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察|艺术何以上海:“全球艺场”的艺博会,带来了什么
雨中的上海周末,黄浦江畔的上海西岸与延安路的上海展览中心,人流一直如潮。
以“全球艺场·艺术上海”为主题的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伴随第十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和第十一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不断传来的交易成交额与骤降的上海气温形成反差。据悉,为期5天的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期间,上海再次交出漂亮“成绩单”:艺术品交易周期间,迎来250多家中外画廊艺术机构,参展海外画廊超过50%,创历史新高。其中,来自ART021艺博会的数据表明,总成交额高达12亿至14亿元,已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10亿元。
当一切归于平静,十年的西岸艺博会、十一年的ART021给上海、给上海艺术的未来带来了什么?如何评价学术艺术价值与商业美学的关系?其间带来的反思又有哪些?《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今天起陆续推出“艺术何以上海”系列观察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上海的气温因为一阵阵秋雨骤降,艺术的热度却节节攀升。随着“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开启,上海双年展、艺博会、进博会,以及各类艺术活动次第展开的交叠效应,让全球艺术从业者云集上海。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全球艺场·艺术上海”的主题可谓名副其实。
尤其,第十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后简称“西岸艺博会” )和第十一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分别于上海西岸和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将交易周的氛围烘托到了一个高度。然而,四天之后大幕落下、热闹的场景在几小时内散去。当一切归于平静,十年的西岸艺博会、十一年的ART021给上海、给上海艺术的未来带来了什么?或者比交易货值更值得思考。
11月9日,雨中开启的西岸艺博会。
“我们有时甚至会觉得VIP日有点拥挤了,但是第一次参加时,VIP日还是相当安静的。”泰勒画廊创始人蒂莫西·泰勒 (Timothy Taylor)说。泰勒画廊于2016年首次参加西岸艺博会,当时在西岸艺术中心A馆对面的建筑中做了亚历克斯·卡茨 (Alex Katz) 的展览,这甚至是公众首次在中国大陆看到大量卡茨的作品,8年之后,无论是西岸还是ART021,无论是大尺幅还是小作品,卡茨成为了多家画廊的宠儿,其背后包含着公众的认知和市场的认可。
ART021展场内,亚历克斯·卡茨的作品摆在醒目位置。
亚历克斯·卡茨只是众多例子之一,目前,正在上海外滩展出的“安东尼·塔皮埃斯——与物的对话”其背后的画廊也是泰勒,将对中国早期当代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塔皮埃斯再次系统推出,或为画廊新的市场布局。与之对应,在今年泰勒画廊的展位中,塔皮埃斯的作品虽陈列在隔间,却不乏参观者的特别关注,在未来亚洲的艺术市场上,塔皮埃斯的作品或会是新的亮点之一。
西岸博览会,泰勒画廊展位里间,塔皮埃斯的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上海艺术生态的构成中,画廊与艺博会打造了重要的一环,甚至一年一会的艺博会像是一个个锚点,记录了艺术在上海这座城市的生长。
10年西岸艺博会、11年ART021,回看当代艺术与上海
今年是西岸艺博会的第十年,ART021则进入了第11个年头。在摩肩接踵的场馆中,耳边能听到,“很好卖”“到底是西岸”之类的“赞赏”之辞,以及新朋旧友间的问候和寒暄。
