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解读|正视差异与分歧,在逆流中保持中澳关系的“温度”

澎湃新闻记者 黄粤涵
2023-11-09 07:01
来源:澎湃新闻
大国外交 >
字号

“这是我第七次访问中国,但这是我第一次以澳大利亚总理的身份访问中国。”11月5日,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澳大利亚要与中国建设性地开展合作。

时隔近七年,澳大利亚总理首次造访中国,引发国际舆论普遍关注。11月7日,阿尔巴尼斯总结此次访华行程时说:“这次访问很成功,我和李强总理在今天进行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对话,(我们)以在雅加达和新德里的会谈为基础,同意继续发展关系。尽管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存在差异,但我们一致认为差异不应限定我们。”

就此次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后的中澳两国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称,阿尔巴尼斯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总体较为务实。“从中澳两国近期的互动来看,双方主张通过对话谋求共识,而不是极力渲染分歧。在能够开展合作的领域,两国可以加强合作。但在涉及原则的底线问题上,双方也可以利用外交手段,有技巧地处理这些问题。”陈弘说。

七年来“零的突破”

“一回生,二回熟”,“第三次见就是老朋友”,在与阿尔巴尼斯的会面中,国务院总理李强引用了上述谚语。在午宴时,中方特意播放包括了《澳大利亚我的家》等五首澳大利亚歌曲。作为澳大利亚著名的爱国歌曲,《澳大利亚我的家》在推出后广为流行,尤其在海外生活的澳大利亚人群体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阿尔巴尼斯在宴会后的讲话中特意提及此事,并认为这展现了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尊重。

2022年5月,澳大利亚工党赢得大选后,中澳关系出现了回暖的趋势,双边会晤和高层对话有所增加。今年9月,中断3年的中澳高级别对话重启。就在同月举行的东亚峰会上,李强与阿尔巴尼斯进行会谈。在开场白中,阿尔巴尼斯称,恢复畅通的贸易对两国都有好处。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期间与阿尔巴尼斯会晤时表示,中澳关系曾长期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前列,值得双方珍惜。双方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如何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确轨道并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有专家认为,在两国关系有所好转的情况下,澳总理访华有更加积极的意义。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罗震教授(James Laurenceson)对澎湃新闻表示,在经历了将近七年的关系冷冻期后,两国元首会晤为未来中澳关系的发展带来了“重回正轨”的明确信号,有利于增强两国企业与人员之间的联系。“从18个月前零政治对话到现在澳大利亚政府三位最高级部长在华进行访问,无疑是个非同寻常的转变。”罗震分析道。

11月7日,中澳两国在结束总理会晤后发表了《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联合成果声明指出,两国领导人再次确认支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申稳定、建设性双边关系的重要性。该声明显示,两国在人文交流、高层对话等方面将实现较大突破。其中包括,双方欢迎人文交流对双边关系作出的贡献,包括出入境政策调整后两国学生、游客及企业家等人员往来增加。双方同意全面恢复中澳总理年度会晤、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中澳战略经济对话、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及其他政府间对话机制等。

正视分歧和竞争才能共赢

2018年,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华为参与该国的5G网络建设竞标。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Marise Payne)呼吁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调查,再次引发中国政府及民间的强烈不满。

罗震认为,莫里森政府之所以对中国保持强硬的姿态,是因为特朗普政府对盟国的轻视,导致澳大利亚产生了强烈的不安感。“澳大利亚担心被美国‘抛弃’,为了应对中国更加积极有为的外交姿态,展示同盟信誉并鼓动美国在地区保持长期存在是莫里森的解决思路。”为了与美国建立更加稳固的同盟关系,莫里森另一更具争议的做法莫过于放弃与法国签订的潜艇协议,转而与英国和美国签订了奥库斯(AUKUS) 核动力潜艇协议,并引发了法澳之间的外交风波。

受莫里森政府炒作“中国威胁论”以及对华政策的影响,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的信任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2021年,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愿意将中国视为安全威胁而非经济伙伴。对此,陈弘认为,通过对“中国威胁论”的炒作,莫里森时期的对华舆论极不友好。“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的态度与政策转向是可以影响舆论的。莫里森在任期间,对中国的妖魔化导致澳大利亚民众受到误导,对华观感普遍不佳。然而,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阿尔巴尼斯实行了较为稳健及务实的对华政策,有关涉华舆论也出现了转向。”

阿尔巴尼斯上台后,其外交路线更加务实,也更加强调中澳两国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利益。对于中澳两国在安全、经济领域的一些分歧,罗震表示,存在分歧本身并不是“新鲜的事情”,但缺乏“冷静的”处理方式是中澳关系在近年来触底的关键因素。“此前,(中澳)双方都强调共同利益,并以坦诚、专业的方式讨论分歧。但特恩布尔政府尤其是莫里森政府放弃了冷静和专业的外交手段。此次阿尔巴尼斯放下了‘扩音器’,恢复了之前澳大利亚与中国接触的冷静和专业的外交态度,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11月7日,阿尔巴尼斯在社交平台“X”(前Twitter)上传了自己在北京天坛游览时拍摄的照片,并提到了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 (Gough Whitlam) 在1973年进行的历史性访华。“自他(惠特拉姆)参观北京天坛后,(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两国之间的接触仍然很重要。”阿尔巴尼斯写道。

在大国竞争中寻求自主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在今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曾表示,阿尔巴尼斯政府将奉行更加自力更生和积极的外交政策。“我们需要一个用规则约束权力的国际体系,这也是工党前外长伊瓦特在旧金山会议上努力实现的目标,因为他深知国家利益永远不可能仅通过博取大国的青睐而得到满足。”

自2022年再次上台后,工党政府试图将务实外交重新带回公众的视线,校正过去七年来澳大利亚已经接近失衡的外交路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梅德卡尔夫(Rory Medcalf)对此分析道,“鉴于印太安全情势,澳大利亚想要寻求的是稳定与中国的关系,并找到一种谨慎和更加平衡的接触方式。” 2023年,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曾撰文提及澳大利亚面临的各种外部挑战。“澳大利亚所受到的地缘政治影响,是不可控制的……在追求中等强国地位的过程中,澳大利亚除了要面对疫情和气候变化等跨国挑战,还可能要(在大国竞争中)进行选择。”

在开启访华行程之前,阿尔巴尼斯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会晤。据媒体报道,拜登提醒阿尔巴尼斯“与中国打交道时要谨慎行事。”阿尔巴尼斯则回应,与中国的接触和对话“非常重要”,并认为对话可以增进中澳两国的相互理解,并缓解紧张局势。

有分析认为,澳大利亚应该在维护美澳同盟的基础上,保证不会沦为美国的“辅助者”。在强化澳大利亚作为独立地区大国的同时,与中国这一重要的贸易伙伴关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此,罗震分析称,在澳大利亚国内,仍然存在部分声音,希望美国能在地区构建上发挥重要作用。“只要双方继续致力于合作和互利共赢,潜在矛盾并不一定妨碍双方关系的发展。让澳大利亚在中美竞争中扮演‘调解者’角色并不现实,但澳大利亚仍然发挥一定作用,防止大国竞争激化。”罗震分析道。

    责任编辑:李晓萌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