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地上“CBD”到地下商铺:北大生活社区的秩序重建

2018-10-18 19: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北大校园内博实超市的拆除曾令诸多北大学子感到震惊,那是校园生活社区变迁历史中的一个标志。此前,29楼和44楼的重建工程已经开始,沿街散布的小吃摊和人来人往的CBD也在校园环境整治中消失,博实超市的离开则宣告了旧时生活社区的最终剥离。

但对于新近入学的同学来说,这些故事遥远而陌生。随着地下服务社区运营模式日益成熟,新环境的现代化便利逐渐体现。但问题始终不可避免地出现着,生活社区的变革道路远未到终点。

梁昌维像往常一样在下课之后往学五食堂走去时,突然注意到三角地南面的一些异响。围起了许久的黄色警戒线内部,沉寂而老旧的29楼、30楼和31楼终于有了动静。

在有些暗沉的天空背景下,几辆巨大的推土机扬起长长的机械手臂,用铲斗一点一点地将那几栋建筑敲碎。

一时间黄土飞扬。

没过多久,梁昌维再经过那里时,曾经的29楼已经变成了一堆残砖碎瓦。除了一些工人在那里清理废墟,还有几个曾住在这里的学生,正低头寻着某块合适的砖瓦,带回去承载一段居住于此的回忆。

在离它不远的学五广场上,曾经的燕园CBD也正在经历着搬迁的阵痛,而位于29楼对面的博实超市和其它一些林立着的小店铺,也显得比以往更加沉默。

这是2015年的夏天,一场关于北大生活区的改造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此时,大部分同学还沉浸在CBD小吃区被清理和29楼被拆除的追念中,没有多少人知道,在不久后的将来,那停留在数代北大人记忆深处的博实超市也将停止营业。在一个平静的下午,那个有着红色窗框和不变门廊的建筑将被最终剥离这片土地。

当时的梁昌维,可以从飞扬的黄色尘土和日渐变得空旷的CBD中隐约察觉到北大生活区正在经历的这场改造,它蛰伏在很多细微变化的后面,却又在寡言少语中来势汹汹。

这场改造最终如潮水一般漫天而至,覆盖住地上北大生活区所有留下的痕迹,并在2017年悄然退潮,只留下了一个全新的隐没到了地下的北大生活区。彼时他们才反应过来,原来可以在短短数年光阴中,某些回忆便再也在现实中找不到对照的载体。

至此,一个时代终于在北大拉上了最后的帷幕。

旧日庞杂

没有多少人确切知道此前的时代究竟开始于何时。

那个时代最后的标志,博实超市,存在于一部分北大人校园记忆的开端,一同存在的还有主食厨房、赛百味等众多林立在地面之上的店铺,以及很多没有正式名字的小店铺,功能即是它们的代称。

“当时有一些小吃店,比如卖奶茶、米粉、麻辣烫的店,(还有)水果店吧。”梁昌维回忆起当时被大家半带玩笑地称为CBD的地方时,显得有些为难。三年时光过去,地面上早已没有了当年留下的一丝痕迹供他追忆,只剩下两栋正在施工的建筑遥遥相望,承受着或打量或漠然的目光。尽管回忆性的叙述磕磕绊绊,言语间充满了不确定和不断的自我否定,他仍然努力在如今百度地图上一片空白的地方,一一标上了曾林立于此的店铺的名字。

于是,一幅描绘过去北大生活区地上繁华的图景被逐渐铺开。

当时地面上的小平房大体散布在三个区域,分别是二十九楼北侧的街道边,与艺园相望一直延伸到学五食堂所在的十字路口的大片区域,以及从44楼通往小西门的石板路两侧。除此之外,在校园里的其他角落也零星分布着几个不同类型的店铺。那时候的北大生活区,最鲜明的几个标志中必定会有“零散”“服务种类多”“热闹”这些字眼。

