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频繁修改筹款金额,“轻松筹”也不能太随意

澎湃特约评论员 夏熊飞
2018-10-12 16:5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救救我的孩子、老公”,10月9日晚,一条“轻松筹”求助信息在岳阳人的朋友圈刷屏。不到13个小时,200万善款即筹满。让人意外的是,10日上午9点,目标筹款金额却由原先的200万改成了500万。不久,又改成了300万。数额为何频频修改?一些网友们怀疑自己上当受骗,“利用爱心圈钱”的质疑声再次刷屏社交网络。(10月10日,湖南日报)

经警方调查核实,发出求助信息的网友“小阳”,其丈夫与一对子女均在10月5日的一起涉险事件中被大火严重烧伤。目前,3人均在医院接受救治,截至10日仍未脱离生命危险。面对悲剧,“年轻的妈妈”含泪求助,很快就筹措到200万的善款,可以说是灾难无情人有情的真实写照。作为旁观者,我们同情这一家人的不幸,也感动于广大网友的热心肠。 

但求职者在短时间内两次修改目标筹款金额,且差额分别达到300万和200万,却给事件蒙上了阴影。不仅让当事人遭遇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也可能动摇轻松筹等网络募捐平台的公信力,甚至有可能影响伤者的后续治疗。如此反复、随意的变更目标筹款金额,引发网友的质疑自然不奇怪。 

在当地民政局以及“轻松筹”工作人员的介入下,不存在“利用爱心圈钱”得到了证实,求助者也说明了修改金额的原因,是对当下的救治费用以及后续的整容治疗等费用预估不够准确,并向爱心人士表达了歉意。官方和当事人及时回应舆论、澄清误会,是明智之举,但这起慈善事件中的一波三折,也有很多值得反思之处。 

轻松筹等网络募捐平台成为很多人寻求救助的途径,事实证明,也确实有不少人借摆脱或缓解了危急。但作为第三方平台,对目标筹款金额缺乏足够的监管,可以任由求助者任意调整数额,显然存在漏洞。这种操作的存在,会给爱心人士一种错觉,即求助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可以想筹多少说多少,而不是根据实际需要筹措善款。

虽然此次事件的当事人已被证明“清白”,但以往的案例中,的确发生过网友担心的情况。有些求助者不仅靠着善款渡过了难关,而且利用剩余的钱实现了“发家致富”,让不少热心人士寒了心。

作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网络募捐渠道,“轻松筹”等平台应尽早堵上相关漏洞,建立更科学合理、经得起各方审视的目标筹款金额拟定、审核与修改体系。在帮助困厄者的同时,防止平台成为别有用心者谋利的工具。否则,受损的不只是平台的影响力,还有全社会的慈善热情以及公益慈善活动自身的公信力,最终被牵连的还有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