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洪智库视角 | 朱嘉明:深圳——在发掘潜力中再造辉煌
编者按:10月30日下午,由马洪基金会主办的“解码深圳腾飞的奇迹”研讨会暨《筑梦辉煌》新书发布会在CDI大厦国际会议厅举办。现将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马洪基金会名誉理事朱嘉明教授演讲内容整理以飨读者。
首先,我借此机会,祝贺罗力的《筑梦辉煌》一书的出版发行。我也因为《筑梦辉煌》作序而深感荣幸。
下面,我有四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第一,要以更长的历史眼光看待深圳“奇迹”。深圳奇迹,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十余年。现在,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二、三十年之后,甚至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之后,深圳将以怎样的模式继续它的奇迹?
就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近现代城市史看,一个新兴城市至少要经历一个世纪以上的时间考验。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的城市化代表,首先是上海,其背景是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上海自1843年开埠,历经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清代覆灭、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直到1949年之后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再到改革开放。上海发展的初始动力是外国资本和租界,是外国企业的代办,其次才是民族资本。上海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
与上海比较,深圳的大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首先,深圳奇迹来自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特区是制度创新。其次,深圳奇迹来自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引入资本和技术。此外,深圳奇迹来自深圳的独特创新企业和高质量劳动力资源。如今,深圳企业主体是民营企业。它们支撑了深圳的发展。
在中国,上海在长江三角洲产生了持续的“溢出效应”,深圳在大湾区产生了不断扩大的“溢出效应”。
只是,深圳的生命力还需要时间和历史证明。深圳至少应该有下一个30年,即到21世纪中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在过去一百五十余年,上海和深圳的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发展,甚至中国的发展走向。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城市,具有如此的典型意义。
第二,深圳在40余年里,经历和正在经历三次转型。深圳发展历史,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但是,如果以发达国家几百年历史作为参照系,深圳在40余年内,完成了从传统工业化到后工业化,再到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的成功转型,现在开始了向智能经济的全新转型。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罕见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现在可以观察到:已经开始的深圳智能化转型的战略设计是成熟的,过程是健康的。深圳正在形成适应21世纪科技前沿的区域创新系统。
第三,如何充分估计和理解深圳的潜力。深圳的未来决定于深圳的潜力。比较大湾区和其他地区的城市,深圳存在支撑下一个40年发展的潜力优势,包括体制优势、区位优势、资本优势、教育优势和人才优势。
深圳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学习优势。现在是一个学习的时代,深圳是全民学习氛围最强的城市。可以说,深圳就是一个学习的城市。
此外,深圳的企业家精神和更多不断涌入深圳的年轻人,使得深圳成为具有不断升级创新的城市。
第四,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数代人持续努力。
1985年8月,我参加中国和日本经济学家座谈会。会议是在长江的轮船上召开的。中国是马洪带队,日本方面是包大来佐武郎。船从重庆出发,当到武汉的时候,与会重要人物李灏接到中央的电报,通知他被任命为深圳的市委书记。我是目击者,旁边还有马洪。大家祝贺李灏,希望他可以为深圳做出历史性贡献。我记得李灏仔细听取大家的意见。38年过去,当时的细节,李灏那种深感历史责任的表情,我仍然历历在目。
现在愈来愈清楚:深圳能有今天,是由一代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从梁湘到李灏、厉书记、思平,一代一代人走过来。我是目击者。我在帮助罗力完成这本书序言的过程中,常常感动。总之,罗力能把这样的历史写下来,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我和罗力从莫干山走到今天。20多年前,我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作,和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合作,罗力是研究院负责人。我设计了“全球最有活力和创新能力城市的网络”。这个网络背后的思想是:世界有几十亿人口和这么大的面积,但是,支撑世界GDP的城市和区域是非常有限的。深圳当然是中国范围内最重要的经济支点。进而引入“工业集群”和“治理”的概念。
这些年,深圳的企业高层正在向80后、90后为主的方向转变。希望自深圳第一代形成的深圳精神可以传承下去。
最后,借此机会祝福罗力105岁的母亲健康长寿。
谢谢大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