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抢占未来产业|粤闽地区制造业强市,谁更有未来产业想象空间?
【编者按】当下,未来产业的发展正受到各方广泛关注,从国家层面到地方省市层面,均在积极前瞻布局,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然而,未来产业因其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突出特征,并非每个城市都具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客观评价各地未来产业的发展潜力,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编制并发布了《未来产业潜力指数报告——未来潜力TOP25城》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也是国内首个关于全国层面的未来产业研究报告。报告通过构建创新策源能力、产业硬核能力、企业成长潜力、孵化加速能力、综合环境生态五个维度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全国GDP排名前25城未来产业的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形成了25城的具体画像,为相关城市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本篇为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聚焦粤闽地区。
粤闽地区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引擎,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2022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前十强城市中,佛山、东莞、泉州以地级市的身份跻身其中,工业实力不容小觑。在“强省会”和“强门户”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加持之下,福州的资源集聚优势愈发明显,GDP赶超泉州,成为全省经济第一大城市。近年来,粤闽两地在做优传统产业的同时,不断厚植制造业发展新势能,纷纷把目光转向新能源、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四座制造业强市谁又更有未来产业想象空间,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呢?
东莞鸟瞰。
东莞:创新策源能力相对领先,企业成长潜力有待提升
总体来看,东莞未来产业潜力综合指数得分38.5,排名位列第19位,优于GDP排位(第24位)5个位次,体现了东莞未来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潜力。五个分指数中,创新策源能力、综合环境生态指数得分超过50,连同孵化加速能力指数,排名均高于未来产业潜力综合指数排名;产业硬核能力、企业成长潜力分别排名22、24位,与GDP排名相当,反映东莞未来产业发展潜力略强于城市综合经济发展实力。
东莞未来产业潜力指数得分
创新策源能力具备一定优势。东莞大力布局基础研究,拥有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为定位的松山湖科学城,建成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以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被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南方先进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加快布局建设,东莞R&D经费投入强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均遥遥领先其他3市,在25个城市中分别排名第5、6位,表现出东莞在源头创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东莞虽在发明专利授权量、创新人才规模、优势学科等方面位居4市首位,但与一线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随着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获批筹设、大湾区大学加快建设,东莞创新生态将不断完善,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将逐渐增大。
产业硬核能力中未来智能潜力突出。近年来,东莞加速朝着先进制造方向迈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率先成为万亿级先进制造集群,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和智能装备集群入选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未来智能领域发明专利在25个城市中位居第11位,尤其是扩展现实表现突出,为未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此外,东莞新能源产业集聚度走在全国前列,比亚迪、赣锋锂电纷纷落户,并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科创板上市企业10家,大幅领先福州、泉州,在25个城市中排名第11,远高于GDP排名,但国家战新集群数、战兴产业占比、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指标却相对滞后,主要是因为东莞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在布局培育中。
企业成长潜力有待增强。东莞成立三年内的初创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略强于泉州、福州,位居全国第21位。但潜在独角兽企业、近三年获得融资的初创企业数量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亟需提升初创企业竞争力。
孵化加速能力相对较优。东莞在企业孵化方面整体不如佛山,虽拥有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林润智谷产业园、金美科技园等28家国家级孵化器,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量均排在佛山之前,但获得风险投资额过低,在25城中仅高于泉州、郑州,明显拉低了分指数排名,表明资本市场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综合环境生态较为优越。东莞综合环境生态在25城中位居第13位,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高11位,反映未来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生态较好。其中,城市营商环境得分与北上广深组成第一梯队领跑全国,可见东莞通过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成效显著。早在2020年,东莞就规划布局了新概念材料、量子信息、类脑智能、通用航空航天等四大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关注度在25城中排名第18位。相比之下,东莞算力供给度水平较差,排在23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广东佛山,广东银一百创新铝业有限公司的铝材生产线。 IC photo 图
佛山:孵化加速能力突出,企业成长潜力有待加强
总体来看,佛山未来产业潜力综合指数得分34.5,排名位列第22位,比GDP排位(第17位)低5位,总体反映佛山的未来产业发展潜力较经济发展实力仍有待提升。五个分指数中,孵化加速能力指数排名第17位,优于其他指数,创新策源能力、产业硬核能力、企业成长潜力指数、综合环境生态指数均排在20名开外,分别排在第20、23、21和23位,均低于其GDP排位。
佛山未来产业潜力指数得分
创新策源能力总体较强。近年来,佛山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强化三龙湾科技城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先后引进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一批高端科创平台,R&D经费投入强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创新人才规模均在25城中位居前20名,表现优于宁波、青岛等计划单列市以及长沙、郑州等省会城市。但优势学科数量相对落后、重大基础设施总数不及东莞,其高等教育的实力排名远低于城市综合实力排名,表明佛山亟需加快高等教育优化升级。