若要完整地走一遍这些地方,最好的出发点应属当时的三角地:这里曾坐落着眼镜店和纪念品商店。沿着二十九楼北侧的路向小西门走去,经过工商银行和邮局,就可以来到主食厨房,这个狭长如走廊的店铺会提供热气腾腾的酸辣粉和烤地瓜,那是数代北大学子最有温度的校园回忆。当时的一位北大标志人物,包子大叔,就站在它前方,用一声声气势雄厚的吆喝唤醒了北大一个又一个清晨。

与主食厨房紧挨着的是博实超市,里面商品物种齐全,可以基本满足周围同学们的所有生活需求。每当午后,门前枝叶茂密的植物总在它身上投下一片阴影,有风吹过时,光斑晃动,在暗红色的四个大字“博实超市”上跳跃着。再往西去,生活气息愈加浓厚——水果摊和零食摊在路上摆开,问价声与交谈声此起彼伏,人们随意流动与停驻,在夏天的傍晚,也许买了半个西瓜便就着夏夜的清风和寥寥星辰直接站在摊位前开吃,并不会去深究吃下去的东西是否足够卫生。

但这远不是那时北大生活区的全部——北大人真正的“夜生活”,属于曾位于艺园食堂对面的CBD。在梁昌维标注的地图上,这里是一片密集的小黑字,从麻辣烫、热干面到维修电脑、自行车,店铺的服务范围跨度极大。这片区域还有个别称——综合服务社。尽管这个称号原只属于这里面一个小店面,但不可否认它也极好地概括了这片区域的功能,以至于就这么传叫开了。

汪育亮的大姐邹小欣,当时就是在服务社这里修补衣服。

据汪育亮回忆,大姐最早的时候是在大澡堂那边做缝补工作,“因为北大需要这个,最早的时候有后勤产业服务中心,一个后勤集团,它提到缺服装修改、缝补和熨烫”,于是她开始了在北大的“缝补生涯”,这一做就是二十年。中间兜兜转转,最后落脚到了服务社那片区域。

尽管是02年才来到北大,汪育亮对于大姐在北大的“奋斗史”也有几分熟悉。他回忆道,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姐只有一台缝纫机、一个熨斗,服务功能仅限于帮同学们缝补衣服。后来在几次搬迁中,服务的类型也逐渐多样,但仍旧只占着服务社里面一个小小的门面,和其它小店一起,挤在服务社逼仄又潮湿的空间里。

邹小欣和她的缝纫机最初来到北大尚有受学校安排的意味,但实际上,在汪育亮的回忆中,“最早的时候是一些北大教职工的家属可以分配到店面。”这些门面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用途而被出租,最后经过了很多的转租和承租,辗转来到商户手中。这个漫长的过程让这些门面的经营范围和卫生标准都脱离学校的管控。

经营范围不受限制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商铺种类的重叠和恶性竞争。汪育亮举例道:“之前就有一个老太太,别人家做复印,(她)就站在门口。如果别人买文具,(他们家)其实没这个东西,她也会拉到他们家去,然后价格弄得特别低。”

梁昌维也提到,“服务社临街买食品的商铺确实会产生拦路的问题,很多人挤在那儿,很多自行车堆在那里。”食品店的卫生问题也是大众的一个关注焦点,“如果工商部门到学校来查不合法商铺,他们听到风声就关门。那时候就没有商铺营业。”

多重问题的积压和学校对更高品质生活区的建设需求共同加快了北大对生活区的重建与规范,这些缺乏管理的小摊和小店在日渐现代化的北大校园中逐渐显得格格不入。

与此同时,梁昌维也在一些蛛丝马迹中感觉到了当时大环境的某些变化,国家对高校校园环境的整洁与安全在政策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而北京其他高校也陆续在那几年对校园生活区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北大生活区面临的这一场改造,势在必行。

