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3本书:故事抚慰人生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思想新闻中心
2023-11-15 16:22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乍寒。适合阅读的季节。故事,提供快乐和慰藉。

《阿尔茨海默病先生的妻子》

蓝江/著,新星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阿尔茨海默病先生的妻子》一书记录了作者蓝江夫妇九年婚姻时光,同时也记录了蓝江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妻子的九年照护经历。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人而言,这一疾病都意味着一段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家属被迫目睹爱人在痛苦中挣扎、逐渐变得陌生,却对此无能为力。随着病程发展,渐渐失去自理能力的病人需要家属提供更多的照护,后者必须承担起越来越沉重的照护责任。

作者蓝江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某天在大学担任董事会顾问的丈夫克拉德被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在此后九年对丈夫的照护生活中,她以充满爱、乐观、理解和尊重的方式照护丈夫,并且真正做到了看到希望,找到内心的力量。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者工作的艰辛程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相较于作者的付出,这样的认识无疑是单薄且片面的。在患者逐渐变得陌生,失去自理能力的情况下,照护者如何肩负起日渐沉重的照护责任?患者和照护者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照护者的责任边界又应该由谁来界定?社会和家庭能否为照护者分担一部分压力?照护者的心理压力又该如何释放?或许爱已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

《本草环球记:5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

高晞、【荷】何安娜/主编,中华书局,2023年9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上学时第一次去美国,家里亲戚委托采买“正宗花旗参”。我两眼一抹黑,最后在华人bbs上查到一家威斯康辛州的农场,通过邮件给那里的老农发送订单,刷卡付钱,就这样颤颤巍巍地完成了在美洲大陆的第一次采购。老农的网站上说,他们的人参天然优质,但只有图片参考,除了邮箱以外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之所以印象深刻,不仅因为上当受骗的恐惧,还因为好奇:这个当地人自己不吃的玩意儿,究竟是怎样声名远播到大洋彼岸、被中国人奉为珍品的?读到这本书中的《在中国推销北美人参——一个18世纪中叶的全球投机泡沫》一文,突然激活了那些记忆,在一个全球贸易史与知识文化史的网络中延展开来。

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论文集,从大黄、阿魏、人参、丁香、中国根、金鸡纳到近代的营养品、抗生素、“虎标万金油”、凉茶……来自世界各地的18位学者以全球史的视角、知识史的脉络或是商业文化的考察追踪“本草的环球旅行”,前沿且有趣。

相对独立而具有启发性的一篇文章《从药理学角度审视古代本草记载中的药效毒理问题》是王家葵先生手笔,他指出古今知识范式不同,传统药学文献中的表述需要药理学的“翻译”。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科学训练的研究人士,使用古代本草资料,往往发生误读,这也是当下火热高产的医疗史作品中不算少见的遗憾。

《倒霉的人类学家:托拉查笔记》

【英】奈吉尔·巴利/著 向世怡/译,海峡书局·后浪,2023年8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主要因为作者实在太幽默了,虽然有一点点碎碎念,但就是那些细节让读者忍俊不禁。对人类学的高级黑也是看似稀里糊涂的他的深刻反思:“我从未真正搞懂是什么驱使人类学家进入人类学这一领域。可能只是纯粹好管闲事,战胜了理智和谨慎……田野工作往往是研究者为解决个人问题而做出的尝试,而不是试图了解其他文化。虽然在这个行业中,它常常被视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婚姻破裂了,去做一些田野工作,找回一点感觉。对未晋升感到沮丧?田野工作会给你带来一些其他的烦恼。”这让人想到,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往往是非常具体和个人化的,而不是大家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宏大叙事。

