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资生堂价格跳水冲上热搜!全年净利预计接近腰斩,日系美妆咋了

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2023-11-13 19:05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日系美妆在中国市场将何去何从。

11月13日,“资生堂红腰子价格跳水”话题登上热搜。据北京商报报道,有消费者吐槽几年前在代购手中50mL的红腰子价格为600多元,如今沃尔玛120ml才598元,李佳琦直播间50ml如今也才370元。资生堂部分产品价格的大跳水让自己手中的产品不香了,虽然降价是好事儿,但却有种越降价越不想买的冲动。

不仅仅是上了热搜,13日当天,资生堂(4911.T)股价跌超14%,创六年来新低。股价新低的背后是三季度业绩的大幅下滑,此前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三季度资生堂净销售额为22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同比下滑15.3%;核心经营利润为8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同比下滑53%。

由于三季度业绩的下滑,抵消上半年增长,前三季度资生堂净销售额为722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7亿元),同比下滑5.3%;核心经营利润为368.2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为205.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同比下滑29.4%。财报指出,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变动则反映了减值损失、结构改革成本和业务损失等非经常性项目的影响。个人护理产品生产业务转移产生的费用,以及大阪两家工厂合并的减值损失,超过了核心营业利润的增长。

基于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资生堂下调全年业绩预期,除日本市场外,预测其余海外市场全年业绩较调整前均下滑。此次调整后,预计2023年的净销售额为980亿日元,同比下降8.2%,此前预计为1000亿日元;核心营业利润为350亿日元,同比下降31.8%,此前预计为600亿日元;净利润为180亿日元,同比下降47.4%,此前预计为280亿日元。

第三季度业绩

 

全年预测

三季度资生堂中国市场遇冷

2021年,资生堂集团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推出中长期战略,实施了根本性的转型改革,通过专注于皮肤美容领域、重组业务组合以提高盈利能力(尤其是在美洲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2023年2月,在疫情恢复后,资生堂集团又推出了新的中期战略,计划通过积极投资和结构改革实现盈利,计划到2025年实现核心营业利润率达12%、到2027年实现15%的目标。

财报指出,今年是资生堂集团实施新战略的第一年,正努力通过投资战略营销来增强品牌资产,使销售额增长超过市场增长,并提升集团在各地区的市场份额。

分地区来看,日本经济正继续从疫情中复苏,户外活动也逐步增多,入境旅游消费不断回升,但由于生活成本有所上升,资生堂集团在日本本土市场的消费者仍保持谨慎消费。

而资生堂海外化妆品市场的复苏趋势因地而异,其中中国市场第三季度再次退居成为第二大市场。

资生堂成立于1872年成立,目前业务遍布全球约120个国家及地区。1981年,资生堂作为首家国际化妆品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立足中国40余年,资生堂中国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美妆公司,并于2017年成为集团最大的海外市场。资生堂在中国运营26个品牌(含跨境电商),产品覆盖护肤、彩妆、美容仪器及香水。2017年,资生堂中国成为集团最大海外市场。

今年第三季度,资生堂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9%,抵消掉二季度同比20%的增长,前三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4%。

各区域季度业绩变化

就净销售额来看,前三季度中国市场是资生堂最大的海外市场,占比24.7%,仅次于占比26.5%的日本本土市场。今年上半年,受“618”推动,资生堂中国市场强劲反弹,尤其是资生堂和肌肤之钥两个品牌表现强劲,中国市场超越了日本本土,成为资生堂最大且增长强劲的市场。

对于中国市场第三季度的遇冷,财报指出,一方面由于消费疲软,另一方面日本在宣布核废水排海后,中国消费者减少购买资生堂产品,导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同比下降,电子商务渠道的净销售额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

财报还指出,在日本宣布核废水排海后,中国市场整体营销活动受到限制,例如8月KOL带货和新产品营销活动等暂停。

其他地区的业绩方面,韩国和中国海南岛的免税零售市场继续疲软,主要是由于监管收紧导致零售商库存调整。在其他地区,欧洲、美洲的化妆品市场各个类别都出现了强劲增长。

旅游零售市场方面,财报指出表示,韩国的库存有望在今年底前正常化;海南岛正在进行零售商库存调整,预计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末正常化,旅游活动恢复后市场正在常态化运作。

一直以来,美妆行业公司的营销费占比普遍较高。资生堂集团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7个百分点至69.4%。其中,占比最大的营销投资费用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至25.1%;品牌发展费用下降1.2个百分点至3.8%。

销售管理费用

日系美妆在华面临国货品牌崛起

资生堂在11月10日发布的三季度财报中指出,中国业务方面,资生堂正从由大规模促销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重点关注品牌价值和针对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营销传播。

对于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资生堂表示,预计到明年一季度末将恢复正常,资生堂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迅速应对。当前中国市场消费两极分化,变得更加重视功能性和功效。此外,消费模式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在大促期间减少了“囤货”。与此同时,中国3至5线城市中产阶级人口增加带来了贸易增长,日本、韩国和海南岛旅游也全面恢复。

针对中国市场,资生堂表示,未来依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加快业务转型,实现可持续增长和盈利。例如在品牌组合和营销活动方面,关注渠道盈利能力和SKU合理化;运营改革方面,减少库存,推动本地化、减少外包费用等。

11月13日,凯度消费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日系美妆近年来遇冷,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美妆市场目前相对还未完全恢复,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国货品牌的崛起和快速成长。此外,日系品牌近期还受到福岛事件的影响,但“核废水”对于日系美妆品牌是个黑天鹅事件。

除了日本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遇冷外,韩国美妆企业在中国的日子“也不好过”。

据爱茉莉太平洋集团10月31日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集团销售额为9633亿韩元,同比下滑5.7%;营业利润为288亿韩元,同比下滑12.7%。其中,中国市场下滑双位数。

对于韩国美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下滑,虞坚表示,长期来看,日韩品牌近年来变化较慢,没有与时俱进。例如,韩国文化、韩系妆容这几年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有所削弱,此前发达的韩国代购渠道也受疫情的冲击面临严重萎缩。

谈及日韩美妆品牌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虞坚表示,从根本上日韩品牌需要在产品和渠道上不断升级,并制定本土化的策略,以适应消费复苏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新现实”。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