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未来可期|从四轮到两脚:探索无车城市的可能性

胡逸
2023-12-04 09:47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城邦 >
字号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汽车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展和个人自由的象征。它们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载体,给城市带来活力,带来前所未有的连接性和便利。然而与此同时,汽车文化也铺就了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噪音扰民以及城市空间的分割,都在无声中侵蚀着都市生活的质量。

面对这些挑战,一个反向的潮流正在悄然兴起——无车城市。它不仅是对现有城市结构的一种反思,更是对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大胆设想。无车城市主张在城市规划中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强调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倡导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和宜居的环境。无车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公共空间,更干净的空气,更高效的公共交通,以及更为宜居的生活环境。这一理念探询我们: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是否可能回归更人性化、更宜居的生活方式?

无车城市的概念并非突如其来。在20世纪初,大多数城市都是步行者和自行车的天堂,街道上鲜有汽车的身影。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人们对于速度和便捷的追求,汽车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都市生活的主导。

到了20世纪60年代,比亚洲更早走入汽车社会的欧洲城市,开始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人与车之间的冲突。一些城市居民逐渐意识到汽车全面侵蚀城市空间的难题,以及汽车导向型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的部分城市开始进行实验,试图减少城市中心的车流,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创造更多的空间。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荷兰。在汽车盛行后,荷兰的道路死亡人数不断增加。1971年成为荷兰交通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32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大约400名儿童。1973年,一个名为“停止谋杀儿童”(Stop de Kindermoord)的团体成立,发起反对汽车剥夺孩童玩耍空间的活动。他们的要求包括:为孩童创建更加安全的道路,维护行人和自行车骑士的权益,呼吁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政策,汽车不应该继续处于交通金字塔的顶端。

荷兰的一系列公民抗议活动,促使城市规划者重新考虑交通工具的角色,开始大力推广自行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并在城市中心设置了大量的自行车道和步行区。这一措施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如今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自行车友善城市。

挪威首都奥斯陆,曾经是汽车嘈杂与尾气弥漫的都市。但现在,行人漫步的街道异常宁静,孩子们在广场上踢球,人们在户外用餐,机动车的喧嚣已成为过去。自20世纪90年代起,奥斯陆开始转变其交通模式,将主要道路转移至地下隧道,以减少地面交通。城市规划者以“零死亡愿景”(Vision Zero)为目标,逐步实施无车措施,包括禁止汽车进入市中心、拆除停车位、增设自行车道和公共休息区。奥斯陆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无车城市。

2019年,奥斯陆实现了零行人和骑车者死亡的成就:市中心的行人和自行车骑士死亡人数为零,唯有一名男子死于汽车交通事故。负责城市发展的副市长汉娜·马库森(Hanna Marcussen)在接受《BBC Future》采访时表示,长久以来,奥斯陆市民对城市街道的用途没有发言权,这正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城市应该“以人为本”,城市是属于人的,而不是属于车的。街道不再是汽车的领地,而要回归到市民的怀抱,成为人与人聚会的场所、户外用餐的地方、孩子们的游乐场和展示艺术的地方。

汉诺威,这座德国二战后重建时定位为“汽车友好型”的现代化城市,如今也勇敢地开启了去车化的新篇章。近日,汉诺威市长贝利特·奥奈(Belit Onay)宣布了一项大胆计划,目标是将市中心从机动车的“巢穴”转型为居民聚会和休闲的绿洲。在实施中,市政府将拆除约4000个路边停车位,实施严格的限速措施,车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进入,通过单行道引导至多层停车场。尽管公共汽车、出租车和有特定停车位的居民依旧能进入中心区,但更多街道将改造为自行车道,以确保非机动车出行的优先权。这一措施被视为迄今为止欧洲最具改革性的交通规划之一,表明了欧洲城市在推动交通转型方面的坚定决心。