不管作者的经历显得多么倒霉或者叙述多么漫不经心,这本书都会让你切实感受到文化冲突的存在。除了作者在印尼的经历之外,印尼雕刻师在英国的遭遇更能让人感受到文化冲突的有趣。为了在博物馆建造谷仓,印尼雕刻师来到伦敦。他们不能理解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觉得应该直到天黑才放下工具;雕刻师内内克不习惯乘自动扶梯,虽然“他可以在托拉查的一座油腻腻的木桥上随意奔跑”,而作者“必须蹲下来爬过去”。但好在他们并不排斥新鲜的事物,作者说,“对于他们为何能这么快改变一生的习惯以获得全新的体验,印尼人有现成的回答。所有这些行为都可以用‘cari pengalaman’来解释,意思是‘寻求经验’是件毋庸置疑的好事。”有一天,雕刻师们兴高采烈地从外面回来,笑得东倒西歪,说伦敦的公园里到处是疯子,因为他们用绳子牵着狗到处走来走去。作者对他们说,这就跟他们在当地对待水牛的情况一样。虽然雕刻师们气呼呼同意了,但仍然觉得这是两码事,“遛狗就像遛老鼠一样”。总之,书中这样好玩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刻意强调文化的重要,但依然让你觉得文化原来是非常神奇有趣的存在。

《光的把戏:艺术与景观文集》(Tricks of the Light: Essays on Art and Spectacle

【美】乔纳森·克拉里/著,Zone Books,2023年8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美国著名的现代视觉文化理论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系夏皮罗讲席教授乔纳森·克拉里先前出过四本书,近年来相继被翻译成中文。四本书可以一分为二:早年的大著《观察者的技术:论十九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和《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是关于现代观察者被不断再造的历史,晚近的小册《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和《焦土故事:全球资本主义最后的旅程》是对于当代图像和信息技术的批判。这两条线索都出现在了他最新出版的文集《光的把戏》中。该书辑录了克拉里讨论现当代艺术和二十世纪媒介系统、技术环境转型的二十五篇文章,其中最早的发表于1970年代中期。显然早期这些对于画家、表演艺术家、作家、建筑师、摄影师、导演的评论,预示了克拉里之后著作中的诸多关怀,我们能够清楚看到福柯、德勒兹一脉,当然还有德波对他的影响。电影是贯穿克拉里批评工作的主线,他愿意置喙的导演,如戈达尔、弗里茨·朗、库布里克、波兰斯基、大卫·柯南伯格,往往既非单纯实验派,亦非单纯通俗派,而是兼顾二者。克拉里对当年大行其道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一流颇不以为然,他旗帜鲜明地站在德勒兹和加塔利一边反对弗洛伊德派的陈词滥调,这尤其体现在他的恐怖电影分析中。至于他对“无意识”的冷水,则要一直泼到《24/7》。

《会战成瘾:军事史上的野心陷阱》

【美】卡塔尔·诺兰/著 丘梦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2023年9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这是一部军事史著作。作者旗帜鲜明地指出,“没人能真正指挥或控制诸如战役这样一种复杂而动态的事物,遑论战争”。而像滑铁卢、葛底斯堡、中途岛、斯大林格勒等会战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现代战争中,人力、物力的损耗速率——即消耗——才是压倒一切的决定性因素。

“会战”之所以令普通民众甚至军事将领着迷“成瘾”,是文学、历史学、民族主义等因素的“合谋”。这种一战歼敌的诱惑,遮蔽了残酷的消耗背后那毫无意义的苦难。“本书的目的是就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帮助纠正扭曲的大众记忆,涤除决定性会战在公众想象中的流行形象。”作者站在对军事史研究者、爱好者影响深远的克劳塞维茨的对立面,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审视战争的全新视角。

《箭术与禅心: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实录》

【德】奥根·赫立格尔/著 靳婷婷/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8月版

推荐人:杨小舟

推荐语:

最近入坑了射箭这项安静的运动,这本小书是我在搜索射箭相关书籍时发现的,只有一百多页,第一遍很快看完,觉得有点意思,又看了第二遍,然后又看了第三遍。

这本小书的作者——德国哲学教授赫立格尔——为了追求在西方哲学中无法得到的生命意义,远渡重洋来到东方的日本学禅。在多次碰壁之后,他通过向一位弓道大师学习箭术,体验到了禅的真义。他将自己这段曲折的学习经验生动地记录下来,虽然篇幅短小,但却难能可贵地以文字传递了不可描述的禅悟经验。

