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毁了生意丢了道义,赵一鸣的算盘或许打错了?

2023-11-16 15: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陶魏斌

从江西小城宜春走向全国市场,赵定和他的“赵一鸣零食”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作为量贩零食赛道的老三,这次赵定选择通过抛弃“恩人”,投抱竞争对手怀抱的方式,迎来了共同成为行业“老大”的地位——不过这未必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5天前(11月10日),国内量贩零食行业里的老大“零食很忙”和老三“赵一鸣零食”宣布进行战略合并。双方合并后,在人员安排上,赵定将继续担任赵一鸣零食首席执行官,晏周将继续担任零食很忙CEO,而集团董事长的职务则给到了晏周。

股权信息显示,双方交叉持股,赵定和其早期投资方黑蚁资本,一起换到了“零食很忙”的约40%股份,而代价是让晏周拿下了“赵一鸣零食”近88%的股份。

这意味着赵定已经向行业老大“缴械投降”——此前两家在多地为争夺市场份额,一直在打价格战。很显然,这是一场让两家董事会成员都坐立不安的竞争,最终他们决定谈一谈。

1、为什么门店越多赚的越少

34岁的宜春青年赵定,早些年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商业抱负。当年,18岁的赵定,高中肄业后只身前往上海打拼——事实上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摄影师,为此他跑去一家摄影工作室做学徒,后来,他还用自己在老家开炒货零食店赚来的20万,去上海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

不幸的是,摄影工作室没撑到3个月就入不敷出了。而这次铩羽而归,让他老老实实回到宜春开零食量贩店——那是在2015年,四年后,赵定正式成立了“赵一鸣零食”品牌,并开出了首家直营店。

“用我儿子名字命名,这不是说未来要传给他,而是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去做品牌。”赵定解释为什么取名“赵一鸣零食”的原因。

今年2月,已经开出近千家门店的赵定拿到了黑蚁资本和良品铺子的1.5亿元融资,估值在15亿左右。

到了8月中旬,“赵一鸣零食”的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2000家,20个月的门店增长率高达2200%。

随后,“赵一鸣零食”遇到了行业老大“零食很忙”的正面狙击。从长沙杀出来的“零食很忙”起步于2017年,目前全国门店数已超4000家,是目前量贩零食赛道的开店大王。

双方在各自的“大本营”江西和湖南“杀”得不可开交。

媒体报道记录称,双方折扣力度从刚开业的8.8折,到7.6折、7.2折乃至5.5折。当地消费者表示,折扣在三天内变动多次,“赵一鸣打出了5.9折,零食很忙看到了,连夜做新海报宣布5.8折,而后赵一鸣也发狠了,打出5.5折。”

对于一个本身就利润薄如纸片的行业,价格战一定是最不划算的竞争。“都是输家,没有赢家。”赵定说。

而同时,行业的整合也在加剧。万辰集团整合陆小馋、来优品、好想来、吖滴吖滴四大品牌,统一命名为“好想来”,日前又收购浙江宁波“老婆大人”品牌管理团队,全国门店数量也接近4000家。

量贩零食赛道不断整合的逻辑并不复杂——在这个以“低价”作为心智的商业模式中,只有实现规模化才能降低整体的采购成本,用规模优势向上游供应商谈判,获得更低的价格,这是量贩零食品牌商最核心的利润来源。

去年全年,“赵一鸣零食”营收12.15亿元,净利润3844万元,今年上半年营收达到了27.86亿元,利润更是超过去年全年为7631万元,看上去足够振奋人心,但事实上,赵定手上的净利润率已经跌到2.74%,而去年这个数字还有3.16%——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门几乎令人捏把汗的生意。

很大概率是因为价格战让“赵一鸣零食”丢掉了不少净利润。

2、黑蚁资本为什么急了

如果说晏周和赵定还能寄于“时间换空间”来打一场持久战,但背后的资本或许等不及了。

在“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的这场交易中,黑蚁资本在其中或许出了不少力。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赵一鸣零食”的早期投资者,良品铺子的“出局”颇为令人意外。

就在双方宣布合并前的20多天,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将其持有的“赵一鸣零食”3%的股份悉数转让给黑蚁资本,而良品铺子的这笔投资才刚刚满半年。

