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永远的八十年代

2023-11-17 14: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永远的1980年代

陈建中

1985年我第一次去了香港。

从北京飞广州,因为没赶上最后一班去香港的直通车,只能坐上去深圳的最后一班火车。从罗湖桥稀里糊涂经过“人民入境事务处”一脚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再次搭上列车到了红磡车站,又稀里糊涂被红色的士拉过维港,一眼看到霓虹闪耀的铜锣湾,顿时邓丽君的《香港之夜》变成了画面,香港向我投放了一幅彩色世界的视觉动画。在香港我才明白除了邓丽君外还有谭咏麟、张国荣,除了《人民画报》外还有《龙虎豹》,除了正广和还有可口可乐。我在攒足钱买我第一架相机海鸥DF前先在香港买了我的第一本摄影入门书《摄影技艺百讲》,我的摄影经历便从1985年的香港开始了。

香港回来不久,我看到了一份四开4版的摄影小报《摄影报》。《摄影报》不久后改版成对开4版的《中国摄影报》,又不久,原来的《中国摄影报》变成了《人民摄影报》。

1988年1月5日,世界新闻摄影展首次来华展出,3月10日,艰巨历程影展在京开幕,4月5日,现代摄影沙龙推出88‘展,当天更名“中国当代摄影学会”,7月25日,15届全国影展评选揭晓,《太阳与人》获单幅彩色作品金牌奖,但因为女人体翻拍自国外美术作品,引起摄影界广泛争论。争论焦点集中在摄影本体,摄影特性,摄影理论和创作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这一系列的展览和争论第一次给中国的摄影文化注入了观念碰撞的助推剂。

1988年11月21日,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幕,成为中国摄影史上规模最大,对中国摄影变革影响最深刻的一次中外交流活动。中国的纪实摄影师们第一次在国际摄影周期间的与国际同行交流中被要求只用50mm标准镜头和反转片进行街拍,用测光表而不是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来掌控曝光,并直接通过反转片的幻灯投放来评判技术和美学上的优劣。这一系列的交流培训为中国摄影师在新闻纪实摄影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叙事方式上的开放思维打开了一扇天窗,看到了与外部世界所看到的同一片天空。

1980年代是中国与世界最积极互动的年代,一个永远的年代。

“永远的八十年代”摄影主题拍卖

作品选登

任曙林作品——1979年6月,“星期五沙龙”在海坨山。左起:孙诚、许阳、王晓松、池小宁、张岚、李恬、狄源沧——杨光 、任曙林 ——袁文园 —— 郭劲

朱宪民作品——1980年,山东,渡口

李晓斌——1980年,北京,圆明园,“星星美展”、“四月影会”、“今天”诗会中的一些文艺青年,每逢星期天就经常来这里聚会,喝酒,跳舞

李晓斌作品——1980年春,北京动物园,一对情侣

王志平作品——灿烂的回忆,1979年拍摄,1980年首展于《四月影会》第二回展。

李英杰作品——1980年3月,四月影会在东四3条胡同王志平家中选片,从右至左:王立平、罗晓韵、李晓斌、高强、金伯宏、王志平、常梦、吕小中、张岚、王苗

李晓斌作品——1980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女排第一次赢得世界冠军,广场上欢呼庆祝的人们

王玉文作品——1981年,辽宁新宾县,在树洞中等车

袁学军作品——我们劳动去,1981年,北京

张兆增作品——1982年,北京,北海公园冰场

李江树作品——1982年,乡村女教师,河北阳原县玉屏山高家洼,海拔2000多米,有26户人家。1975年高中毕业的的贺翠花上山教书已七年

王沛作品——1982年,陕西,延安

王文澜作品——1983年,北京

巴义尔作品——1984年,劳动人民文化宫里的青年集体舞

任署林作品——八十年代中学生,1984年,北京171中学操场

刘占坤作品——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宿舍

刘振祥作品——1985年,台湾电影《恋恋风尘》(侯孝贤导演)剧照

刘振祥作品——1985年,台湾电影《恋恋风尘》(侯孝贤导演)剧照

任署林作品——八十年代中学生,1985年6月,北京总政游泳馆

郭建设作品——1986年,海边的女排姑娘

任署林作品——八十年代中学生,1986年4月,北京171中学小礼堂

王苗作品——野外拾回的小诗,雁荡山之春,1986年

肖萱安作品——束缚与运动,1987年

李百军作品——1987年,山东临沂,民间歌舞吸引着农村青年

王征作品——1987年,嘎女子,宁夏同心豫旺

柏雨果作品——1988年,张艺谋与巩俐

胡武功作品——1988年,陕西眉县跑窝教堂,中西合奏的自乐班

时新德作品——1988年,北京前门肯德基店

朱宪民作品——1988年,深圳,时尚的打工妹

朱宪民作品——1988年,惠州,打工妹

线云强——他从硝烟中走来,1988年,老山前线

曾年作品——崔健和他的乐队在天安门,1988年

罗浩作品——对话,1988年,珠穆朗玛峰下。图中人物,由左至右:于小冬、曹勇、李新建、蔡显敏(均为艺术家)

赵利文作品——1989年,城墙下的婚礼,西安

任曙林作品——1989年6月,北京颐和园

杨延康作品——1989年,四川雅安,川藏线上的照相馆

李樯作品——1989年,山西保德赵家沟,收秋的一家三代

林添福作品——1989年,云南,独龙江

徐志伟作品——1989年,北京

潘科作品——1989年,渭南,侯登科(右)与胡武功(左)

52位摄影师,90幅“80年代”经典照片。

“1980年代是中国与世界最积极互动的年代。”

“虽然时代的痕迹可以被隐藏,但痕迹所经历的激荡会像水波漪涟向前不断地推动,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激荡。”

这是一批“无可估量的视觉文献”。

——END——

相关阅读

原标题:《永远的八十年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