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患病率高,专家探讨整合医学干预措施
青少年精神疾病日益受到关注,药物治疗以外,通过精准医学检测之下的心理治疗、身体调理等整合医学干预,能否成为新的治疗措施?
11月11日,第二届“整合医学干预精神疾病”高峰论坛在沪举行,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受访者 供图
11月11日,第二届“整合医学干预精神疾病”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今年主题聚焦青少年情绪障碍,现场多位精神疾病领域专家学者,就青少年频频出现的抑郁、焦虑、自伤等情绪障碍问题发言交流,该论坛由上海歌特维医疗主办。
2021年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高达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重性抑郁障碍占2.0%,这些都是儿童青少年中流行率最高的精神障碍。
此次论坛上,多位与会专家认为,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还未建立成熟而稳定的价值观念,容易产生情绪障碍问题,且其疾病应对和治疗值得更多关注。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崔东红表示,目前精神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是精神药物治疗,服药会帮助部分患者逐渐康复。但与此同时,药物有效率约为50%-70%,抗抑郁药物的治愈率更低,且服药通常还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心身同治”的方式是专家较为关注的方向之一。崔东红称,药物治疗以外,特别是对药物疗效欠佳的患者,其团队利用基于精准医学检测的非药物整合干预治疗精神疾病,取得疗效。
“整合干预的目标,不是让病人服药减轻症状,而是尽可能让病人摆脱精神类药物,达到全面康复。”崔东红说,其更多关注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个体性,追溯个人的遗传、环境、心理、运动、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的因素,通过精准而整合的干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她举例说,由于肠道菌群失衡、益生菌减少、慢性炎症等原因,除了会造成肠道和代谢类疾病,还可能产生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崔东红认为,在精准医学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同时展开治疗和干预,会产生更好的疗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朱俊娟表示,根据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和成人抑郁症相比,早期干预,对儿童青少年防自杀更为有效。“我们也能感觉到,比如成人有自杀意念,往往是有深思熟虑的、有计划的,但儿童青少年更多是冲动性的、不稳定的。”因此,朱俊娟强调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要及时干预。
朱俊娟还认为,青少年情绪障碍应采取心理治疗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治疗方面,氟西丁可能是相对较好的选择,但仅限于中至重度抑郁,且无法接受到心理治疗(如中低收入家庭)或对药物治疗应答不佳。
一些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会通过切割、烧灼、击打等行为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引起流血和疼痛等。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是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红梅关注的重点。
张红梅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往往始于青少年早期,年龄大约在13-15岁之间,且女性自残率略高。但通常在青春期后,这种自伤行为会减少。她认为,对这种行为应当及时识别,由于部分青少年通过自伤来获得积极的情绪缓解,他们不会主动求医,直到被家长或老师发现才带来治疗。
因此,张红梅称虽然一些青少年的自伤行为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但其中还存在不少风险因素。例如,如不加干预,青少年的自伤行为一旦发展和加剧,除了身体的损伤,还可能会导致情感障碍、抑郁等精神疾病。
在青少年情绪障碍治疗方面,上海歌特维康门诊部院长牛海蛟强调脑-肠轴的机制。他介绍,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逐渐被揭开神秘的面纱,有关研究证实,大脑从肠道及肠道菌群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
比如2020年,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胡少华教授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临床和转化医学》)发表的研究,就曾系统阐述过目前国际双相障碍领域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该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不仅与肠道疾病关系密切,还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有密切联系。
因此,牛海蛟认为青少年情绪障碍、精神疾病的干预,需要心身同治,多维度开展整合医学干预。其干预措施,包括对身体进行精准医学检测,并进行情绪疏导和身心引导、肠道修复和菌群平衡、营养支持和代谢平衡、激素平衡和能量补充,以及动态监测、持续健康管理等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