产业硬核能力相对偏弱。佛山加码布局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宁德邦普、一汽大众、星源材质、瑞浦能源等一批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优于泉州、东莞,在25个城市中排在第15位,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有17个,排名靠后(20位),拉低了产业硬核能力整体水平。行业发明专利虽位居第23位,但在通用AI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拥有华南最大机器人本体生产基地,AI自编程快速部署机器人、双臂工业机器人、冲压模具智能设计系统等成果形成行业示范。
企业成长潜力较为薄弱、孵化加速能力突出。佛山企业成长潜力整体不及福州,但其中成立三年内的初创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是福州的近8倍,在25城中排名第11位,反映新赛道发展活跃度较高。此外,佛山拥有国家级孵化器数量25家,较东莞少3家,在25城中位居第15位;获得风险投资企业数位居第16位,但获得风险投资金额排名较为靠后,拉低了整体排名。
综合环境生态有待优化。佛山积极推进光纤、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中国电信、腾讯云、京东智联云、百度人工智能云、华为、阿里云、富士康工业互联等优质数智化转型服务商超300家,夯实数字化转型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算力供给度排名第18位,这也带动了佛山通用AI发展。但城市营商环境得分、城市未来产业关注度排在25城中的20位以外,反映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福州:综合环境生态有一定优势,孵化加速能力存短板
总体来看,福州未来产业潜力综合指数得分33.1,排名位列第21位,低于GDP(第18位)排位,说明福州在未来产业培育方面略显不足。五个分指数中,企业成长潜力位居全国第15,产业硬核能力指数位居第21位,其他三个指数均低于综合指数排名。
福州未来产业潜力指数得分
创新策源能力总体较弱。福州作为省会城市,科教资源具有先天优势拥有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35所高校,但相较于其他省会城市不具备竞争优势,仅有福州大学1所双一流大学,优势学科1个,在25城位居第18。发明专利授权量、R&D经费投入强度全国排名均位居第23位,人才规模位居第22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居于末端,4项指标排名均落后于综合实力水平,说明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及产出成效方面均亟需提升。
产业硬核能力有一定优势。福州形成新型功能材料1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电、氢能源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量子科技、未来网络等2个孕育期未来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占比在25城中位居第19位,略低于城市综合实力。依托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海峡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福州已培育1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佛山实力相当,但在省会城市中位居最末。此外,行业发明专利排在25城中第20位,不及东莞、佛山;科创板上市企业3家,仅强于重庆、郑州、泉州,这与福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相匹配。
企业成长潜力、孵化加速能力较强。福州成立三年内且获得过融资的初创企业数量与杭州、无锡、合肥等处于同一梯队,在25城中位居第9位;获得风险投资金额相对获得风险投资企业数量更多,且两项指标均进入前20,说明福州在市场化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但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成立三年内的初创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较少,在25城中分别位居第16、23、24位,与北上广深等省会城市存在明显差距,反映初创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政府对孵化器创新平台扶持有待加强。
综合环境生态不及泉州。福州综合环境生态总体水平不及同省的泉州,在25城中排名倒数,亟需优化提升总体的营商环境、企业服务环境,以适应未来产业、新兴赛道的发展需求。其中,未来产业关注度、算力供给度均排在第19位,城市营商环境排在第20位,均低于其城市综合实力排位。
泉州:综合环境生态较佳,多项指标亟需提升
总体来看,泉州未来产业潜力综合指数排在25城中的最后一位,其得分与排名第24位的南通(得分31.5)相差较大,比 GDP排位(第19位)低4位,与泉州的经济实力地位明显不符,说明泉州未来产业发展潜力较弱。五个分指数中,仅综合环境生态指数排在第21位,略高于总指数排名。
泉州未来产业潜力指数得分
创新策源能力亟需提升。泉州创新策源能力的各项指标排名垫底,反映泉州在基础研究投入、创新平台搭建、创新资源集聚以及高端人才引育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其中,泉州在高校的数量和质量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匹配性和差距性,与万亿级地级市相比,虽数量多于无锡、佛山、东莞、南通等,略少于苏州,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却“捉襟见肘”,泉州在吸引未来科技人才等要素方面还需加强。
产业硬核能力明显不足。泉州的产业结构以纺织服装、鞋业、食品饮料等传统轻工业为主,目前正处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缓慢,得分与城市产业发展阶段大致相当,但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25个城市中仅有泉州、郑州2个城市无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仅强于东莞,反映未来产业的硬核产业基础整体偏弱。
企业成长潜力、孵化加速能力亟待强化。泉州企业成长潜力、孵化加速能力两项指数的排名均落后于其他24城,与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不匹配。具体指标来看,获得风险投资金额仅优于郑州,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和已获融资的初创企业数量与东莞情况类似,国家级孵化器数量不足5家,远低于其他城市,亟需加快补齐创新能力薄弱、孵化空间不足、孵化能力较弱等短板。
综合环境生态较好。泉州综合环境生态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分项指标,在25城中位居第21位,超过福州、佛山。其中,未来产业关注度表现相对突出,较总指数排名高10位,说明福州对未来产业的重视程度、顶层设计能力和布局推动力度较强。算力供给、城市营商环境亟需改善优化,在25城中分别位列第20、23位,拉低了综合环境生态指数整体排名。
结语
总体来看,4座工业重镇都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与同为万亿级的大市相比,对未来产业的整体布局略显滞后,但仍均具备发展未来产业的潜力能力,同时也有亟待提升的短板和不足。东莞需着力提升企业成长潜力,尤其要进一步优化潜在独角兽发现、成长、壮大的土壤环境,发挥大科学装置的基础研究平台作用,提升硬核科技和前沿技术的创新能力,在未来产业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努力实现突破。佛山需要加大支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力度,提升初创企业的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增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福州重点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基础研究的策源能力,聚焦打造标杆孵化器,提升科技创新转化水平。泉州则需要在科技人才引育、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维度持续发力,努力缩小与其他城市差距。总体上,四个城市均亟需加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构筑面向未来的持久竞争优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