此书德文原版1948年出版后,60年来一版再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据Goodreads上讲,这本书首次把“禅”的概念普及到了西方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开始兴起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那时不少西方的年轻人和学者试图探索更加广阔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方式。

我读第一遍时,对书中的禅机对话是一扫而过的,有意不在这些内容上耽搁太久。作者的箭术老师是阿波研造大师,在日本被尊为“弓神”,我抱着功利目的,就是想看看书里有没有关于箭术的诀窍。结果是有的,但是对使用反曲弓的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辨别采纳。比如,阿波研造对拉弓的要求是:“拉弓时不要用上全身的力气,而要学习只让两手用力,肩膀与手臂的肌肉是放松的,仿佛它们只是旁观者似的。”他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并习得:使拉弓与放箭“心灵化”。赫立格尔的疑惑和我是一样的:不用肩背大肌肉,只用手的话,弓怎么拉呀?

搞哲学的西方人赫立格尔直来直去,他从“术”的角度认为,勤加练习会使力量变大,拉弓的问题会自然解决。但是并没有,因为手拉弓的效率,的确不如用肩背肌肉群拉弓,也就是更吃力。

他练不下去了,向师父请教,师父才慢慢告诉他,问题出在呼吸上。

“他把拉弓放箭的连续过程分解为几个步骤:握弓,搭箭,举弓,拉弓并停留在最大张力状态,然后放箭。每个步骤都开始于吸气,然后将气屏在腹部,最后呼出。结果是呼吸自然地配合,不仅强调了个别的位置与手的动作,而且依照个人呼吸的不同,将一切动作编织成有韵律的过程。”

读到这里我会心一笑,因为我意识到呼吸有助于稳定身体和动作,是在跌跌撞撞地练习了三个月以后忽然想到的。现在但凡有点自学运动经历的人,都会听说理顺呼吸的作用,于是我当即试验了几次,果然一组箭射得不累,有节奏,而且射出去的箭位置也很集中。但是随着体力下降,呼吸会很难控制。我翻遍了这本书,也没有找到具体的训练方法,如果有,可能就是那句“不要问,继续练习”!

读第二遍时,德国人和师父之间的对话开始显现射箭的“术”与“道”的关系。比如,当师父行云流水般地示范了放箭动作后,作者——这个执着于“术”的西方脑袋——和我得出的结论又是一样的:师父的示范告诉我们,射箭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于放箭的平稳。轻松地拉弓,轻松地维持最高张力,轻松地放箭,轻松地缓冲反弹力——这一切都是为了击中箭靶的伟大目的。

可是师父否决了这一目的,并且差点因为作者擅自研发了手指撒放的技术而拒绝教他。

“在拉弓之后,我小心地减轻手指在拇指上的压力,于是时候到了,拇指就会扣不住弓弦,仿佛自然地被拉开,如此就会产生闪电般的放箭,箭就像‘竹叶上的雪’一样滑落。”

这段作者的放箭方法对我其实很有启发,因为我也刚开始琢磨撒放动作。老听人说要仔细感受弓弦滑过手指的感觉,直到我换了新的护指以后,才开始理解这句话。在此之前,我要么是瞄准了就放箭,要么是因为预感左手握弓撑不住要抖了就赶紧放箭,从未把心思放在右手对弓弦的感受上。这让我想到,射箭的技术是局部的,射箭的竞技目标是靶心,所有的初学者都会在为射靶心的道路上先走一遭。但是,在为射中靶心而训练自己的过程中,一旦无法达到射中靶心的目标,射箭是否就失去了目标而难以继续?这可能就是射箭之“道”要解决的问题吧。

读第三遍时,德国人的提问和师父的只言片语开始有了更普遍的含义,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句子我都真的理解,但这是一个有趣的开端。

“在精神上,正确的一击会让射手感觉一天好像才刚开始。他觉得他可以做好一切事,或者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好一切的‘不做’。这种状态真是愉快极了,但是师父带着高深莫测的微笑说,拥有这种状态的人最好要像根本没有一样。只有完满地一视同仁,才能接纳这种状态,让它不会害怕再度出现。”