ART021中央大厅俯视
的确,在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艺术市场中,两场艺博会给出的销售答卷相对令人满意的,再看艺博会上的人潮汹涌,可见无论是藏家作为艺术投资的眼界,还是爱好者速览全球艺术前沿的眼光都得到了满足。
如果将时间回拨,2013年,第一届ART021在当时刚刚开放的外滩源举行,拉开了上海当代艺术市场的新一轮发展,在外滩举办了两届后,2015年ART021移师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的俯视视角,成为了每年11月,上海当代艺术市场标志性的打卡点之一。今年的ART021主画廊单元覆盖全球16个国家及地区的150家画廊,其中本土画廊占比七成。
西岸艺术中心A馆一层
而另一个打卡点,无疑是被誉为当代艺术的“第五大道”的西岸艺术中心A馆一层。2014年西岸艺博会一开启,便对标国际当代艺术一流博览会。从第一届邀请30家参展画廊,到十年后185家展商参与,4个场馆(西岸艺术中心A馆、西岸艺术中心B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以及西岸漩心)创历年规模之最,并与西岸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龙美术馆,以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共同打造将西岸打造为艺术文化地标。
2023年11月“交易周”期间,上海西岸场馆和活动分布。
十年前,“西岸”还是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地名,十年之间,AIKE、豪瑟沃斯、大田秀则画廊、佩斯画廊、香格纳画廊、空白空间、白立方从未缺席,他们是参与者、更是见证者。
其中,大田秀则画廊早在2017年就在上海开设展览空间;今年早些时候,在外滩源重启。最老牌的本土画廊,香格纳画廊则在莫干山路50号(M50)和西岸设有空间。
西岸艺博会,大田秀则画廊展位。
这两家画廊的选择,如同勾勒了上海艺术区域的热力图——上海外滩、西岸、以及苏州河沿岸区域,也正逐渐成为上海艺术机构和画廊扎堆之地。
以外滩为例,虎丘路琥珀大楼中,云集着贝浩登、里森、阿尔敏·莱希三家画廊;德玉堂、沪申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蓝骑士画廊等点缀在外滩区域交错的空间之中,与外滩美术馆、久事美术馆、东一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等构筑成为外滩艺术新貌,也与艺博会互相借力。
复星艺术中心,乌戈·罗迪纳的个展“为闪耀而燃烧”
比如11月7日,复星艺术中心开幕瑞士艺术家乌戈·罗迪纳的个展“为闪耀而燃烧”,那些立于黄浦江畔璀璨夜色下的彩色雕塑,在西岸艺博会格莱斯顿画廊展位展出了同款。此外,西岸艺博会的赛迪HQ、施博尔,以及ART021的梅陇赫,他的作品均放在醒目位置。
西岸艺博会格莱斯顿画廊展位乌戈·罗迪纳个人项目
观众对于乌戈·罗迪纳早已不陌生,除了在国内的美术馆群展中多有亮相外,早在2014年,也就是第一届西岸艺博会举办同期,上海外滩美术馆就举办了他的个展“呼吸行走死亡”。赛迪HQ更是持续9年将他的作品带来上海。
2014年,上海外滩美术馆乌戈·罗迪纳“呼吸行走死亡”展览现场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在环境嘈杂的艺博会中,乌戈·罗迪纳散发着诗意气质的作品很容易被辨别。其中就包括了西岸赛迪HQ展位地上用青铜打造成的小鸟、施博尔展位铝制橄榄树(属“夜晚”系列),格莱斯顿画廊的个展呈现了乌⼽认知⾥明媚的“白天”。ART021梅陇赫画廊带来的“马”系列则代表大地和海洋。据画廊主卡迈勒·梅隆赫透露,乌戈·罗迪纳的作品被国际藏家收藏,售价70万英镑的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被国际藏家收入囊中。
西岸赛迪HQ展位地上,乌戈·罗迪纳⽤青铜打造的小鸟
ART021梅陇赫画廊展位,乌戈·罗迪纳的“马”
乌戈·罗迪纳、安尼施·卡普尔、朱利安·奥培、玛丽·阔思等西方当代语境中当红艺术家,在中国被公众熟悉,大多经历了这样一个美术馆大展、画廊个展、公共艺术项目、艺博会持续亮相和推荐的过程,其中虽不免画廊商业之后的痕迹,但对于公众而言,确实是了解西方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和理念最直接的方式。