黑蚁资本成立于2016年,彼时新消费浪潮正方兴未艾,投身其中的黑蚁资本在第二年就投了两个大名鼎鼎的品牌“泡泡玛特”和“江小白”。

不过在当时,泡泡玛特已经到了上市前的倒数第三轮,如今泡泡玛特股价也不如人意,离最高峰跌去了近八成,而江小白则依然没有走到IPO时间。

黑蚁资本近年来所投项目数量分布 数据来源:企查查

企查查数据显示,黑蚁资本成立至今公开披露的投资项目有33个,目前上市的为泡泡玛特、巨子生物、海伦司,均为门槛较低的港股市场,其中股价表现最好的巨子生物最近也出现了腰斩。海伦司则上市后一路下跌,不但破发,还离上市首日高点跌去80%左右。

事实上,这几年随着所谓“新消费品牌”神话的破灭——当年的雪糕刺客钟薛高,甚至传出“发不出工资”。

而一些头部新消费品牌,在寒冬之中“无奈”选择继续扩张——它们试图扩大市场份额,以增长的门店、产品线来掩盖利润端的疲软。

融资端的寒冬更是令人担忧。

在去年12月,新消费领域总计只完成39起投融资事件,远低于11月的50起,较2021年同期的89起更是直接腰斩。同时12月的累计投融资金额,也只有14亿元,环比、同比分别大跌48.15%和79.23%。

覆巢之下无完卵。一直以消费赛道为主投资领域的黑蚁资本,这几年同样身处寒冬——今年他们甚至关注起智能制造和电子消费品领域,这多少有点“无奈”。

“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是退出,没有退出,所有的盈利都只不过是账面浮盈而已。” 这是一句被投资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名言。作为一家已经成立7年的投资公司,黑蚁资本背后的LP们或许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了。

而这也是为什么像黑蚁资本这样的投资公司,会急于推动被投企业去做行业并购的原因——更多时候,他们是基于做大行业规模,实现尽快上市的目的。

当年蘑菇街和美丽说的合并如此,58同城和赶集网的合并亦如此,它们在合并后,失去控制权的一方连同创始人,最终都黯然离场,而在上市之后也是一地鸡毛。

现在这样的场景或许又将在“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身上重演。

3、赵定或将生意和道德两不保

赵定曾说,想成为零食界的“拼多多”。但很有可能,“赵一鸣零食”不但成不了拼多多,甚至随着行业规模的做大,量贩零食或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拼多多能崛起的关键在于,通过对消费链路的大幅缩减,及商家低成本的运营,实现了“低价”零售的用户心智,迎合了当下的消费趋势。

和“赵一鸣零食”这类量贩零食品牌不同的是,拼多多是平台模式,上面活跃着的大量中小商家,通过直接对接白牌工厂、农产品基地等方式,实现“薄利多销”。而“赵一鸣零食”们,在对接上游的白牌零食工厂后,需要通过加盟商的销售来实现。这中间,加盟商、“赵一鸣零食”和白牌工厂,都需要利润,特别是加盟商,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至少不能低于零售行业的正常利润)来满足他们,倒戈是迟早的事情。

量贩零食的商业逻辑,是通过补贴店内一些知名品牌商品,把价格“打”下去,给用户植入“低价”的心智,然后通过销售白牌产品获得最终利润。

事实上,现在量贩零食的“低价”,已经让很多新晋加盟商,对收回投资成本的长周期感到不耐烦。而对知名产品的补贴,也让品牌商感到“不舒服”,因为这破坏了其原有的价格体系。

同时上游零食工厂针对量贩零食的“压价”,也开始动起了很多“脑筋”——对于白牌工厂来说,赚钱可能比品牌更重要。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面对量贩零食店里“一降再降”的价格,难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担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起食品安全有关的事件,势必会对整个行业带来致命的信任危机,而上万家门店在全国各地开张营业,面对极度微薄的利润,加盟商和白牌工厂,在品控问题上难免会“走神”——有一句话叫:考验人性总是危险的。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量贩零食的价格导向,无限压低供应商的利润,让零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行业门槛,再次回到解放前。

事实上这几天,网络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对“食品安全”和目前依赖规模扩张的量贩零食商业模式,表示了担忧和质疑的声音。

视频号“量贩零食产业促进会” 相关内容下的部分留言

自媒体《快消》上相关稿件的消费者评论

从上述这个角度来说,“赵一鸣零食”抛弃良品铺子这家以供应链和产品高品质见长的零食品牌,转而投入“零食很忙”的怀抱,或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事实上,从合规的角度来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赵定完成如此重大的股权变更,很难想象这是一场“临时起意”的交易。

也许丢掉了用儿子姓名命名的“赵一鸣零食”的赵定,还丢掉了自己商界的信誉。等待他的,也许,并不是眼前的“确定”,而是更多的未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