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手杰作》:只有“二手”,没有杰作

2023-11-09 11: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孤注一掷》以近39亿的票房成绩夺得2023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后,“坏猴子”无疑又一次赢得了关注的焦点——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年度风云‘人物’”,这似乎呼应着《二手杰作》的第一场戏,正是一场“年度风云人物”的颁奖典礼,宁浩和徐峥——所谓“坏猴子”们的领袖与挚友——在电影中扮演真实的自己,作为颁奖嘉宾出现在银幕上,为电影中意外成名的文学天才马默颁奖。

颁奖典礼

在一部涉及戏谑文艺圈乱象的电影中,这种“自反策略”的运用不仅唤起了观众亲切且熟悉的认知,同时也将电影文本与现实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由宁浩导演于2016年发起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旨在发掘电影新生力量,扶持青年导演,此前,凭借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申奥的《受益人》、温仕培的《热带往事》等作品,这一计划已经建立起足够的声望,无论是商业上的优异成绩,还是作者风格的探索,“坏猴子”出品的项目总是能令人翘首以盼,期待更多惊喜的出现。

少年

作为紧随《孤掷一注》上映的项目,《二手杰作》尤其如此(考虑到导演王子昭是由师兄申奥引荐至坏猴子的,《二手杰作》在《孤注一掷》之后上映,也是一种有趣的巧合)。

一方面,导演王子昭不仅是最早与“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签约的十位青年导演之一,也是贾樟柯导演笔下放荡与忧郁并存的“七喜少年”,才华早早便被认可,这部作品则是导演蛰伏多年潜心创作的成果。另一方面,新晋“叔圈顶流”于和伟老师演员与监制双重身份的加持,不仅为演员表演带来了保障,同时也为影片的营销与传播带了更多的切入点。

事实上,这部青年导演的首作确实做到了商业思维与作者表达的和谐共存,却也暴露出如男性意识过剩、讽刺流于表面等诸多的问题。

在地化的导演首作

大多数青年导演往往喜欢从自身经历出发创作自己的首部作品,王子昭却做了看似不同的选择,这位导演的首作选择改编一部好莱坞喜剧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

影片讲述一位在文学上郁郁不得志的父亲,在儿子意外死去后代其书写了一封遗书,却因此偶然创造出一个虚假的“文学天才”,父亲借此间接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想,人生轨迹产生了惊人的转变。

父亲

《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是典型的好莱坞创作:巧妙而富有吸引力的高概念设计、严谨规范的戏剧结构、荒诞喜剧之下人文主义的主题表达——对孤独这一所有人都可感同身受的人类情感的描摹。

但是在谈到改编时,王子昭坦然承认最吸引他的仅仅是影片的创意——一个虚假的“替身”故事,他为这个精妙的概念着迷,因而当要开始创作自己的首部院线长片时,他立即想到了这部作品并选择以此为地基进行建设。

因此,尽管《二手杰作》是改编作品,但王子昭只是借用了影片的高概念,具体的人物与表达则是完全进行了本土化与在地化的处理。影片中的中年父亲马寅波由于和伟扮演,这是一个怀揣文学梦想的中学语文教师,但作品却从未得到过发表的机会,同样是儿子意外“死亡”,同样是伪造遗书,同样是一举成名、人生轨迹突变,但是在这里,在身份变化的落差中,影片关注的焦点产生了移位。

父亲与儿子

在《二手杰作》中,两个主题成为表达的核心:一是中年男人马寅波的身份焦虑,依靠自我,文学梦想非但无法实现反而使自己沦为笑料,而假借虚名之后却可以轻易地呼风唤雨,平庸天赋与成功声名的纠葛令其痛苦不堪;另一个便是对当前文化行业内部种种只关注流量与销量的资本逻辑进行的讽刺。

在原片与改编版本中,此种主题的大相径庭因何产生?或许可以从王子昭的个人经历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一方面,王子昭长期以来是“无作品艺术家”,同时身上却也具有各种代表着才华的标签,在这样漫长的过程中,同样作为创作者,导演本人自然可以深刻地体会自我才华与外界声名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借助“坏猴子”,导演在行业中体验多年,眼见票房起伏,成功往往以难以预料的方式突然出现,自然也对行业具有一定的感触与思考。