这本书值得读第四遍。

《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

韩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本书围绕清末东南第一要缺两江总督的职位争夺过程,揭示了道咸至民初东南地区三次大的权势转移,尝试突破内外轻重、督抚专政的争议,提出“有重心的同治”格局,用以理解晚清政治的特色。

两江总督,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财赋、人文之区,掌理军政、淮盐、漕运、河工诸要务,是东南第一要缺。同时,清廷对江南“离不开、信不过”,如何在江督的“忠诚”和“能力”之间保持平衡,是个难题。(16页)忠诚与否,当然不是山呼皇上圣明,满口自称“奴才”就能证明的。江南毕竟是朝廷最重要的钱袋子,所以从18世纪以来,江督用人发生了从行政官僚到技术官僚的转变。特别是太平军兴起,江南因战火而糜烂之时,曾国藩于1860年出任两江总督和东南统帅,集军权、人事和财权于一身,也开启了“湘人江督格局”。

不过,清廷对曾国藩的圣眷随着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到达顶点后,也到了微妙的时刻。曾国藩被频繁调动,始终难以在江督久任,对政局的最大影响是延误了东南的洋务新政。直到1880年后,为了平衡李鸿章的北洋淮系,清廷追求南北平衡和湘、淮分治,湖南人刘坤一、左宗棠、曾国荃先后担任江督近二十年,才真正形成湘人督江格局。到1901年,两江地区的一总督、三巡抚皆由湘人担任,湘系在两江地区的权势达到高潮。(166页)作者非常细致地描述了江督任命背后朝野、央地、南北各方的明争暗斗的过程,比如刘坤一与张之洞的江督之争,双方的幕僚、在京的言官互相攻击对方,并各自在军机处活动、勾兑,甚至传言刘坤一花费三十万两银子,在京运作。(119-128页)

虽然作者认为,刘坤一最后的胜出主要是形势的反映,并非得自贿赂。但在我们这种政治小白看来,高层斗争的各种错综复杂、波谲云诡,段位之高,令人咋舌。宫斗剧迷推崇的《甄嬛传》中的那些腹黑大神,扔到彼时的实战场上,片头曲没唱完就得领盒饭。举个未必恰当的例子,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很多要人参与布局谋划的来往信札,只在几封信中就出现“沛公”“牢之”“南洋”“彭城”“新宁”“越石”“卯金”多个隐语指代刘坤一。如果不是作者引用时的注解,大部分读者肯定一脸茫然。

作者认为,分析江督易主的内在原因,在内外轻重和央地关系之外,南北关系的平衡和演变也是分析晚清政治格局的一条重要线索。(82页)清廷对南方人一直就不信任,作者说:“晚清时期京城多次受到威胁,甚至两次被外敌侵占。每当局势紧张,京津地区的南人自然未雨绸缪,护送亲友纷纷南归。这虽是人之常情,但也难免给北人(满人)造成南人关键时候靠不住的印象。”(264页)特别是庚子事变中刘坤一和张之洞联手发起的东南互保,公然“抗旨”,实开民国时期各省动辄“宣布独立”之先河。(165页)虽然东南互保旨在“留东南以救社稷”,但慈禧和清廷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于是就有了袁世凯接掌北洋后的“北洋下南洋”,即不断排挤南人在江南的势力。之前张之洞在竞争江督失败后,愤愤不平地说:“朝廷此缺,不啻为湖南人买去矣。”本来自同光以来,军机处的南方代表几乎都来自太湖周围的江浙人,可谓之“太湖圈南人”。(228页)可是时过境迁,岑春煊为谋夺江督而掀起的丁未政潮,南人一败涂地。不仅“太湖圈南人”纷纷被逐,连瞿鸿禨、林绍年、岑春煊等来自湖南、福建、广西的“边缘南人”也相应失势。故清朝政权的代表性越来越有限,统治基础进一步削弱。随后,载沣、鹿传霖、袁世凯和张之洞入军机,形成一个满人、北人联合体制。最高决策层竟无南人代表。南北制衡全然失效,严重影响了清朝对南方的有效控制。这些隐患在辛亥革命时彻底暴露。(252-253页)