最终在2014年3月31日,北大“社区中心办公室”在北京大学未名BBS发布了一条帖子:“因天气逐渐炎热,考虑到小吃区域的面积普遍较小,食品卫生及食品安全问题,经社区中心讨论决定于3月底将外围小吃区域取消。”

这一段短短的话与同年44楼的重建一起成为了这场改造最初显露的一个小线头,当它被挑起来后,它身后的一条长线很快从北大这件衣物上的复杂图案中,被一段一段地扯了出来。

不及再见

老44楼的离开一并带走了一些小店铺,它们大都分布在从44楼通向小西门的石板路上。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综合服务社的店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其中首先匆匆告别燕园的是服务社外围的小吃区,大家还没来得及吃“最后一次”麻辣烫、紫菜包饭和鸡肉卷,它们就被匆匆搬离了CBD,只留下空荡荡的狭小店铺和几张搬迁转移的公告。

2015年夏天,新的29、30和31楼重建完成,服务社中尚存的一些“刚需性”店铺,如打印店等,开始向45楼地下转移。这片曾经热闹的区域终于渐趋沉寂。

2016年也是清除和重建并存的一年,29楼和45楼地下整修完成,服务社终于完全清空,从上一年就通知要修建的餐饮大楼在争议声中开始动工;博实超市贴上了告知清货拆迁的公示,它旁边的店铺开始被一一清理,为外校同学所熟知的“北大糖葫芦小哥”也在这一年离开了北大。一切仿佛都在为一年后博实超市的离开埋下伏笔。

也是在这一年夏天,二十九楼地下正式招标完成,汪育亮的服装店和“小赵”的修鞋店一起从昏黄幽暗的地上转移到了明亮整洁的地下,和他们一起入驻的还有全新的国安社区、山合谷水果店,以及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全家。

这时很多北大学子才突然间发现,原来“二十九楼还有一个地下”。

当他们还在为这块图案上少了几段明亮的丝线而遗憾与惋惜时,北大早已迅速地在那里缝上了一层新的图案。

这一切变化来得十分迅速,在那个微信朋友圈的应用还不算普遍的年代,每当一些熟悉的事物离开这座园子,北大学子都会在微博和空间里表达自己的不舍与惋惜。

而2017年年初,博实超市的拆除无疑将北大师生心中累积的怀旧情绪推到了一个高潮。在北京大学学生会推出的一篇名为《博实超市的生死时速》的文章下面,来自不同年级的北大学子表达了对逝去的CBD和博实超市的共同怀念。

14级的董言当时也处在那片回忆与不舍的浪潮之中。

在读大一的时候,CBD是董言在晚上经常去的地方。但她并不一个人去,往往是和元培院团委宣传部的朋友一起。在每个例会结束,亦或是小组讨论较迟的夜晚,晃悠到那边,或者围在那吃着麻辣烫聊天,或者在夏天的夜晚,在水果摊上买了西瓜,一起捧着啃。麻辣烫总还冒着热气,西瓜的冰爽也驱散了一个个夏夜的燥热,“其实吃只是一个形式,大家主要的目的可能还是一起聊聊天,很久以后想起来,对大家来说应该是一个挺美好的回忆。”

但她最怀念的还是博实超市。

那里才是她每天下晚课之后去得最多的地方,有时候会买瓶酸奶,有时候去买作为第二天早餐的面包,一路上满满当当的小店铺让她觉得这片区域的北大是有生活气息的北大,充满了归属感。如今博实超市和周围店铺曾经占据的地方变成了一片平坦的绿地,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全家在晚上十点左右就不再供应关东煮,董言感叹:“在北大校园里已经找不到晚上可以去的地方。”

“我们这一级还是经历了挺多这样拆迁的事情,拆完之后的确会规范一些,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进步。”但如今全家于她就仅仅是一间便利店,二十九楼地下统一的外观和规划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像以前的那些小店,较零散地分布着,颇有一种带着北大“自由”气质的独特风味。