面临市场逻辑

因此,虽然无法具体评估,但是这些个人的经历似乎已经悄然注入到了文本的建构中,借助马寅波这样一个角色,潜在的作者表达呼之欲出:一是对自己创作天分的焦虑,究竟自我的天赋与创作能否支撑得起真正的成功,一是对市场环境的困惑。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营销环境下,即便是火了,作品本身的力量又究竟占据多少成分,题材、营销乃至种种不可控因素似乎都比作品本身更加重要,毕竟,销量是可见的、易衡量的指标,而文学或艺术本身却是不可见的隐形价值。

面目模糊的高概念代言

影片开场的“年度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以正面视角拍摄,而当回顾完背景,在影片中段再次回到“年度风云人物”颁奖典礼时,镜头由正拍转为侧拍,转向从一个更旁观者的位置,注视着这场滑稽的场面的发生——马寅波的儿子马默从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虚假的替身将被撕破。那么以自己真实的名字出版,是否还有可能成功?

从更客观的旁观者视角去审视:如果那些决定成功的偶然因素全然不存在,能否放弃虚荣,面对且承认平庸的自己,与自己和解,这或许是所有创作者最大的困惑。身处当下这个价值混乱的电影市场中,这种困惑可能尤为强烈。

签约现场

对内是创作者自我才华的不可评估,对外是外部环境的复杂与不可控,因此,尽管是改编作品,影片依然可以被看作是某种基于创作者经历而创作的影片,只是这种基于自我的表达被更精妙的隐藏在类型片框架之中,构成了某种“自由间接话语”,通过角色被表达了出来。

对于投身商业市场的青年导演,这无疑是一个聪明且理性的做法,但是尽管如此,影片依然出现了青年导演执导首部长片普遍出现的问题,及于将自我直觉性的认知与思考融入创作,在强烈自我意识的影响下往往无法意识到自我认知中固有的偏差,或是阻碍了对社会现象更深入剖析的可能性,以至于令影片整体显得干瘪。

由于过度沉醉于自我表达,影片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马寅波身上,但这个中年男人的形象却同AI生成的人物一样呆板,郁郁不得志的梦想与中年性危机的并置仿佛是从过往无数的陈词滥调中精炼出来的。

马默

更加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儿子马默的形象,电影将马默塑造成一个性欲望过剩的青少年偷拍狂,正是因为偷拍女同学导致他意外坠楼“死亡”,但是在当下,这种建立在男性凝视视角基础上的喜剧桥段毫无疑问是可耻且应被摒弃的,更遑论对于偷拍问题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影片始终讳莫如深,未加批判。

在影片中,偷拍仅限于在众人的口中——无论是老师、校长还是父母——被描述为某种可耻下流的行为并被极力掩盖,正是借助对偷拍的掩盖,影片才顺水推舟地带出来马寅波的危机与困惑,于是偷拍本身被顺理成章地忽视了。

一个主题掩盖了另一个主题,偷拍并没有成为一个被探讨的点,创作者全然忽视了偷拍作为一种违法行为的恶劣性。从人物行动到文本结构,双重的掩盖行为将偷拍这件事彻底边缘化,这其中暴露出的创作者男性自我意识的过剩令人感到遗憾。

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影片也无法令人满意。与主要男性角色相比,女性角色更加功能化、边缘化、缺乏立体性。潘丹妮,作为马寅波的老婆,他支撑丈夫的文学梦想,作为马默的儿子,照顾马默的生活学习,她在影片中所有的行动全都围绕着马寅波与马默两个人展开,而无任何主体性的行动。

母亲

当在影片中段,当马寅波和她争吵后,马寅波弹起来客厅里的钢琴,并说钢琴应该调音了。这架钢琴属于谁?是否是潘丹妮自己的钢琴,因为忙于家务而多年未曾响起?在操持家庭多年,甚至可能是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这样一个女性有更多值得去挖掘的地方,而非仅仅充当一个家庭中的背景板。

当马默恢复健康后,他对着厨房中的潘丹妮轻描淡地说道“妈,帮我热一下饭”,这是一个可以体现被忽视的母亲的微妙时刻,但是导演并未试图去将镜头多在她身上停留几秒,展现她的落寞。