2021年,龙美术馆“玛丽·阔思:以光作画”展览现场
西岸艺博会,佩斯画廊展位,玛丽·阔思(黑白作品)居于中间位置。
从2014年至今的十年,是中国艺术市场迅速崛起、不断成熟的十年,也是公众对当代艺术认知、理解和接受的十年,更是艺术广泛进入公众生活的十年,艺博会为公众提供一个公共空间。这个空间是热闹的、有参与感、带有社交属性,但必须提示的是,艺博会只是视觉之娱兴,其标准并不是学术和艺术价值、而直指商业美学。
“老钱风”与“小清新”,两场艺博会的两种面向
虽然主观意愿上,两家艺博会不希望被拿来比较,但因为存在太多的交集,两者比较在所难免。以当下时髦的词概括,西岸艺博会偏“老钱风”、ART021相对“小清新”。在西岸A馆大部分画廊的展位上,动辄是十余位大牌艺术家“争奇斗艳”,大有“秀肌肉”之态。
2023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图
以佩斯画廊为例,展览阵容除了主推的彼得·亚历山大、乔·夏皮罗的雕塑、玛丽·阔思与赫尔曼·尼特西的绘画外,还包括了布莱斯·吉尔伯特、特雷弗·帕格伦、亚当·彭德尔顿、奇奇·史密斯、杉本博司、洪浩、毛焰、仇晓飞、宋冬、隋建国、尹秀珍与张晓刚等。其中,尹秀珍、亚当·彭德尔顿、赫尔曼·尼特西、乔尔·夏皮罗、隋建国等的作品有售出。
高古轩在西岸的展位则包括了哈罗德·安卡特、乔治·巴塞利兹、达米恩‧赫斯特、亚历克斯‧伊斯雷尔、贾蔼力、安尼施‧卡普尔、草间弥生、村上隆、白南准、曾梵志等近20位艺术家的作品。作品的价位从几万到百万美金涵盖各区间,超过三分之一的作品售出。
西岸艺博会,高古轩展位
白立方更是在西岸展出了乔治·巴塞利兹、达米恩‧赫斯特、翠西·艾敏、野口勇等30位国际艺术家。销售出翠西·艾敏、马格纳斯·普莱森等十多件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从5万欧元至100多万美金不等。
画廊给出艺术家的名单和数值,似乎指向的是艺术的权力榜和艺术家的价值榜。
西岸艺博会,白立方展位
即便是为数不多、依旧在坚持做艺术家个展的豪瑟沃斯、贝浩登(分别带来加里·西蒙斯和尼基·马鲁夫的个人展位)等,虽说销售火爆,豪瑟沃斯在VIP首日共售出4件加里·西蒙斯的作品,价格区间在11万至37.5万美元。贝浩登展位单价在5万到6万美元之间的7件作品,在开幕首日不到下午5点已全部售罄。但在视觉感受上不如去年豪瑟沃斯展位冈瑟·弗格个展让人记忆深刻。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正艺美学空间带来的主要是纽约知名艺术家藤村真的慢艺术作品。
西岸艺博会豪瑟沃斯展位
正艺美学空间现场
如果说佩斯画廊、白立方、高古轩一次展出众多艺术家,是因为他们在中国大陆暂无画廊空间,将11月的艺博会作为艺术家整体亮相的平台。那么,即便如老牌本土画廊香格纳也是类似策略。在西岸香格纳展位上,张恩利、余友涵、梁绍基、杨福东、李山、苏畅、申凡、孙逊等近20位艺术家的作品齐齐亮相。整体作品价格在几万人民币到上千万人民币不等,成交也较为优秀。
当然,在人潮汹涌的展馆内,即便有策展式的展陈,也几乎被消解殆尽。这一切也表明。经过多年的培养,画廊在西岸艺博会目标明确——以重量级的艺术家和作品达成尽可能多的销售,至于前几年多见的带着策展性质的展位,在今年的西岸寥寥无几。这其实无可厚非,因为对画廊而言,在寸土寸金的艺博会、展出更多作品、达成更多销售才是王道。这或许更指向艺博会的商业本质。
香格纳画廊,ART021展位,前景为陈维的装置作品《好梦》。
相比在西岸布局均价过百万的作品,蓝筹画廊在ART021的配置则轻松了不少,而且面对ART021更多元的藏家群体,作品也更具有实验性。比如,香格纳画廊在ART021的展位呈现的是陈维和张鼎的双个展,尤其陈维的装置作品《好梦》边,就聚集了不少好奇的年轻人,且早早售出。
高古轩在在ART021展位丹·科伦个展
高古轩、常青画廊也在ART021分别呈现了丹·科伦和欧普·德·贝克的个展,这也是两位艺术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次个展,丹·科伦作品以迪士尼电影《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为灵感,极具亲近感。白立方则带来伊米·诺贝尔和瑞秋·尼布的双个展,前者抽象极简、后者流动具形,形成对话。其中,伊米·诺贝尔展位最贵的作品为22万欧元,三成已售出;瑞秋·尼布展位最贵作品为15万英镑,已售出三四件,有两件在洽谈中。相比这几家画廊在西岸的满满当当,在ART021的展位反倒因为作品风格统一,更具策展意味。