“就觉得这样以后,可能后面的学弟学妹们会认为,‘北大本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董言微微皱眉,语气中带了些许遗憾。

精神上的感怀也许只缘于过去的消逝,但物质上的直观感受往往来自新旧事物的对比。

董言还同样承担着二十九楼地下商铺的监督员身份,刚开始运营的第一年,是她当监督员最忙的一年。她不仅要定期去百讲门口派发调查问卷以及对地下店铺进行抽查,还要时刻注意着BBS上是否出现同学对二十九楼地下商铺的投诉。

“那段时间,感觉一上BBS,就可以看到和二十九楼地下相关的帖子。”她有些无奈地笑道,“后来到期末季的时候,我会比较忙,就看得没有那么及时。然后有同学觉得比较着急,问题急需得到解决,他就会直接给我发短信或者打电话。”

投诉的内容中出现最多的,无疑是关于售价的问题,尤以全家和山合谷的商品为代表,特别是在博实超市刚刚被拆除的时期。而这些投诉中有一部分还裹挟着对过去的怀念,往往体现在他们陈述完问题之后,还要在结尾加上一句“如果在过去就不会这样”。

董言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一位同学认为山合谷不仅物价高,而且称不准。当时她与山合谷的负责人联系之后,抱着那位同学买的半个西瓜,穿过宿舍楼群,走到了学一食堂,然后把它放在了学校的称上,拍照上传,“相当于学校的称就是一个公平秤”。

“称还是准的”,但是董言也承认,二十九楼地下的物价确实会比以前地上商铺以及校外的要高。她认为这个可以理解,“因为首先可能是地段好,其次学校二十九楼地下比以前更加规范,租金啊管理费用之类的成本会更高。”

秩序与疏离

学生的怀念情绪随着时间的流转会逐渐归于平静,而学校规划和管理生活区的力度却一直不减,二十九楼地下商圈终究在这两股浪潮中跌跌撞撞地发展前进。这首先表现在二十九楼地下的商铺都由北京大学房产管理部统一招标。招投标看似简单,实则有着繁复的规则与框架。

汪育亮服装店里另一位师傅的妻子,本来也想通过招标,继续将她经营了几年的美容店留在北大,但在第一期招标中就因为投标商铺不足三家而和其他商铺一起离开了,等到第二期招标,他们发现已经没有了美容店这个项目。

满足招标条件并成功投标只是第一步,中标之后随之而来的除了对店铺的装修,还有不停地“开会”。从消防培训到服务态度培训,会议内容十分完备。除此之外,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主要从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安全、服务态度和消防安全等几个方面定期召开商户会议,同时定期抽查他们所必须要具备的各种证书。

从地上到地下,店铺装修变得整洁明亮,店铺分布更加有秩序,但同时陡然间增加的众多约束让汪育亮感叹道:“越来越不人性化了,因为管理越来越严。”但同时他也表示出了理解:“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过程,什么东西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局限性。但是好的一面是什么呢?它比较规范,不会(出现)恶性竞争。”

梁昌维对这个变化的评价是“走向现代化、市场化、商业化,会产生一些好的东西”。这个评价不仅适用于那些有着昏黄灯光和杂乱陈设的店铺的离开,更体现在有着现代化运营模式的商家的入驻。

全家便利店和山合谷水果店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两家商店精致的包装、现代化的装修和有着统一标准服装的服务员说明着它们本就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因而它们在这种经营模式中如鱼得水。

山合谷的经理刘春林就对北大二十九楼地下这种规划模式十分认可:“通过招标的方式进入校园的公司最起码都是正规公司,标准化运营管理。在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方面对全校师生就是一种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对于我们商户是很好的监督,也是一种保护。”

他提到了山合谷在其他校园的经营经历,有的学校并没有统一的管理,这使得商户在做好经营本身之外还需去应对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应对有关部门的抽查和安全设备的配置,不能专心于产品和服务,“北大做的是最好的。很赞!”