对于晚清的政治格局及其垮台,作者认为从权力下移、南北分治等角度延续内外轻重的传统思路,不免有静态化、简单化之嫌。他提出了“有重心的同治”来诠释。“重心”和“同治”都是从太平天国运动及洋务运动中发展而来的。这期间有一个从分权到同治的过程。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久任总督,形成政局重心,并深度参与国家大政和地区治理。(272页)

但是这一局面最终由于外地入侵和中央集权(具体到本书即“北洋下南洋”)被打破了,清朝也就此覆亡。

本书第五章第三节专门讨论1904年周馥江督任命前后沪上舆论的反映,颇有意趣。北人周馥入主江督,标志着北洋下南洋的形成,各大报章放言无忌地预测、讨论甚至攻击各个潜在人选,在清末中央集权愈演愈烈之时,他们竟然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是在干扰清廷人事安排吗?

《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

【意】翁贝托·埃科/著 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4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您叫什么名字?”

“容我想一想,刚才还挂在嘴边来着。”

事情就是这么开始的。

小说中的“我”——扬波——从昏迷中醒来,他失忆了。他忘记了与个体经验相关的那些记忆,脑子里留下的满是阅读获得的记忆,诗歌、小说的篇章往往张口就来,却无法安全地过马路。

作为一位成功的古董书商,扬波恰恰又涉猎甚广,每一个词对他记忆的激发,往往不在于日常的体验,而是一处处典故。

于是,他回到童年生活的乡村小屋,试图在封存的老物件中寻找关于自己的线索。我的记忆是在纸上的——埃科在这部书里加入了很多其个人的阅读体验。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扬波再次昏厥。作者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很符合让古董书商昏厥的情节——他在祖父的遗物里找到了莎士比亚剧作的“第一对开本”。

再次醒来的扬波恢复了记忆。置身于少年时代生活的乡村,一幕幕掺杂着大鼻子情圣的剧情、意大利反法西斯抗争和青春期成长故事的记忆重现。“我”的记忆,从纸片上的再现演变成了脑海中翻滚的巨浪。

埃科写这个有关于记忆的故事,显然免不了会写到普鲁斯特。与普鲁斯特笔下的玛德莱娜蛋糕和椴花茶相呼应,埃科也自有其令人捧腹的设计。

形成、失去、寻找、获得。种种的滋味,都持续地在生活中消逝。当它被偶尔发现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它。有时候我们会付出努力去想要寻回它。一旦成功,它也早已不再是曾经的它。

《十日谈:新冠时期故事集》

【美】《纽约时报》杂志/编 鲁冬旭/译,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2023年9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这本书是想做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十日谈》的。因为新冠疫情袭来,《纽约时报》杂志邀请了多位作家在隔离期间创作新故事。“在恐惧和悲伤中”,他们收获希望的回复,最终出现在这本故事集中的,有华裔作家李翊云、游朝凯,加拿大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爱尔兰的科尔姆·托宾,英国的大卫·米切尔,意大利的保罗·乔尔达诺,莫桑比克的米亚·科托,以色列的埃特加·凯雷特,南斯拉夫裔的蒂亚·奥布莱特等,可以说星光熠熠。不过,这些新冠时期的故事倒是见仁见智,也并非都很悲伤,有些甚至与疫情毫无关系。个人比较喜欢莉兹·摩尔的《临床笔记》,以类似医生的诊断书的形式讲了一个妈妈在疫情期间面对9个月大的宝宝突然发热时的焦虑、不安、纠结;米亚·科托的《乐于助人的强盗》中,独居的老人将上门做健康登记的卫生部工作人员“误认为”强盗,将他手中拿着的测温枪想象成了真的枪,充满嘲讽;托宾的《洛杉矶河畔的故事》则太过甜蜜了,简直是在秀恩爱,虽然全篇都是在抱怨男友的品味与自己的是多么不一致,但居家隔离令两人比平时多出不少的朝夕相处,是快乐的,“比那之前的一段时间要快乐”。