ART021白立方展位上,伊米·诺贝尔的作品
在采访中,不少同时参加两场艺博会的画廊工作人员也对澎湃艺术确认,带到西岸的作品相对价格更高,ART021的价格则控制在20至50万人民币。
ART021常青画廊展位上,欧普·德·贝克的个人项目
但这种说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卓纳画廊ART021的展位上,则能看到美术馆级别的作品。在此,多件约瑟夫·阿尔伯斯和妻子安妮·阿尔伯斯的作品与他们黑山学院的学生露丝·浅泽的纸上作品一同展出,此外,抽象艺术家理查德·塞拉和梅里尔·瓦格纳也在列。只是喧嚣之下,这些朴素安静的作品也难以让人获得平静。
ART021卓纳画廊展位,展出约瑟夫·阿尔伯斯等艺术家的作品。
作为恢复国际旅行后的首个“交易周”,喧嚣是两场艺博会共同的基调,不少画廊在结束伦敦弗里兹艺博会和Paris+巴塞尔艺术展后,飞赴的下一站便是上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人士也汇聚上海,甚至不少画廊主在朋友圈晒出乌利·希克到访的照片,颇有给自家作品“开光”之态。
更多国内艺术行业人士,也将11月的上海作为一个艺术社交的名利场,对艺博会更是趋之若鹜,必须“打卡发圈”,以示“在场”。但真正的艺术是否在场?却是一个疑问。
ART021展会内场
但毋庸置疑的是,艺博会是一个商业场,在当代艺术的市场游戏中,艺术品“硬通货”属性让当代艺术收藏依旧是某些阶级的专属。无论西岸艺博会、ART021如何细分,也无论弗里兹、巴塞尔,一切只是艺博会模式的一次次复制和再现。
2023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图
本土年轻艺术家如何崭露头角
艺博会的热潮过后,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市场如何构建也是一个疑问。
如果离开艺博会的局限,将视野放到本土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能看到年轻一代不同于前辈艺术家对于西方当代艺术语境的迎合,而是正在寻找自己的、源于生活的创作面向。
与两场艺博会开幕同日,西岸美术馆0展厅推出与蓬皮杜中心联合策展项目——崔洁个展“礼物”,展览通过十余件绘画以及一系列与城市公共景观相关的文献资料,与观众一同去探寻上海这座城市中建筑、雕塑以及生态的嬗递更替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与回忆,展览中大量的文献收集记录了作品之外的调研和艺术家对于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相互介入关系的思考。
在ART021天线空间的展位上也可以看到崔洁的两件作品,表达的是电子媒介和信息信号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社交关系的影响。崔洁出生于1983年,见证和经历了城市发展和网络时代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她创作的关注点也关乎成长于时代中人的共同记忆,不少同龄人对她的作品,是有共鸣的。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合作展陈联合策展项目“崔洁:礼物”,展览现场,摄影:Alessandro Wang
1985年出生的张如怡,她的艺术实践也是围绕日常逻辑而展开,她的个展“或废或更”目前正在位于西岸的东画廊空间展出,展览名来自艺术家对于城市更新与空间吐纳的观察。
在此她于马赛克、仙人掌为标准的工业场景中,加入了更多戏剧的描述。面对被艺术家用于创作的、生活周遭的损弃之物,似乎是直面了城市的建设与破坏,这也是城市人的共鸣。
东画廊张如怡“或废或更”个展现场
同期香格纳画廊在西岸和M50空间分别展出韩梦云(1989年生)和刘毅(1990年生)的个人项目,韩梦云的创作以书籍艺术的思考,融合了佛教与伊斯兰教手抄本的形式特征,以及中国与日本的木版印刷技艺。展览核心作品“镜亭”源发于12世纪波斯诗人内扎米·甘哲维讲述的罗马和中国“二画师竞技”的故事。刘毅则是筹备多年的影像作品《当我睡着了,梦来了》的首映,表达了人类对意识、存在和宇宙的思考。