但这恰恰是二十九楼新规划模式让部分北大学子感到遗憾与不满的地方。“现代化”带来了整齐划一的店铺和贴心的服务,但这些也同样让人产生了疏离感。

在过去地上分散着小摊小店的时候,同学们和商家们之间往往不止于交易关系。店家们和自己的小店一起融入在这个园子中,成为了校园里一草一木般的存在。在买一个包子的过程中,一场关于“今天的考试”的亲切交谈也许同时完成。如果遇上忘记带钱的情况,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便会被利落地塞进你手中,“先去上课,等下来付!”

而如今,便利店的服务员只会飞快地扫码,报数,收钱,最后对你微微一笑,然后不带多余感情地喊道:“下一个。”手机支付更减少了言语交谈中的人情味,有时甚至不需要语言——在人少的午后,只能听到扫描仪扫付款二维码发出的“滴”声和门口响起的几声门铃。

真要说起少了什么,梁昌维和董言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校园的烟火气息”。“那个时候比较热闹,有大学校园的烟火气,这也是很多同学怀念的原因。”

梁昌维对于这种变化没有表现出很大的遗憾。“学校为了改善校园环境,解决宿舍条件差、食堂拥挤这些问题,进行宿舍楼的重建和整修,新建一个餐饮综合楼,从目的上说都是不错的。”他认为这些变化终究会带来一些好的东西,也固然“会丧失掉一些东西”。除了认为过去分散的分布会为平时购买生活物品带来一些便利,在其他方面,他都觉得“还好”。

比起回忆过去,他更多提到的是对于二十九楼地下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比如招标更多类型的商铺,提供和以前一样多元的服务。

与尚有许多空白待填补的45楼地下一样,29楼地下生活区的未来在这场改造中逐渐成形明晰,呈现出更多种可能。

前进与流转

不可否认的是,二十九楼地下的运营一直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从董言接到投诉的数量递减就可以体现出来。14级的北大学子们踩着18年夏天的蝉鸣声毕了业,又一批曾见证过这场从地上到地下的改造的人离开了这座园子。

但董言还有一年的本科生涯,也许她可以见证松林餐厅和学五食堂旁边的两栋建筑的竣工,从而完整地经历这场空间变革。这也意味着她还将继续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担任二十九楼地下的监督员,继续从事这份她一直觉得很有意思的工作。

汪育亮依旧守着那个小小的服装店,毕业季的到来使得一些特殊服装,比如民国服装的需求增加,但他依旧显得很从容。他也早已不是十多年前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从地上搬到地下,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他和他的店铺一起增了年岁,只是他变老了,他的店铺却变新了。不过空间的变化始终不会改变的是在北大做生意带来的那份安稳和踏实,还有人际交往中没有随时代变化的那份纯粹。

二十九楼地下依旧如往常般安静,暑假的到来使得来往的人群少了许多,就连全家门口悦耳的音乐声和整齐划一的“欢迎光临全家!”都没有平日里响起得那么频繁。

也没有多少人注意到7月10日那天,北大房地产管理部在校内信息门户中又发了一则关于29楼地下生活服务区的招商租赁项目评标结果公告。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家新的文具店入驻到29楼地下。

在它的上面,是经过了崭新装修的29号宿舍楼,尽管它在这里落座才三年,可每当梁昌维走过这里时,恍惚间总觉得它已在那里挺立了很多年,只有两旁尚显稀疏的行道树提醒着他这里经历过的那场改造。比起2015年尘土飞扬的那个夏天,他更愿意回忆2013年,那时路边茂盛繁密的银杏树,总能将炎炎夏日温柔地阻隔在树荫之外。

而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已是属于2018年了。

记者|蓝丹 李佳瑞 安天源 邢逸旻

编辑|王雅淇

新媒体编辑|郑中华 谢欣玥

责任编辑|张炜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