世界各地的城市采纳无车城市的策略,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多维度的。在我看来,城市选择实施无车策略的关键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城市扮演着对抗这一趋势的重要角色,减少碳足迹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首要任务。城市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减少汽车使用并推广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城市碳足迹,从而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通过限制汽车使用,城市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量,提升空气质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加剧,这不仅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还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减少意外死亡,提升公共健康。正如城市规划传奇人物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所言,让城市安全,是街道与人行道的第一要务。道路交通事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伤亡的重要因素。通过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可以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率,从而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这也与全球多地正在推行的“零死亡愿景”战略相契合。同时,汽车尾气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与各种呼吸道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关。减少汽车数量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从而降低由于心脏疾病引发的过早死亡风险

减少交通拥堵,实现可持续出行。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传统的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主要表现为日益加剧的交通拥堵。这种情况不仅拖慢了城市节奏,造成经济效率的严重损失,也对居民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采取无车策略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通过鼓励人们选择更加环保、可持续的高效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这不仅能提高交通流动性,还能推动城市向更加可持续和宜居方向发展。

增强社交互动,提高城市整体吸引力。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更具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当街道不再被汽车堵塞,环境更加宁静和亲切,人们更容易进行交往和互动,这有助于增强社区的社交纽带和凝聚力。无车城市策略还鼓励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比如增加户外餐饮区、市集和步行街等。这些变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和休闲价值,还能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经济多元发展。

综上所述,无车城市策略不仅考虑到了人身安全,更广泛地响应了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福祉等方面的需求,城市能够朝着更绿色、更宜居、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这些策略的实施,虽然挑战重重,但其长远益处已经成为了许多城市规划者和居民的共识。

实现无车城市的宏伟蓝图,现代技术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未来的无车城市将是技术创新与生态理念交织的产物。想象一下,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城市的交通流将转变为一个无缝、协调的网络,减少了交通事故和堵车现象。无人驾驶的公共交通工具和物流配送车辆将在智能路网中高效运行,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的普及将提供灵活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出行选择。智能交通系统能更高效地管理公共交通,将实时响应交通需求,优化路线和时间表,减少等待时间,并提高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率。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城市规划者优化交通流和公共空间利用的手段,而物联网技术让城市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化,使得城市空间更加以人为本。同时,共享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共享单车和汽车共享等模式将成为常态,减少了对个人拥有交通工具的需求。

这些技术合力推动了无车城市从概念到实践的逐步演进。城市核心区域限制甚至禁止机动车行驶,让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成为街头的主角。这些创新不仅仅改变了出行方式,更是对城市空间的重新思考——道路变窄,人行道拓宽,更多的空间被用于公共广场和绿地,城市成为更加宜居的空间。在这样的城市里,空气更清新,天空更澄蓝,街道不再是车辆的专属,而是市民共享的公共客厅。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而不是机械与混凝土的冷漠对峙。

尽管无车城市的愿景充满吸引力,但实现这一目标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建设一个全面、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对于许多城市来说是一个庞大的财政负担。此外,公共交通系统的拓展和升级也需要时间,这期间可能会对居民的日常出行造成不便。

再者,居民出行习惯的转变,对于新型城市生活方式的接受和适应,需要时间和教育的投入。人们对私家车的依赖绝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此外,实施无车政策还需要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合理的法规框架,而这些往往在许多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虽然无车城市具有明显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但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确保平稳过渡,是每个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无车城市的构想,不仅挑战汽车至上的城市发展模式,更是挑战我们对传统城市生活的认知。它引发我们对未来城市形态和生活理念的重新思考:实现无车城市是否真的可行?这一设想是乌托邦式的梦想,还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日常生活?我们是否愿意为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更高质量的生活,放弃汽车主导的生活方式?

每一个历史性的变革,都始于勇敢的梦想。无车城市可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旅程的起点。无车城市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广泛实现,但每个努力的足迹都是构建更加绿色和宜居城市愿景的一部分。

(作者胡逸,一个喜欢畅想未来的大数据工作者。“未来可期”是胡逸在澎湃科技开设的独家专栏。)

    责任编辑:吴跃伟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