韩梦云个展“无尽的玫瑰”展览现场。
在艺博会场内,年轻的本土力量也充满了自主性和多元性。比如在西岸艺博会B馆玉兰堂带来颜秉卿个展作品,以相对“古典”的具象造型、笔法,呈现出当代意味的独特氛围。BROWNIE project围绕“身体和地形的边界”的策展主题,用五位来自不同创作语境和地域的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其中郭盈光基于泰国日常创作的探讨信仰意识的三件作品自成体系。
西岸艺博会,BROWNIE project郭盈光“一日神圣”
在艺博会之外,“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青策计划”中更能看到年轻一代的关注点。在思南公馆展示的策展项目“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从上海的历史获得灵感,并延伸至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融。其中,杨圆圆的影像作品《上海来的女士》,用口述史和镜头去展现一段历史的切片。
2023青策计划入选方案“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正在上海思南公馆展出。
以上列举的艺术家,只是众多本土年轻艺术家的一小部分,这一代艺术家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与前一辈迎合西方当代艺术语境的艺术家不同,他们大多以自身议题表达宏大叙事。且,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的亮相,都能看到他们对艺术持续的探索和新的视角。
年轻本土艺术家的密集出现,或说明了疫情三年画廊视野的向内观看。与之相对的是,国际蓝筹画廊的名单上,并未出现新晋中国艺术家的名字。
艺博会上为数不多的水墨作品,被调侃为不如看地上的真地砖。
反思:喧嚣有余,更多是对艺术商业的热情
在当代艺术的热闹之余,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中国本土的水墨艺术何在?虽然在艺博会也有极少数主打中国画的展位和作品,但在一片浮躁的氛围与令人目盲的“五色”中,相对沉静的水墨作品或许倒有点不合时宜,主打水墨的个别参展画廊,其实更多把艺博会作为扩大知名度的平台。
不可否认的是,喧嚣的艺博会,或当代,或潮流,或热卖,然而,真正缺少的却是,沉静。
一位艺术评论家更犀利地表示:“我建议大家艺博会还是要少看,艺博会主要是给外行的爱好者看的,其实收藏家大部分也是艺术外行。艺博会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商业趣味,看多了,总会进入意识,慢慢就改变了你的审美,变得对商业趣味越来越有亲切感。这也是为何现在当代艺术变得越来越商业美学的原因之一。在西方,大家看展的热情,主要是顶级博物馆的大师回顾展或某流派的断代回顾展,不会对艺博会这么当时髦赶集似的。另外,全世界没有哪个美术圈子,对艺博会和拍卖,像中国的艺术圈这么津津乐道和关心的。像美国人看军械库和迈阿密艺博会的人也很多,但看就是一个娱兴,看完了,不会像国内艺术圈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发微信圈。现在大家对艺术商业的热情,超过了学术。”
西岸艺博会展品
一位从事文物艺术研究的学者在走进艺博会后发了一则朋友圈,随即被同行以玩笑的口吻进行了戏谑:“当代艺术的嘉年华,你凑什么热闹?”多位从事中国画研究创作的艺术界人士也表示,走进艺博会,多少还是有一点收获,但总体过于浮躁,商业氛围太过浓郁。
这也让人想到了诞生于1996年、却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上海艺博会。如何通过艺博会发现与培育中国本土艺术,如何引导国内外艺术机构与藏家发现并了解,真正有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这,无疑还需要时间的积淀,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