许思思

许思思,这个学校中的年轻女孩,她要么是被男性凝视与偷拍的对象,要么被塑造为一个“文艺女青年”,一个文学的狂热崇拜者与献身者,在她身上集中了对文艺青年的种种刻板印象。

在影片结尾处天台的那场戏中,当影片中的另一个女性小美说出,因为出版社把她曾经做陪酒女的事情公之于众,导致她声誉受到诋毁,遭到家人斥责,因而意欲跳楼的时候,影片似乎急于将和女性有关的社会议题引入进来,鲜明地表达对“荡妇羞辱”的反对。

然而,将这样的女性困境直接拿出来说一下是简单且直接的,但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全片,我们能看到,影片并未对其中的女性角色给予更多的关注,反倒是为了喜剧效果可以肆无忌惮地将女性转化为被偷窥的客体、被呵斥的对象、狂热的崇拜者、背景板中的面目模糊的对象,那么这种简单化的对女性议题的讨论未免显得太过功利与虚假。

面目模糊的少年群像

同样,在这部电影中面目模糊的还有孩子们,当然,他们总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除了许思思和那个调皮的男孩,其他孩子总是面目模糊的,然而他们行动的方向却出奇一致,他们似乎陷入了一种集体癔症,暗中操纵着某种魔力,随着他们的欢呼与哀悼,马默可以一跃成为天才,马寅波也可以成为尴尬的“马斯文”、“马扫地”。

在这里,孩子们成为了某种民粹力量的恐怖代言。但这种处理是否妥当,这种民粹性如何产生?马默的坠楼“死亡”与家庭和校园教育观念的刻板僵化,性教育与爱的教育的缺失息息相关。

然而,正如影片中数次用文学作为性与爱的“遮羞布”(考虑马寅波以文学灵感的爆发来掩盖性能力的衰退和以捏造的充满文学气质的自杀掩盖偷拍的劣迹),影片同样用对表面的讽刺掩盖了对实质问题的剖析,无论是追逐利益的文艺圈人士,还是狂热的文艺青年,亦或是代表更广泛民众的遵循民粹逻辑的面目模糊的孩子们,影片只是用对他们这种的表面形象的讽刺来制造喜剧。

这也难怪,影片中的学生都是面目模糊的,他们甚至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只是某种工具化力量的载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深入谈论偷拍、去谈论性和爱毋宁是不可能的。但矛盾就是,恰恰是因为不去谈论爱,不去谈论教育,不去谈论反思,才会造就幽灵一般的孩子们,造成狂热的民粹浪潮,造就文学的衰退与可悲的荡妇羞辱。

狂热的追捧

理性态度的重拾

因此,影片所想要讽刺的事情的根源恰恰被忽视了,仅停留在表面的印象。

王子昭的特长在于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有效地转化为轻松幽默的讽刺喜剧,突出种种尴尬的处境,但是这种观察尚且不够深入,缺乏进一步结构化的剖析。

青年导演往往依靠较强的直觉,但要想让这种戏谑与讽刺比当前充斥在网络上的各种搞笑视频更加高明,就必须依靠理性思考去提炼这种结构的深层动因,并通过文本结构的编织与视听语言的部署体现出创作者的批判态度,而这,尚是本片所欠缺的。

木三一

时刻想要跑路的电影边缘人

END

作者|木三一

排版 | 奶糖

编辑 | 切青

责编|Bingo

活动 | 合作|投稿|应聘

欢迎添加微信FOOTAGE1895

Email:FOOTAGE1895@163.com

八山文化 策划出品

原创著作版权所有©片段编辑部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FOOTAGE

「FOOTAGE片段」致力于探索世界当代电影的独特魅力,为您带来世界当代电影的精彩瞬间。将为读者提供最新的资讯、深入的评论和引人入胜的专题报道。

我们尝试要求读者与我们一起探索当代电影的无限可能性。我们将带您进入那些充满惊喜、情感和独特风格的故事世界。读者将在这里看到电影不同的风貌。包括经典之作、新晋导演、主题研究以及世界电影的最新动态。

「FOOTAGE片段」撰稿人团队由热情洋溢的电影评论家、学者和行业专家组成,他们将为您带来深度的分析和有趣的故事。我们期待与读者在「FOOTAGE片段」中与我们一同探索电影的世界。

原标题:《《二手杰作》:只有“二手”,没有杰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