就像本书的前言和简介里说的,《纽约时报》杂志做整个项目的最大目的,“就是在这个黑暗无常的时期为读者提供快乐和慰藉”。薄伽丘的《十日谈》中,逃出城的年轻人最后还是回到了佛罗伦萨,并非瘟疫已经结束,而是在讲故事中他们终于又有能力面对现在、思考未来了。因此,《十日谈》——不管是薄伽丘的还是现在的这本——传达给我们的道理都是:记住你必须活着。

《素锦的香港往事》

百合/著,中华书局,2023年8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这本书是根据一对姐妹二十年的书信往来写成的故事。书信来自收藏家在旧书市场的所得,这部分书信起于1956年,终于1976年,书信内容几乎可以拼凑出姐姐素锦的大半生。

素锦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父亲去世时,她只有十几岁,一家人无法糊口,为了不至于将弟妹送人,家人失散,她来到上海做了舞女,后来又做了一名小商人的外室,生了二女一子。然而第三个孩子出生不久,商人就带着大老婆一家赴港,都没跟素锦正式告别,只是答应寄钱来。可是日子久了,寄来的钱越来越少,越来越迟,直到素锦无法支撑自己和三个孩子的生活,又得知商人可能远赴美国,她必须做出选择了——素锦撇下孩子,留给妹妹和远亲照顾,赴港讨钱讨说法。她卑微地寄宿在亲戚家,又极小心、坚忍地与商人周旋。她不能令他恼,亦不能令他烦,她在求他对她的良心,对三个儿女的施舍……这就是1956年素锦抵港后写给妹妹第一封信的前情。然而,素锦并没有从小商人那里获得足够支持她回到上海养活儿女的钱,于是赴港讨钱的临时计划,一拖再拖,素锦在香港一待就是二十年,这期间她先是卑微地等着商人的良心和钱财施舍,后来商人离开香港去别处赚生活,素锦意识到要靠自己才行,她出来做工赚钱,然后尽最大努力攒钱,寄给妹妹。二十年,没见过儿女。直到儿女成人、工作,素锦始终节衣缩食,抠出每一分钱,支援家里。简单地说,这就是她的大半生。二十年漂泊,终于小商人历经磨难,在晚年时更加认识到她的好,她也终于在香港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她还是不安定的,她是人家的小老婆,见不得光,在最后的几封书信中,还在筹划让儿子来港,以争取继承小商人的一些财产……

这姐妹俩二十年间的往来书信,事无巨细,真是很好的故事素材。这本书的作者在读这些书信、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一定是脑中过电影一般地,所以书中提到了白流苏、提到了苏丽珍、提到了《大时代》等等,为读者想象这个故事,理解大时代下的这些小人物,尽可能地提供帮助。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的是记忆中的一个小片段。有一部电视剧叫《嫂子》,陈瑾主演的,播出的时候我和弟弟还不懂事,爸爸妈妈看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俩不知所以地“嘲笑”他们,然后爸爸妈妈很生气,只撂下一句:“你们什么都不懂!”小时候听长辈讲一些人事时,最后常能听到一句感叹:“都是命!”这就是时代洪流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人对于自己所经历的时代,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看法吧。谈论历史,也许是政治家、历史学家或者别的什么人的事儿,对小人物来说,还有好的故事能够让他们看到,能够让他们在故事中抚慰自己的一些过往、心境,已然不错。

《万物交响:驴子、随笔与喧嚣》

【美】艾米·里奇/著 徐楠/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一本令人惊叹、折服、忍俊不禁甚至不自觉拿出摘抄本的奇妙小书。你可知道白颊黑雁的幼鸟出生几天就不得不独自飞下巢穴所在的几百英尺悬崖?而在有的动物园,饲养员会带大象去森林或草地散步,这时他必须集中精神,否则很容易跟丢,因为这些庞然大物的脚步非常安静,就像蝴蝶扇动翅膀。

它如诗如歌,像寓言又似童话,关于古老传说也关于现代生活。以下是一些摘抄分享:

与书名同题的“万物交响”一文描绘了一场选在赞比西河汇入印度洋处的音乐会,从二至三岁(总是缺乏理智)的人类,到恒久沉默的恬愉,所有动物都受邀参演,主办者于是敬告四座:“……此处禁止以彼此为食物。音乐的重要基础是音乐家之类不会相互吞噬、剔骨、肢解。……例如西班牙有肋蝾螈,请不要再将肋骨刺穿自己的皮肤毒害邻里;毯鲨,停止伏击你的海洋同胞;人类,请放下枪支,拿起卡祖笛。”

 “罗伯特·布鲁斯结婚了”一章中,不屈不挠的苏格兰国王化身成为了芝加哥一处后院里的一株坚韧的葡萄藤,他甜美而脆弱的妻子、来自法国的黑皮诺葡萄藤玛菲特小姐无法适应这里的冬天,他娓娓相劝:“……亲爱的玛菲特小姐——绝不能冻入骨髓。尽管冬天漫长而冷酷,我们也不可冰封内心。”玛菲特小姐则回应道:“您的表皮厚实,所以一切事物在您身上都无法停留……但我的表皮单薄——我能感受所有——所有的命运。我会冰封内心,是因为我会对一切敞开内心。”

比起成年人类,作者对动物和婴儿抱有更多敬意,她希望向动物学习如何得过且过,不去成为不必成为的人(“刺猬的烦扰”),她也想要请教婴儿,因为,“长大成人前的婴儿,他们的昏昏欲睡、无拘无束、严肃认真,他们留给我们的余地——允许我们为之穿上了荷叶裙、小鸭子套装、香蕉服,专注于我们看不见的事物的方式——或许他们端详所有礼物背后的反常礼物的方式,令他们优于专业人士,优于世界之主,因为他们尚未遭受生活的伏击。”(“礼物”)

《五爱街往事》

三胖子/著,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3年10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东北人都知道五爱市场(五爱街),这个中国最著名的批发市场之一,聚集着最“闯楞”的一批东北生意人。本书作者三胖子2002年辞去公职,进入黄金时期的五爱街,作为亲历者与见证者,记录了一群敢与命运叫板的小人物的故事,以及丰富鲜活的底层社会生态。

《五爱街往事》是一本典型的“东北作品”。在我的人生经验里,似乎只有东北人愿意且能够毫不违和地介入他人生活,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别人的遭遇给予充分共情。书中的许多故事仔细琢磨极为荒诞,像《钢的琴》,像《马大帅》,文艺又现实,离奇又合理。作者行笔运用了大量东北方言,笔触同时颇为细腻,似小说又似散文,读起来让人又想哭又想笑。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生活是琐碎的堆积,不是宏大的叙事。但琐碎堆积在一起,纵不气势磅礴,亦动人可爱吧。……我笔下的小人物们,他们平凡、渺小、卑微且肤浅。经历创伤与痛苦,内心饱受相遇的快乐与分别的悲伤的煎熬。他们争取也妥协,遍体鳞伤却依旧蚁一样努力搭建在他人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的人生。”

《中国书法十五讲》

方建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本书由方建勋老师在北大的书法公开课讲稿整理而成,十五讲内容涉及书法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以自己丰富的习字和教学经验给出了临帖、创作的方法指导,配合着千余幅书法作品插图,读完基本能对中国书法的三大问题——书法审美、书法史和书法技法——有一个概览性的认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精髓的载体之一,书法艺术中的很多问题,捻出来谈总让人有种触类旁通的感觉,一种在谈书法又溢出其间的感觉。比如,作者说书法要有神采,首先要有“笔力”,“书写过程须‘有节奏’和‘有发力点’。……行书和草书看似飘逸,其实对笔力的要求很高,需要笔笔飞动又笔笔沉着”。又比如谈到“布白”的问题,“留白,留空,不是真的‘白’,不是真的‘空’,它是有意义的,是一种‘空纳万境’的空”。就像宗白华先生说的:“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

方老师在书中说“我们这个时代,书法谈不上实用性了”,但或许也就是在今天这个实用性貌似被推到极致又貌似即将失灵的时代,这些无用之事之于人生的“布白”意义才尤为重要吧。

    责任编辑:顾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