼证”,建成可以便捷有效查证的现代化僧尼“度牒”管理系统。我国一些宗教和教派也学习采纳藏传佛教经验,建立了宗教教职人员管理体系。大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创办西藏第一所高层次藏传佛教综合性院校西藏佛学院,汇集藏传五大教派的僧尼学员,办学规模、毕业人数在全国藏传佛教院校中居于首位。位于北京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与西藏等省区藏传佛教院校共同建立了以高级学衔“拓然巴”为标志的完整学衔体系和教育体系。僧尼学员们表示:“佛学院能有今天的规模,对宗教和民族团结、国家与社会稳定、弘扬佛法和藏文化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从心底里感谢我们党和政府!”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召开7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这一系列治藏方略在西藏的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试验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探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研究、总结、宣传和推广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西藏频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